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网系统和路由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2533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10102788.1

    申请日:2008-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感知的覆盖网路由选择方法和覆盖网系统。该覆盖网路由选择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通信终端节点到目的终端节点的默认路径;步骤2,获取通信终端节点通过覆盖网邻居节点到所述目的终端节点的覆盖网路径;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邻居节点是在终端节点加入覆盖网时由接入服务器分配的邻居节点,并形成邻居节点列表发送给终端节点;步骤3,计算所默认路径与所述覆盖网路径之间重叠的节点数;步骤4,选取所述重叠的节点数小于预定的第一阈值的覆盖网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转发节点。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所创建的覆盖网络路径与默认路径的相关性,提高网络的传输和容错能力,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基于关键字和优先级的层次性IPv6网络地址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3316C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610171650.8

    申请日:2006-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键字和优先级的层次性IPv6网络地址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用户的设定初始化地址空间,为地址空间按关键字层次分配序号;步骤2)用Keys表示输入的关键字串,用SpaceCur表示当前地址空间,用deep表示当前所处关键字串位置,用KeyNum表示当前地址空间后关键字串的长度,判断KeyNum否为1,若为1,执行步骤4),若不为1,执行下一步;步骤3)基于关键字分配地址空间;步骤4)基于优先级分配地址空间;步骤5)在地址空间发生冲突时,进行冲突处理。本发明充分保证了地址空间分配的合理性,提高了IPv6地址聚合。

    基于全局Internet拓扑知识的P2P应用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2734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10086903.7

    申请日:2005-11-17

    Inventor: 张国强 张国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2P应用的构建方法,一种基于全局Internet网络拓扑信息的P2P应用构建方法。该方法在节点加入、网络动态维护和下载点决策过程中依次考虑了以下拓扑信息:IP最长地址前缀匹配、IP地址和AS号的对应关系以及全球AS的拓扑连接图。方法包括:步骤S1,新节点加入网络时,bootstrap服务器依次根据IP地址最长匹配、IP地址对应的AS号以及AS拓扑图来为该新节点选择邻居,步骤S2,在节点加入网络后,当有邻居退出网络时,节点利用上述信息来动态地选取替代邻居,步骤S3,利用上述拓扑信息在所有查询响应消息中帮助选择邻近的请求文件下载点,从而降低跨管理域的下载流量。

    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9213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15475.X

    申请日:2008-06-24

    Inventor: 李彦君 张国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业务性能要求,设置参数,变化门限步长值,触发上门限值,触发下门限值,最大门限值和初始衰减因子,同时对各条网络路径性能进行监测;探测当前路径性能,根据探测结果,决定是否立即切换路径;门限值进行衰减,在衰减期间,继续监测原有路径的性能,进行路径切换。该系统包括: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业务性能要求设置参数;路径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当前路径性能,并根据监测结果,传给路径切换模块;计时器,用于在路径切换过程中进行计时;以及路径切换模块,用于根据路径监测模块的监测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路径切换,并采取相应措施。

    多层NAT环境下面向应用的名字注册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2421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102278.4

    申请日:200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NAT环境下面向应用的名字注册系统,包括系统终端设备和注册服务单元,所述注册服务单元包括接入公有网络的顶层注册服务单元和接入私有网络的基本注册服务单元;注册服务单元用于接收系统终端设备的登录请求消息,并记录该系统终端设备的用户登录信息,该用户登录信息至少包括用户标识、用户使用的系统终端设备在所述注册服务单元接入的网络中的用户登录点和用户使用的系统终端设备在所述注册服务单元接入的网络中的系统终端设备访问点。本发明可以在多层NAT网络环境中通过标识进行定位,能够使得私网内的服务对其外部网络可见并且与具体应用无关。本发明同时还为外部网络节点提供更为合理的访问途径的系统和方法。

    一种网络服务质量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49714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10109330.5

    申请日:2005-10-13

    Inventor: 苏爱华 张国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管理中技术领域,特别是网络服务质量监测以及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系统及其方法。过程为将整个监测过程分解成多个监测功能服务、确定服务等级协议、对服务等级进行分析获得服务质量监测逻辑、对监测功能服务根据所得的逻辑进行处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代理、计算服务、处理服务、服务注册中心、SLA执行引擎。本发明所设计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可应用到各种服务的质量监测中。

    一种分域溯源式全局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7514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011219.7

    申请日:2006-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域溯源式全局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将互联网划分出网络安全域;将网络安全域组成虚拟安全网区域,互联网中除了网络安全域的其他部分组成非虚拟安全网区域;根据进入安全域的流的源头对流采用不同的安全访问准入策略;监控节点的安全状态,对攻击流发出溯源通告;安全控制点根据溯源通告对节点作安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溯源是否成功,若成功,发送溯源成功的响应信息,若不成功,发出溯源通告的安全控制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本发明可以为互联网的安全防御提供明晰的安全边界和合理的安全域划分手段,兼顾安全与效率,溯源方式可以提供传统架构无法做到的应用层攻击防护,是一种解决DDoS类攻击的防御架构。

    一种用于构建簇状对等网络的分布式聚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74284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89345.4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构建簇状对等网络的分布式聚集方法,该方法包括:A.新加入对等P2P网络的节点建立自身与网络中当前活跃节点之间的初始化连接;B.建立初始化连接的节点优化所建立的初始化连接,构建簇状P2P网络。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将P2P网络中的节点聚集成不同的集群,提高了P2P网络中节点的聚集度和连通性,使运行在P2P网络上的闲聊发布机制既可以获得理想的扩散速度,又可以具有一定的可靠度,从而大大提高了P2P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终端IP版本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4733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5211.7

    申请日:2005-12-27

    Inventor: 傅川 张国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用户终端IP版本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会话初始协议中增加用于对用户终端进行IP版本调整的参数,在用户终端与起定位作用的服务应答过程中,携带相关IP版本调整信息给用户终端;2)起定位作用的服务在注册用户时,同时注册该用户IP地址版本信息;3)起定位作用的服务根据主叫信息和被叫目标确定主叫方和被呼叫方IP版本差异,利用上述差异信息产生IP版本调整参数,并向用户终端反馈IP版本调整信息;4)用户终端在得到版本调整信息后,根据信息调整用户终端IP版本,并根据指定参数重新发起呼叫。本发明的优点是:节约网络计算资源、缓解IPv4/v6地址不统一的限制。

    一种自适应网络流量预测和异常报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17512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10009855.7

    申请日:2004-11-25

    Inventor: 李仰耀 张国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网络流量性能预测及异常报警的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自适应网络流量预测及异常报警的方法。不同于传统方法只根据系统设置的固定阈值来判断流量状态是否异常,而是对具体不同网络从横向时间度利用遗传算法预测出下一时刻的流量状态后从纵向时间度根据历史流量信息中每一天该相应时段内的流量样本,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判断该流量的异常情况。通过网络流量数据采集、网络流量数据处理与存储、网络流量预测、网络流量异常报警四个阶段的步骤来实现。本发明相对已有预警系统大大提高了对网络流量变化趋势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具有更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