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99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454950.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电网连锁故障集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基础运行方式潮流数据文件、暂态及中长期模型数据文件、安控策略配置文件,并建立二次系统模型,形成全过程动态仿真输入模型文件;基于基础运行方式潮流数据文件,进行介数修正的多熵值指标计算,生成电网脆性元件集;基于基础运行方式潮流数据文件,进行迭代式沙堆模型仿真,生成大停电发生的期望临界阈值;以电网脆性元件集为初始故障,参考期望临界阈值,生成稳态故障序列集;将稳态故障序列集、全过程动态仿真输入模型文件一起注入到PSD‑FDS软件,执行全过程动态仿真计算,输出二次系统保护动作信息;基于有效连锁故障集和二次系统保护动作信息,形成电网连锁故障集。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19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461914.6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鹏飞 , 宋墩文 , 马世英 , 汤伟 , 杨铖 , 宋新立 , 杨学涛 , 胡晓飞 , 刘辉 , 李铮 , 杜三恩 , 陈勇 , 侯俊贤 , 刘道伟 , 仲悟之 , 冯静 , 熊选文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力系统频率和电压协调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电力系统当前预测周期的初始时刻的系统运行数据预测当前预测周期的系统基准响应轨迹,并利用数值法和直接法计算轨迹灵敏度;步骤2,根据轨迹灵敏度、控制集、期望轨迹和简化后的约束条件确定频率和电压协调优化模型;步骤3,求解频率和电压协调优化模型确定控制量,并在下一预测周期的初始时刻投入所述控制量;步骤4,判断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是否恢复到稳态运行水平;若已恢复,则结束;反之,返回步骤1。本发明提高了优化的效率并降低无解的可能性,对频率和电压进行闭环协调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人员频率和电压稳定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099336.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16/245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对电网大数据进行辅助决策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标准接口采集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稳态潮流信息、动态时域轨迹信息,以及与电网关联的环境信息;对所述电网数据进行融合;对融合后的电网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网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管理层,存储的电网数据为多种结构;通过第二标准接口将所述数据存储管理层存储的电网数据推送至数据分析层,通过所述数据分析层对所述电网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智能算法分析结果,所述智能算法分析结果包括:信息驱动的电网稳定态势评估、决策和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0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4727.0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开欣 , 宋墩文 , 于明 , 杨学涛 , 李铮 , 郁舒雁 , 许鹏飞 , 陈勇 , 刘英志 , 郅治 , 位士全 , 刘道伟 , 杜三恩 , 冯静 , 杨红英 , 蒋勇 , 谢家正 , 赵高尚
IPC: H02P21/00 , H02P21/20 , H02P21/13 , H02P25/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与负载转矩前馈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自抗扰控制的三大模块:非线性TD、线性ESO和比例误差反馈控制和在传统电流环的基础上加入负载转矩前馈补偿,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负载转矩观测精度的要求高,算法复杂,运算量较大,不利于控制的实时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9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04183.9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全景系统及智能全景电网,包括:从信息物理系统理念和人机融合角度出发,搭建具有社会泛在互联网络形态的智能全景系统,该系统具有全息状态感知、全态量化评估、全程精准控制、全域智能交互四个模块。在智能全景系统基础上,以电力系统为例进一步构建智能全景电网,智能全景电网主要由大数据平台、电网多源时空信息统一融合技术、在线参数校正与虚拟等效测辨建模、信息驱动的稳定态势统一量化评估、信息驱动的在线广域协同精准控制、多形态的自然人机友好交互六个模块构成。通过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全景电网技术框架的深度融合,实现互联大电网在线时空动力学行为的智能评估,并从广域协同角度实现智能精准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12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7816.X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6 , H02J3/24 , H02J2003/007
Abstract: 我国大型风电厂较多且接入高压主网,不同接入点的风功率波动对主网潮流转移和功角安全性的影响不同。本发明“提高主网功角安全鲁棒性的大型风电接入点选择方法”,为分析接入点风电功率波动对主网功角安全性的影响,针对安全性的量化指标——映射弹性势能,以节点注入功率为自变量进行了重构;进而得到了节点注入功率变化时的映射弹性势能灵敏度分析方法;基于待选接入点的灵敏度分析,提出了风电接入点优选方法。分析表明,灵敏度值越小的接入点,风功率波动对主网功角安全性的影响越小,即安全鲁棒性越好。IEEE 39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对大型风电接入的源‑网‑荷协调规划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