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蒸气冷凝传热强化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975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310877.0

    申请日:2017-12-11

    IPC分类号: B05D1/00 C23F1/34 B05D7/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形槽超疏水表面及其在混合蒸气冷凝传热强化中的应用。该冷凝表面为二级结构,由亚毫米的V形槽结构和纳米粗糙结构构成。混合蒸气冷凝过程中,基于不凝气在亚毫米级V型沟槽内累积的特点,大过冷度下,V形槽顶部冷凝液滴为Wenzel润湿模式,可实现液滴的快速冷凝,V形槽底部冷凝液滴为Cassie润湿模式且生长缓慢。随Wenzel液滴长大,在Laplace压力的作用下,液滴向V槽外自驱运动,固液接触面积减小,即导致液滴与表面之间的黏附力降低。当液滴生长至半径等于V槽顶部宽度时以冲刷形式脱落,使冷凝壁面得到更新的同时,还可实现对不凝气层的扰动,从而强化混合蒸气冷凝传热。

    一种液态金属微纳液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077936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37588.4

    申请日:2019-11-19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微纳液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包括脉动热管,所述脉动热管的工质是主要由液态金属和表面活性剂溶液组成的混合工质,所述液态金属被所述表面活性剂包覆,其中,所述脉动热管的蒸发段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所述液态金属被产生的气泡分散成多个具有微纳尺度的液态金属液滴,所述液态金属液滴分散在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所述液态金属液滴在所述脉动热管运行阶段自发产生;所述液态金属液滴为毫米级液滴、微米级液滴和纳米级液滴。本发明的脉动热管结合液态金属超高热导率和液态金属微纳液滴能产生局部微对流等特性,可显著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和承载热负荷的能力。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两步构建三维神经干细胞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665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57768.8

    申请日:2013-02-23

    IPC分类号: C12N5/0797 C12M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两步构建三维神经干细胞模型的方法,其特征是以鼠尾I型胶原作为三维支架,以微柱阵列式微流控芯片为培养平台,采用两步培养法,即培养初期向细胞培养室中注入促使神经干细胞扩增的培养基,后期改用适合神经干细胞及其子细胞生长的条件培养基,通过模拟体内神经发生不同阶段的微环境,形成一个与神经组织相类似的三维复合结构。本发明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可同时构建多组试验样品;所采用的微流控培养体系为微升体积,并可精确调控,大大缩减了细胞培养过程各种昂贵的细胞生长因子、免疫荧光抗体、细胞的荷尔蒙添加剂的使用量,降低了细胞培养成本。因此有望成为新型药物筛选或环境毒素监测的神经组织替代物。

    一种纳米氟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084321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019338.7

    申请日:2013-01-19

    IPC分类号: B05D5/00 B05D7/14 B05D3/00

    摘要: 一种纳米氟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属于材料和强化传热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基体材料进行氧化刻蚀或喷砂处理,洗去氧化物后获得基体表面的微/纳结构,然后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获得亲溶剂表面,进而喷涂氟碳涂液,烧结固化后获得微/纳结构填充的氟碳复合涂层。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以基材表面的微/纳结构代替导热填料,获得的微/纳结构更均匀、颗粒尺度及数量可调控,增强导热填料与基体间的传热接触和结合力。刻蚀结构与氟碳涂层间加入一层自组装膜,有利于喷涂液包覆微/纳结构,增强涂层与微/纳结构的结合力及氟碳涂层的封孔防腐特性。并且微/纳结构处于复合涂层底层,保证了复合涂层低表面能的特性,有效提高涂层的防腐抗垢性能。

    一种纳米氟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08432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9338.7

    申请日:2013-01-19

    IPC分类号: B05D5/00 B05D7/14 B05D3/00

    摘要: 一种纳米氟碳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属于材料和强化传热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基体材料进行氧化刻蚀或喷砂处理,洗去氧化物后获得基体表面的微/纳结构,然后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获得亲溶剂表面,进而喷涂氟碳涂液,烧结固化后获得微/纳结构填充的氟碳复合涂层。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以基材表面的微/纳结构代替导热填料,获得的微/纳结构更均匀、颗粒尺度及数量可调控,增强导热填料与基体间的传热接触和结合力。刻蚀结构与氟碳涂层间加入一层自组装膜,有利于喷涂液包覆微/纳结构,增强涂层与微/纳结构的结合力及氟碳涂层的封孔防腐特性。并且微/纳结构处于复合涂层底层,保证了复合涂层低表面能的特性,有效提高涂层的防腐抗垢性能。

    一种混合蒸气冷凝强化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2471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012021.5

    申请日:2007-07-07

    IPC分类号: F28F13/18 F28F13/04

    摘要: 一种混合蒸气冷凝强化传热方法,属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热表面的改性或处理过程,应用到含不凝气或混合蒸气冷凝换热设备中,实现冷凝传热特性的强化。改变冷凝液流动形态及动态与气相边界层相互作用,使常规稳态膜状流动方式的冷凝液变为以大液滴形态脱落,液滴可以在表面上脉动滑落或沿气相边界层脱落,可以减小冷凝液膜热阻,同时由于液滴脱落的扰动作用,有利于减薄传热和传质边界层,使混合蒸气冷凝总传热特性得到强化。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混合工质或含有不凝气的冷凝器中,其效果和益处是不需要任何附加功耗情况下,仅利用冷凝液自身的重力作用就能够使混合蒸气传热特性的到明显改善。

    有机溶剂回收用的多效逆流降膜蒸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86523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57884.1

    申请日:2007-10-31

    IPC分类号: B01D1/26

    CPC分类号: Y02P70/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溶剂回收用多效逆流降膜蒸发系统。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制药的植物提取液的浓缩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水溶液中的溶剂回收。本发明采用传热系数大,传热温差小的降膜蒸发器组成多效蒸发系统。各效蒸发器都设有溶液循环泵,增大传热管内降液量,防止传热面干壁并强化传热,蒸发能力大,效率高。各效蒸汽冷凝液分别进入各自凝液罐,有泵排出回收利用。各效凝液罐与汽液分离器间设有气相连通管,确保真空操作条件下不凝气的排出,有利于冷凝传热效率提高。本发明是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液浓缩过程和溶剂回收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回收率高,耗能小,操作方便,连续和间歇生产操作都可使用的真空低温蒸发浓缩生产装置。

    消除生物组织玻璃化法保存低温断裂的两步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63340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90930.2

    申请日:2008-12-31

    IPC分类号: C12N5/00

    摘要: 本发明是消除生物组织玻璃化法保存低温断裂的两步降温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两步降温是指首先在冷氮气中降温然后再转移至液氮。通过两步降温技术,可以适度地减小样品的降温速率,则可以减弱样品内的热应力,进而有望消除低温断裂;同时仍能保证样品的玻璃化。在执行两步降温时,应遵循以下操作:在降温的第一步,将样品置于氮气中-196~-135℃的温度范围内,在-80~4℃温度范围的降温速率应为10~30℃/min,以保证冻存样品在降温过程中实现玻璃化;当温度降到-196~-100℃范围内,即可将冻存对象浸入液氮,降温速率应为0~165℃/min,以避免溶液主体部分的断裂。实现两步降温的设备简单,主要包括杜瓦瓶或类似设备以及温度测量装置。

    含双平行主链结构低表面能氟硅氧烷低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7485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57923.8

    申请日:2007-10-31

    IPC分类号: C08G77/20 C08G77/0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与溶胶-凝胶法复合的合成方法,采用丙烯酸含氟烷基酯和乙烯基硅烷合成了氟硅氧烷共聚物,再采用硅烷为无机相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将氟硅氧烷聚合物溶液和硅烷共水解和缩聚,在同一种有机共溶剂存在的条件下,直接制备了一种分子级复合、分别以碳碳链和硅氧网络结构为并行双主链结构、侧链引入一定浓度的CF3基团的新型氟硅氧烷聚合物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既吸收了CF3基团的超低表面能特性,又与基底材料以共价键方式结合,有很好的结合强度,同时通过无机硅网络结构的构建提高了杂化材料的涂敷厚度及耐久性,可以极大的扩展氟硅氧烷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

    原儿茶酸在促进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分化方面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104845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011030.2

    申请日:2007-04-16

    IPC分类号: C12N5/08 A61K35/30 A61P25/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和药理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单体化合物的用途,特别涉及原儿茶酸在促进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及诱导分化方面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制备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制备修复损伤神经组织及功能重建的神经营养素和细胞分化剂中的应用;构建高效率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药物药效的初步筛选与评价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了原儿茶酸的新的药理活性,为中药的防治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