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5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0670.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补给量的计算方法,在预选地区设置多个勘探点,获取地区的地质结构组成与水文地质条件;构建地区地质结构模型;基于地区地质结构模型,平原区空间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给水度对地区进行分区;借助于原位监测试验方式,采集监测点地表水径流量,基于径流量获取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借助于统计学方式,建立入渗补给量与径流量的函数曲线,获取入渗补给量的预测公式;基于入渗补给量的预测公式与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区的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进行年度入渗量预测。本方法解决了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补给量计算不精确、计算难、地下水资源管理难、配置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3168.4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富Sr矿物或岩石进行Sr同位素分析的方法及系统,对待测矿物中质量数为83、83.5、84、85、86、86.5、87和88的信号进行采集;采用检测重叠峰左侧肩膀位置的方式扣除Ca/Ar聚合物对84Sr的干扰;然后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和双电荷干扰校正,Sr同位素质量分馏校正因子采用88Sr/86Sr自然丰度对Sr同位素比值进行指数归一化质量歧视校正,得到87Srt/86Srt来示踪样品的地质来源,揭示壳幔演化历史。本发明优化了干扰扣除方法,简化了测试流程,标准样品测试结果与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25711.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人体健康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调查目标区域人群医学信息;步骤2:调查目标区域饮水和食物中污染物质含量;步骤3:计算相对污染浓度,并判断是否对人体产生危害;步骤4:计算污染因子的非致癌相对风险指数,评价其人体健康风险,本发明适用于人体健康技术领域,通过调研、测试、计算、分析等手段,并提出人体健康相对风险的概念,提出了另外一种人体健康评价模型,该模型弥补了前人人体健康风险对于低于安全阈值浓度的部分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的技术空白,为人体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评价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175365.4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沉积物等固体样品中有机碳含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样品有机碳含量数据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关闭仪器的电信号自动采集终止功能;保留峰形曲线斜率检测功能,设置较低斜率阈值,并实时监测斜率变化;曲线回归基线,达到预设斜率阈值则弹出对话框——是否结束分析或者根据检测设置时间继续分析;操作者判断数据采集完成,选择结束分析,进行下一个样品的检测;操作者判断数据采集未完成,选择继续分析,仪器根据检测设置的时间继续分采集数据,直到结束;进行下一个样品的检测。本发明每个样品节约4分钟左右,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复杂基质的样品,提高了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和样品重复性测量的精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8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8134.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测井电法实验模拟井视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用于安装测量装置主体;管道组件,所述外管与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外管、内管和连接杆,所述内管通过两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外管内部;通电组件,所述通电组件安装在外管上;通电柱,所述通电柱安装在内管内部;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架体顶壁,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控制器,液压伸缩杆和压环,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架体顶壁,多个所述液压伸缩杆固定环状固定安装在控制器底部。本发明可以对土层压力进行调节,从而模拟更多的实验条件,方便了在实验室中进行视电阻率法测井测量,提高了实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5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7812.5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F16M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环保场地调查的三维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勘探仪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勘探仪相配合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壁开设有升降槽一,所述升降槽一通过限位组件安装有升降板,且升降槽一、升降板之间还安装有复位结构;所述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板,所述升降槽一的底壁上开设有四个与移动板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均通过限位结构滑动安装有一个滑动杆。优点在于:通过升降板、移动板、杆体、磁块一、磁块二以及磁块三的配合使用,使得勘探仪在放置过程中,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重力可实现抵紧板的移动,从而完成勘探仪放置后的自动夹紧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196606.7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检测结果漂移及呈现递减规律的数据校正测试方法,判断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阈值15小时,将空白水和已知浓度的有机碳溶液通过输液泵准确输入刻度混合瓶内,并通过搅拌器搅拌均匀,通过高准确度纯水有机碳分析仪测得的数据与稀释得到混合瓶中的溶液的有机碳的结果比较,可以用于校准待测的纯水有机碳分析仪,并基于判断结果采用不同的校正公式对岛津有机碳分析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本发明建立的结果校准方法,在数据处理上抵消了检测器的信号衰减,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实现了仪器长时间、连续测样,尤其对于大批量样品的不间断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60504.X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原位潜流带污染元素运移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出水面;第二出水面,其一端与第一出水面一端连接;第三出水面,其一端与第二出水面另一端连接;监测面,与第一出水面另一端、第三出水面另一端插接;第一防护罩,布设于第一出水面外侧;第三防护罩,布设于第三出水面外侧;第二防护罩:布设于第二出水面外侧;底层隔板,分别与第一出水面底部、第二出水面底部、第三出水面插接;顶面护罩,与第一出水面顶部通过合页相连;渗流筒,与顶面护罩的中部插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防止野外原位试验的示踪剂或是试验的污水污染环境;2、可回收相关的污染物;3、野外防止降雨等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试验,达到既环保又实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19418.3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泥石矿物鉴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绿泥石矿物种类鉴定方法,通过获取绿泥石矿物薄片的拉曼光谱;对光谱数据的平滑去噪处理,采用Voigt函数拟合进行特征吸收峰位置的确定;拉曼光谱数据在数据处理终端中进行光谱曲线平滑数据预处理,经过光谱数据平滑环节的曲线进行特征吸收峰的峰位拟合与定位;依据特征吸收峰位置与绿泥石铁含量的线性统计关系,按照特征吸收峰位置快速鉴定绿泥石矿物的亚种类别。本发明通过拉曼光谱得到蚀变带中绿泥石矿物的铁镁相对含量信息,缩短了传统电子探针方法获取铁镁含量所需的时间,省时省力,同时节省了经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5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8052.3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边坡危险性的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公路边坡的倾斜拍摄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三维实景模型中,获取三维立体影像;提取三维立体影像中,与预设的解译因子对应的特征信息,并确定特征信息的第一分值;基于特征信息的第一分值以及解译因子对应的解译类型,确定解译类型的第二分值;基于解译类型的第二分值,确定三维立体影像的总分值;基于总分值与危险性评价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公路边坡的危险性等级。从而,可以针对公路边坡的危险性进行判断,从而提高对于公路边坡研究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