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173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095600.1
申请日:2012-04-01
IPC: H02J3/38 , H02M7/53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8
Abstract: 一种单级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新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压外环控制并通过串行外围接口SPI通信给第一、第二和第三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处理器分别发送A相给定电流信号iaref、B相给定电流信号ibref和C相给定电流信号icref;然后通过第一FPGA处理器进行A相电流内环控制和正弦脉宽调制后给光伏并网逆变器A相上、下桥臂发送驱动信号;通过第二FPGA处理器进行B相电流内环控制和正弦脉宽调制后给光伏并网逆变器B相上、下桥臂发送驱动信号;通过第三FPGA处理器进行C相电流内环控制和正弦脉宽调制后给光伏并网逆变器C相上、下桥臂发送驱动信号。该方法具有高可靠性、高度模块化且各相电流独立调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8104.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衰减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待评估光伏组件进行衰减试验测试,获取光伏组件的户外衰减环境因子;采集待评估光伏组件的功率实测数据;基于户外衰减环境因子和功率实测数据,求解预先建立的光伏组件衰减特性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利用相关参数和光伏组件衰减特性模型,对待评估光伏组件进行衰减性能评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实验室衰减系数与现场短期运行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衰减特性的精确评估,提高了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衰减特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32200.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主动支撑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构网型变流器相位跳变有功响应特性测试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将待测构网型变流器的运行状态设置为测试状态;调节预先构建的构网型变流器测试系统中无源相位跳变装置的档位,以使所述预先构建的构网型变流器测试系统产生预设次数次相位跳变;获取所述预先构建的构网型变流器测试系统中测点的功率曲线,并基于所述功率曲线对待测构网型变流器进行相位跳变有功响应特性测试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有效的定量评估构网型变流器的相变有功支撑能力,在证明构网型控制有功支撑能力的同时,为制造厂商的产品型式试验、变流器现场检测提供可参考的构网相变有功支撑能力测试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349323.0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尼水平的新型电网稳定性评估方法及装置,通过向新型电网施加外部激励,获取激励施加前后公共耦合点的电压并提取电压响应曲线,而后基于Prony算法辨识响应曲线中多振荡模态的幅值、振荡频率、衰减因子和初始相位,根据辨识的参数计算各个模态的阻尼比,选择最小阻尼比代表新型电网的阻尼水平,依此评估新型电网的稳定性。本发明无需新型电网的具体结构及参数,通过施加外部激励获取新型电网的电压响应,利用Prony算法识别响应曲线的参数,计算新型电网的阻尼水平以评估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7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77223.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高压输电电缆传送设备,包括升降架、升降台和电缆输送装置,升降台可升降安装在升降架上,电缆输送装置固定安装在升降台上,电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若干导向轮、夹持滚轮、支撑滚轮、夹持电机、传输电机、夹持调节装置,若干导向轮倾斜设置,传输电机动力传动至支撑滚轮,夹持电机动力传动至夹持滚轮,夹持滚轮位于支撑滚轮的正上方,夹持滚轮通过调节连接架安装在夹持调节装置上。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电缆从地面到高空的拉伸及传送作业,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夹持装置两滚筒的间距,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实现不同尺寸的电缆传输。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的消耗,同时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5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643955.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多组串型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模拟电网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功率放大器;所述半实物仿真平台用于:基于被测设备的电流,模拟所述被测设备接入电网,并采集接入节点三相并网电压;基于所述接入节点三相并网电压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到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接入功率放大器的被测设备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生成测试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实时改变并模拟任意电网电压、线路阻抗,通过功率放大器输出,比现有模拟电网测试装置设置更加灵活,具有通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611142559.3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器一致性评估方法及其评估平台,包括:构建基于半实物仿真的一致性评估平台;设置不同的电网电压扰动工况,基于半实物仿真器测试两套光伏逆变器控制器并网性能,并记录测试过程中两套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数据;对电网扰动工况下两套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计算每种扰动工况下暂态和稳态区间的电压、电流、无功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均误差、稳态区间最大误差以及加权平均总偏差;判断两套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性能上是否一致,避免由于光伏逆变器控制器软件程序无法读取,而无法核查被测样机的控制器和现场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是否一致性的情况,保证电站模型准确反映并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8422.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无功电流支撑系数修正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单元升压变阻抗确定逆变器出口至并网点的等效阻抗;基于所述逆变器出口至并网点的等效阻抗对逆变器的无功电流支撑系数进行修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逆变器并网阻抗特性,充分发挥所有逆变器的无功支撑能力,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此外,对于存量电站的无功优化改造,也可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电站整体指标分解为不同逆变器群的参数,提高整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707487.X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S50/10
Abstract: 一种光伏组件性能的衰减监测方法及系统,本方案基于标准测试环境获取所有被监测光伏组件的初始功率;将所述被监测光伏组件按照多个设定角度进行安装,测试所述被监测光伏组件的功率数据;基于所述初始功率和所述功率数据计算所述被监测光伏组件的性能衰减数据。本方案通过对待测光伏组件的初始功率进行测试,实现了对光伏组件的全周期功率标定,使得衰减性能的测试更准确。此外,通过将待测光伏组件分别按照不同的设定角度进行安装布置,使得测试更贴合实际,满足了光伏组件在不同角度下的户外衰减性能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23158.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的辨识方法和装置,先在不同电压扰动工况下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扰动测试,并根据得到的每个电压扰动工况下光伏逆变器的交流侧电压和电流计算每个电压扰动工况下光伏逆变器的扰动响应测试结果;然后根据扰动响应测试结果和预先构建的光伏逆变器并网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每个电压扰动工况下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参数进行辨识;最后根据辨识得到的控制参数对光伏逆变器并网模型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和扰动响应测试结果确定最优结果,得到的最优结果准确性高,减小了辨识结果存在的误差,且消除了误差随机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