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706272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165366.8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通过计算压缩机的实际吸气过热度、实际补气口过热度、过冷度;当实际吸气过热度在第一设定范围内时,根据实际吸气过热度调整主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实际吸气过热度不在第一设定范围内时,根据过冷度调整主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实际补气口过热度在第二设定范围内时,根据实际补气口过热度调整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实际补气口过热度不在第二设定范围内时,则调整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获得最大过冷度;因此实现了快速分配调节主侧冷媒和辅侧冷媒,机组快速建立过冷度;同时,通过对辅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获得最大过冷度,使得经济器完全发挥出效能,达到整机高效运行。

    三模式复合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292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510350859.X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模式复合冷水机组,包括依次串联形成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单向阀、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以及气体旁通支路和液体旁通支路,所述冷凝器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蒸发器的水平高度,所述气体旁通支路上设置有气体控制阀,且并联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和所述单向阀出口处,所述液体旁通支路上设置有液体控制阀,且并联于所述干燥过滤器入口和所述节流装置出口处。本发明提供的三模式复合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把气相驱动的动力热管巧妙的融入到重力热管和蒸气压缩复合技术中,构建了可连续调节的三模复合型冷水机组,这种机组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可靠性高、初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在大型机房冷却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均风型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31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0134635.9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风型换热器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换热技术领域,该均风型换热器包括均风孔板和多个单排换热器,多个单排换热器以设定间距平行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单排换热器之间均设置均风孔板;均风孔板上开设多个均风孔。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翅片管式换热器由于风速不均匀导致的换热器换热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各单排换热器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和均风孔板的共同作用,使得换热器各部位具有均匀的风速,从而使换热器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空调机组的性能也得到显著改善。

    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64822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510539759.1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该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在运行状态下;根据冷水机组上一次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的温度差以及冷水机组当前接收到的输入温度,确定冷水机组当前的出水温度;冷水机组以当前的出水温度将冷水输出。采用该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冷水机组上一次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的温度差以及用户输入的输入温度,对冷水机组的实际目标出水温度进行调整,这样,即使环境温度变化或负载变化也可以及时的对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进行调整,不会造成能源的损耗,节能效果更佳。

    一种风冷机组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14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510447302.8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一种风冷机组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包括:在运行过程中,依据运行参数和运行趋势对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采用本文所述的方法,可达到以下效果:机组可以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确定电子膨胀阀位于合理的调阀初始开度;运行过程中,避免电子膨胀阀过调,减少振荡,使电子膨胀阀更快与系统匹配,实现系统质量流量最优,保证机组压缩机最优发挥,系能最佳。

    一种制冷系统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518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08066.8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通过在设定蒸发器出水温度To<当天最低气温Tmin时,启动冷水机组为冷却池降温,以满足冷却池的降温需求;在设定蒸发器出水温度To>当天最高气温Tmax时,启动自然冷源为冷却池降温,既满足冷却池的降温需求,又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在Tmin≤To≤Tmax时,若Ti≥To-设定值,则启动冷水机组为冷却池降温,以满足冷却池的降温需求;若Ti<To-设定值,则启动自然冷源为冷却池降温,既满足冷却池的降温需求,又达到节能的目的,降低了成本。

    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31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92349.9

    申请日:2018-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00 F25B39/02 F25B39/04 F25B2339/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系统及空调器,属于空调领域,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式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节能器、降膜蒸发器和控制系统;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蒸发式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蒸发式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干燥过滤器的进口相连通,还通过第六管路与压缩机的冷却进口相连通;干燥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节能器的主液管的进口相连通,节能器的主液管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降膜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降膜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节能器的排气口通过第八管路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压缩机与控制系统相电连接。本方案具有传热性能好、蒸发强度大,无静压头引起的沸点升高、换热效率高。

    空调器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89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56446.X

    申请日:2018-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组,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断构件,且所述隔断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与所述出口连通的上区域和与所述进口连通的下区域,所述多个换热管中的一部分处于所述上区域而另一部分处于所述下区域,所述隔断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为非连通结构。本发明通过隔断构件将换热管组分隔成彼此连通的两个区域,有效阻挡了下区域中的气态冷媒通向处于上区域的换热管。

    冷水机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85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93946.0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机检测蒸发器水温Tew和冷凝器水温Tcw;(2)、根据所述蒸发器水温Tew和冷凝器水温Tcw计算在此水温下蒸发器对应的蒸发温度Te和冷凝器对应的冷凝温度Tc;(3)、根据所述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计算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Pe和冷凝压力Pc,并计算差值△P;(4)、计算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值。本发明的冷水机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实际工况计算出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使得不同使用侧、热源侧水温工况下冷水机组初始开度自动判断改变,防止冷水机组因工况差别较大,开机后出现低压报警或带液运行现象。

    空调器融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618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533631.3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融霜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水冷式空调器在未结霜时进入融霜状态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融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获取环境温度以及所述空调器的第一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计算所述第一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进入融霜模式。由于空调器的蒸发器的盘管结霜时,会使蒸发器内处于气化过程的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减少,从而使热交换液的出水温度降低。因此,通过检测热交换液的进出水温度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空调器冷水机组的结霜程度,从而使空调器冷水机组不会在未结霜时进入融霜模式,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