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479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38843.5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ADC自适应的高准确度电能计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三路电压和三路电流信号同时输入至第一运算放大器和同时输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将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输入至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将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输入至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采集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输出的第一波形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ADC2输出的第二波形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波形数据进行电能计量,当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ADC1满量程时,通过高精度状态自适应快速电能计量算法,进行量程切换,基于所述第二波形数据对所述第一波形数据中满量程部分进行电能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201018.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2/10
Abstract: 一种关口监测电能表及其控制系统,该关口监测电能表包括:信号调理电路、AD芯片、FPGA、电能计量MCU、电能质量MCU、DL/T860MCU、RS485接口以及以太网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关口监测电能表及其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溯源性、电能计量和电能质量功能的结合,并且为国产化元器件与芯片,进一步支撑自主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916086.7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网荷不确定性的新型电力系统输配协同规划方法,根据输、配电系统当中源网荷不确定性差异化建模形式,建立输电系统鲁棒规划和配电系统随机规划的分散协同优化框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以及分层迭代的联合算法,求解满足边界交互功率一致性的输配电系统自适应集成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计及了输、配电系统描述源网荷不确定性的差异,通过利用输配电系统间的互补互济能力有效改善了现有输电系统鲁棒规划方案的保守性,同时,对分层迭代算法参数的设定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3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863471.0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插值扩充后的电流/电压数据,受不同环境工况影响的影响特征;根据影响特征,确定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根据电压/电流的影响因素矩阵及测量误差矩阵,建立测量电压/电流受影响因素影响的修正模型;根据修正模型,对电流/电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电流/电压,确定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根据修正后电流/电压的纹波影响因素矩阵及误差矩阵,建立误差模型;根据误差模型,确定直流充电桩电流值。本发明实现了检定装置电压电流在现场环境工况下的抗干扰检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079041.6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压直流换流站能效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能效分布样本数据集,并对能效分布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以获取经过预处理的能效分布样本数据集;分别构建换流站总损耗神经网络模型和/或换流站损耗占比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经过预处理的能效分布样本数据集分别对所述换流站总损耗神经网络模型和/或换流站损耗占比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以确定换流站总损耗神经网络最优模型和换流站损耗占比神经网络最优模型;根据待测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运行数据,利用所述换流站总损耗神经网络最优模型和/或换流站损耗占比神经网络最优模型对所述待测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能效进行预测,以获取能效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962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01853.6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车载充电机现校仪的直流计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充电机直流电流以及直流电压进行采样测量;运用特定方法优化采样数据,使采样误差减小;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电压采样值以及电流采样值;通过电压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采样周期整数倍时延补偿;通过电流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插值算法补偿;通过补偿后的瞬时功率获得任意时刻的累积电能;所述系统包括采样测量单元、采样处理单元、瞬时功率补偿单元及累积电能计算单元;采样测量单元用于采样测量采样数据;采样处理单元用于对采样数据进行优化;瞬时功率补偿单元用于通过电压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采样周期整数倍时延补偿,通过电流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插值算法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35431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01516.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W12/03 , H04W12/069 , H04W64/00 , H04L9/32 , G06F1/16 , G06K19/0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定位电子证书,其包括显示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解密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用于接收拟显示的待定位设备的信息的加密数据,解密模块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生成解密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根据解密数据显示待定位设备的信息,而定位模块用于对待定位设备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可视化定位电子证书以及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能够节省标签用纸,绿色环保,显示屏显示清晰直观,信息更改灵活快捷,而且功耗低,充一次电可以续航一年以上,准确的定位技术也方便了物品管理,能够快捷、高效地定位和寻找物品,精确定位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分钟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19621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401853.6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非车载充电机现校仪的直流计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充电机直流电流以及直流电压进行采样测量;运用特定方法优化采样数据,使采样误差减小;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电压采样值以及电流采样值;通过电压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采样周期整数倍时延补偿;通过电流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插值算法补偿;通过补偿后的瞬时功率获得任意时刻的累积电能;所述系统包括采样测量单元、采样处理单元、瞬时功率补偿单元及累积电能计算单元;采样测量单元用于采样测量采样数据;采样处理单元用于对采样数据进行优化;瞬时功率补偿单元用于通过电压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采样周期整数倍时延补偿,通过电流采样值对瞬时功率进行插值算法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54837.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R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短接电能表的防窃电电路,包括有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除法电路、阈值比较电路、容错电路及结果显示电路,所述的电压采样电路设置于电能表电流接线端用于采集电能表电流接线端电压并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有效值,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用于采集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并将交流电流转换为有效值电压信号,由除法电路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做除法,得到电能表电流线圈电阻的等效电压信号,阈值比较电路与除法电路相连以将测量的电阻等效信号与设定阈值比较,判断是否有短接窃电的情况,本发明的优势是可以准确区分短接电能表窃电和用户未用电的情况,利用短接电能表时的电阻变化进行短接电流互感器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49451.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减排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采集所述电力系统的相关配置参数;以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所述电力系统的主问题优化模型,以系统运行安全域偏移最小为目标构建所述电力系统的子问题优化模型;采用松‑紧解耦法将所述子问题优化模型解耦为安全可行性检测问题模型和低碳可行性检测问题模型;求解所述主问题优化模型,得到同时满足所述安全可行性检测问题模型和所述低碳可行性检测问题模型的规划方案以及运行方案,作为规划结果输出。本申请能够评估不同的碳减排策略对电网结构和资源利用的影响,进而优化电力系统的规划方案,以实现最优的碳减排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