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1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19763.X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信号分解的油气检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获取工区各地震道的地震叠后纯波数据和工区内目的层的层位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分析时间范围;在分析时间范围内,计算每个地震道在各时间采样点处的衰减估计值:生成地震道的地震叠后纯波数据的时频谱;将时频谱在每个时间采样点处的对数谱分解成一组本征模态函数;选取每个时间采样点处的主要本征模态函数,根据每个时间采样点处的各主要本征模态函数的衰减量确定该时间采样点处的衰减估计值;结合各地震道在各时间采样点处的衰减估计值,识别目的层内的有利含油气目标区;该方法能克服地震反射系数对频谱的影响,提高衰减估计值的计算准确度及油气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089775.5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后地震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根据获取得到的工区的叠后地震数据体、研究组段的构造解释层位、描述裂缝发育特征的地质以及测井资料模拟建立设定裂缝密度的裂缝带对应的不同时窗长度下的方差体属性值之间的关系式,由此计算得到设定裂缝密度的工区方差体,结合上述计算过程得到设定裂缝密度区间的工区裂缝方差属性体,根据得到的工区裂缝预测方差属性体进行裂缝预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微小尺度裂缝带的定量预测,并且,能够实现不同尺度裂缝带的识别和区分,另外,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尤其在已有地震资料不满足叠前裂缝预测技术应用的地区,能够极大的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793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0997235.1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空双变正演模拟方法,属于地震勘探基础应用领域。本发明利用深度域速度场表征的物性参数,对深度域速度场进行分块、分级,建立深度域速度场的背景网格模型、单级变网格分块的变网格模型和多级变网格分块的变网格模型,并通过相应的背景网格、各单级变网格和多级变网格下的二维声波压力‑速度波动方程离散差分式,利用时空双变正演方法,获得包含每个分块不同变网格尺度下的精细波场特征的背景网格地震响应波场。本发明方法能够保证长时间采样和高倍变网格情况下变网格算法的稳定性,可同时对包含多个不同尺度的目标区进行模拟,最大限度的提高正演模拟效率,降低占用内存,增强了变网格技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074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1183519.2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向射流预混式硫磺回收燃烧器,通过切向混合空气和含硫化氢的酸性气旋转射流来组织燃烧,反应生成硫单质并回收;点火枪从甲烷管道的中心伸入进行点火,点燃从喷孔喷出到达燃烧器缩口处的甲烷,与通入的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当甲烷燃烧放热使燃烧区域温度上升至指定温度时,投入酸性气并逐步停止甲烷供应;此时酸性气通过喷口切向喷入混合室,与空气在混合室内进口充分预混,在缩口及缩口之外的炉膛中燃烧;空气进口放置在酸性气进口的外侧,其射流更贴近于预混通道的外壁;空气射流和酸性气射流在预混通道内形成“空气包裹酸性气”的切圆流动混合的方式,保证空气流圆周方向的均匀性;燃烧的主要过程是酸性气旋转射流在外层空气旋转射流的包裹下进行预混之后,在燃烧器缩口及缩口外的炉膛中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00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755318.5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1B3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稀土金属的ZSM‑11/ZSM‑5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及其合成的复合分子筛。所述方法包括在晶化条件下使硅源、铝源、碱源、稀土金属源、有机模板剂和水接触,以获得分子筛的步骤;和任选地,焙烧所述获得的分子筛的步骤;其中,所述有机模板剂R选自1,3‑环己二甲胺或1,4‑环己二甲胺中的至少一种,可用于含稀土金属的ZSM‑11/ZSM‑5复合分子筛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28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059924.8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圈闭地质资源量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圈闭有效体积和单储系数;根据圈闭有效体积和单储系数,计算获得圈闭地质资源量,其中,圈闭地质资源量为圈闭有效体积和单储系数的乘积。本方法只需获取圈闭有效体积和单储系数即可对圈闭地质资源量进行计算,解决了圈闭地质资源量计算参数获取不精确导致计算结果偏差大的弊端,为客观、合理的估算圈闭地质资源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有利于勘探计划制订和勘探投资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09138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42453.X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2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变形套管滚轮整形器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套变井整形作业。本发明在钢体外周设置滚轮,滚轮的轴线与所述的钢体的轴线相互垂直,滚轮通过轮轴安装在钢体上;滚轮在垂直于钢体的轴线的平面上分层布置;滚轮是鼓形,在各层之间螺旋状交错设置,在井下变形套管滚轮整形器的轴向投影上,滚轮的外缘互相叠合连接而形成一个圆。其使用方法是在作业管柱下端连接井下推力器和井下变形套管滚轮整形器,通过液压力下推进行整形作业。本发明的滚轮通过轮轴安装在钢体上,在整形作业过程中,滚轮是在套管内壁上下滚动的,大大降低了整形力,并减少了对套管的作业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696164.1
申请日:2016-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种双向无线识别控制的分层段开采生产管柱及调控装置,能够在油井中实现均衡分层段开采。管柱包括丢手工具、封隔器和扶正器,上述部件均通过油管串连接。本生产管柱通过丢手工具丢手在井下,在封隔器和扶正器的下方通过油管串连接井下智能均衡生产控制阀。与管柱配合使用的调控装置包括转换接头、无线识别电磁感应充电器和无线射频识别对接器,电缆与转换接头、无线识别电磁感应充电器和无线射频识别对接器依次连接,本调控装置通过电缆下入到分层段开采生产管柱中与井下智能均衡生产控制阀对接。本发明在分层段开采生产管柱与调控装置之间通过双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对油井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控和人为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410410126.6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资源量参数分布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因子构建步骤,基于对实际地质情况的分析构建与资源量参数对应的因子,所述因子相互独立;样本值获取步骤,基于实际地质情况获取所述因子的样本值;分布模型构建步骤,根据所述因子的样本值计算对应的资源量参数值,从而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公式根据所述资源量参数值构建所述资源量参数分布模型。本发明的资源量参数分布模型构建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计算精度,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构建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构建出的资源量参数分布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6084.X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藏组合技术可采储量规模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各靶区的成藏因子概率分布;获取各靶区的技术可采储量分布;对各靶区的成藏因子概率分布、各靶区的技术可采储量分布分别进行抽样;判断待钻靶区的成藏因子概率分布的抽样值乘积是否满足成藏条件,若满足,获取抽样技术可采储量和;重复上述抽样过程,直到有效抽样次数满足预设值;根据多个抽样技术可采储量和,生成成藏组合技术可采储量分布;然后计算获得成藏组合技术可采储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预测出的成藏组合技术可采储量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从而为成藏组合的勘探规划部署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