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61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010483798.5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36 , G06F16/28 , G06F16/2455 , G06N5/04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8453.6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进给单元及应用该单元的水合物法连续气体生成系统,该搅拌进给单元包括:反应釜,其为卧式结构且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接收低温高压气体以及水合工作液并进行水合反应,在水合反应过程中形成水合物颗粒并将颗粒进行聚结;搅拌装置,其横向设置在反应釜内,通过螺旋叶片及叶片上的气孔结构实现气体的喷射以及叶片的自驱搅拌,完成反应釜内的气液混合;螺旋叶片在外驱力的作用下作为进给机构将聚结后的水合物颗粒输送至反应釜出口处并压实。该单元不仅可以增加气液传质、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还能将水合物浆液制成压片方便运输。本发明的系统在气体分离工艺的整个过程中,不同反应釜可在同一时间进行三个工序中相同或不同的工序,实现水合物生成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8454.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物法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反应釜,其为内、外腔结构,内腔外表面设有恒温层;外循环单元,其向内腔注入高浓度TBAB溶液并在内腔中形成A型TBAB水合物晶体,水合物浆液从内腔流入外腔并从外腔排出回用;进气单元,其向内腔中注入含有CO2的低温高压混合气体;内循环单元,其向内腔中注入低浓度TBAB溶液,将A型TBAB水合物转化为B型TBAB水合物的同时,将A型TBAB水合物晶体作为诱导颗粒,在内腔中与混合气体进行水合反应;反应后的水合物浆液化解后对CO2进行捕集的同时将剩余液相排出回用。本发明降低能耗的同时,通过加入诱导晶核可有效缩短诱导时间,实现封闭系统引入诱导晶核和生成水合物的连续过程,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59340.X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石油生产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料油调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各原料油调和所需的适配比例范围;确定燃料油的调和成本为目标,基于所述目标建立各原料油所占的比例与各原料油的采购价格的目标函数;确定燃料油的指标限制条件,基于所述指标限制条件和适配比例范围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确定各原料油的调和比例。本发明能够较为快捷地从得到同时满足燃料油稳定性和低成本的配方,在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使燃料油调合成本最小,稳定性提高,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1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29672.6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输气管道的社会风险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被评价管道区段上的目标泄漏点;确定各目标泄漏点的破裂发生频率和引燃概率,以及各目标泄漏点的破裂喷射火死亡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根据破裂喷射火死亡区域内的人员数量,按照预先设定的F‑N曲线可接受准则确定对应于各目标泄漏点的破裂喷射火死亡区域内的人员数量的可接受频率;根据破裂发生频率、引燃概率和可接受频率确定被评价管道区段的社会风险结果,实现更加简易,快速的判定输气管道的社会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56311.0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罐底板缺陷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集储罐底板缺陷信号并获取在不同采样间隔条件下的接收线圈磁通量的相对值数据;B、在接收线圈磁通量的相对值数据基础上叠加不同功率的噪声信号,获取包含噪声的缺陷信号;C、基于三峰指数衰减余弦模型对包含噪声的缺陷信号进行参数估计与拟合;D、根据拟合的信号生成检测统计量,利用该检测统计量生成不同采样间隔、不同PSNR和SNR条件下的ROC曲线;E、根据检测统计量和ROC曲线构建检测判决门限值与检测概率之间的关系;F、在选定采样间隔、PSNR和SNR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的储罐底板缺陷信号,利用确定的检测判决门限值对储罐底板缺陷进行评估。本发明可确定储罐底板缺陷位置、尺寸等关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110251402.9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维修决策的磁应力图片智能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先确定原磁应力图片的检测里程与被检管段的磁应力图片的平均检测里程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原磁应力图片的检测里程与被检管段的磁应力图片的平均检测里程的关系,对所述原磁应力图片进行统一尺度的智能调整以得到目标磁应力图片的方式,可通过智能化方法替代人工,以解决由于每次测定的里程不同,导致每次得到的目标磁应力图片的横坐标尺度也不相同,进而导致需要大量人工裁剪工作才能得到目标磁应力图片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管道维修等级智能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2975.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15 , G06Q10/063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流程数据填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填补的工业流程数据;响应于数据缺失类型为瞬时数据缺失,若为稳定数据,利用当前维度的工业流程数据对待填补的缺失数据进行数据填补,若为非稳定数据,根据当前维度及相关维度的工业流程数据对待填补的缺失数据进行数据填补;响应于数据缺失类型为长时数据缺失,根据当前维度及相关维度的工业流程数据对待填补的缺失数据进行数据填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业流程数据填补方法及装置,根据数据缺失类型、数据稳定性等综合得到数据缺失的数据填补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缺失数据的精准预测,从而提高了工业流程数据的质量,为后续数据挖掘与建模提供良好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2950.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4D15/00 , G06N3/0442 , G06F18/2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待诊断离心泵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振动特征;振动特征包括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时频域特征;将振动特征输入至故障诊断模型,得到故障诊断模型输出的故障诊断结果;其中,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样本振动特征以及样本振动特征对应的故障标签训练得到,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构建得到,故障诊断模型的正向传播层和反向传播层中的权值向量解耦为参数向量和参数标量。本发明提供的离心泵故障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提高故障诊断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而能够准确获取故障诊断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04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1302.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5J19/00 , G01N33/2045 , G01V3/08 ,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役储罐底板检测机器人投放和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连接管道、通过指示器、安全阀门、收发筒、排污阀、放空阀、盲板及控制模块;连接管道的第一端通过安全阀门连接收发筒,收发筒安装有盲板;连接管道的第二端在使用时连接储罐底圈壁板上流体管道根阀的前端法兰;通过指示器检测底板检测机器人移入到储罐内以及移出储罐并通过前端法兰;排污阀和放空阀安装于收发筒上;控制模块控制底板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和检测作业。本发明实施例避免底板检测机器人投放和回收时在0区环境作业,简化了底板检测机器人投放和回收流程,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底板检测机器人的成本,扩大了底板检测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