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3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14469.1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记录雷电伏秒特性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设置实验参数;发送雷电冲击触发信号,开始计时;实时监测下位机发送的冲击波电压;检测所述冲击波电压是否为0;如果所述冲击波电压为0,记录数据点,所述数据点包括此时时刻和所述冲击波电压的最大值;统计实验次数;更改所述实验参数,重复执行发送雷电冲击触发信号,开始计时的步骤,直至所述实验次数达到预设值;根据所述数据点绘制伏秒特性曲线。本申请实时监测下位机发送的冲击波电压数据,自动读取数据,提高实验效率以及准确度。通过大量实验后,可以直接画出伏秒特性曲线,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14857.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ID算法的混气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PLC控制模块、第一储气罐、第二储气罐、混气罐、压缩机、实验罐和真空泵;第一储气罐与混气罐的一输入端连通,且第一储气罐与混气罐之间的管路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第二储气罐与混气罐的另一输入端连通,且第二储气罐与混气罐之间的管路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混气罐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混气罐的一输出端通过压缩机与实验罐相连,混气罐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混气罐的另一输出端与真空泵相连,混气罐与真空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电磁阀。利用自动控制,实现快速精确地混合两种绝缘气体,为新型绝缘气体特性的实验研究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62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56532.6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高压特性实验的安装模拟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换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磁芯、高压绕组单元和低压绕组单元;高压绕组单元设置在低压绕组单元的外侧,且低压绕组单元与高压绕组单元之间设有第一油纸绝缘试样和第二油纸绝缘试样;第一油纸绝缘试样与第二油纸绝缘试样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油道;高压绕组单元的外侧包裹有未浸渍的绝缘纸板。通过高压绕组单元和低压绕组单元模拟换流变压器的工作电压,再利用第一油纸绝缘试样和第二油纸绝缘试样之间的间隙,使箱体中的变压器油流通,用来模拟换流变压器的实际运行工况,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利于油纸绝缘的性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8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294739.6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多模型自适应切换的仿真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具有不同复杂度的光伏电站总体仿真模型,包括详细模型和平均出力模型,并确定第一扰动事件辨别规则和第二扰动事件辨别规则;仿真过程中,采集光伏发电系统受到扰动后的当前有功出力变化量和当前扰动持续时间,依据扰动事件辨别规则,确定当前扰动事件;依据分布式光伏多模型自适应切换策略,实现仿真时详细模型和平均出力模型之间的自适应切换。本申请通过模型自适应切换策略,以及详细模型和平均出力模型的协调配合,在保证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仿真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仿真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从而满足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快速仿真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8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546001.0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R2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电场测量领域,针对传统空间电场测量技术中系统复杂,体积庞大,测量精度低等一系列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次电光Kerr效应的空间强电场测量系统。该系统在空间强电场测量下具体较高的精度和反应速度,可以实现多点同时测量,实现无损测量;包括激光发生器,用于发生激光;光路分束单元,用于将激光发生器输出的激光分为至少2束;Kerr传感器,接收光路分束单元分出的激光,使激光光束通过进行Kerr细胞单元后输出;光电探测器,探测Kerr传感器输出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以及信息采集处理单元,根据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计算获得空间电场。
-
公开(公告)号:CN107987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18565.4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西问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D183/04 , C09D5/08 , C09D5/24 , C09D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腐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石墨烯基钝化剂的防腐涂料及涂料、涂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防腐涂料导电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防腐涂料包括基本涂料,所述基本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石墨烯粉体,1~3份;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15~50份;甲苯与丁醇的混合溶液,10~100份;其中,所述改性石墨烯粉体为表面接枝有钝化剂的氧化石墨烯。本申请结合了钝化剂的钝化性与石墨烯导电性能,使得该防腐涂料同时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810024420.1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流汇集电缆的综合保护方法及装置,涉及直流汇集并网系统的故障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可抑制故障电流、准确定位直流电缆故障位置。该方法主要包括:构建直流电缆始端或终端的直流电容放电等效电路,等效电路含本方法采用的串联限流电抗;根据电容放电等效电路及保护约束条件,计算所述限流电抗的电抗参数值;在直流电缆串入所述电抗参数值的限流电抗;获取直流电缆中串入的限流电抗上的电压值;根据限流电抗电压值,判断直流电缆的故障类型,故障类型包括正极故障、负极故障和极间故障;根据故障类型,计算并定位故障点的位置。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直流汇集网络及其他直流输电、配电网络中的直流电缆的故障保护和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78733.2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抑制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特快速暂态过电压的磁环装置,包括磁环串、铜箔胶带及固定外壳,磁环串由多个开环抗饱和磁环构成,相邻两个开环抗饱和磁环之间通过胶粘剂紧密连接;开环抗饱和磁环上设置有气隙;磁环串的外表面包裹铜箔胶带且磁环串外设置固定外壳。本发明通过在磁环上开设长度适宜的气隙,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饱和特性,且对行波造成更多的能量消耗,减小在GIS中操作隔离开关所引起的VFTO值;铜箔胶带能够有效防止磁力线泄露,增强磁环装置的涡流损耗,降低VFTO对设备的影响,还可以改善磁环串表面的电场分布,避免局部场强过高而引起的局部放电现象。固定外壳能够提高磁环装置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5794.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新型微网拓扑结构,包括:交流母线、第一直流母线、第二直流母线、用电负荷系统、储能系统、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电源、交流储能单元和交流负荷分别与交流母线相连接;第一直流母线和第二直流母线分别与交流母线相连接;第一直流母线连接有居民直流负荷、直流储能单元、重要负荷和敏感负荷;第二直流母线连接有工业直流负荷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微网拓扑结构,采用交直流母线将微电网内用电负荷系统进行分隔,可以降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引起的电能质量降低等影响,以保障微电网内重要负荷及敏感负荷的持续可靠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6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5513.8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储能控制系统,包括:储能控制单元和复合储能单元,其中,所述储能控制单元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并网开关控制模块和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并网开关控制模块和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复合储能单元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接;复合储能单元包括超导磁储能模块和蓄电池储能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利用通讯模块实时检测复合储能单元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功率变化情况,利用复合储能单元降低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当大规模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配电网时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