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频管道消声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7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55267.1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频管道消声装置,属于消声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有直通管、弯管、螺旋管和吸声结构:直通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弯管、螺旋管、吸声结构和筒体共同构成声腔结构,利用声腔结构的共振效应,将声能量转换为空气质点的振动,并经过吸声结构以及空气中的阻尼,将声能转换为热能,进而完成噪声声波的消除,使其能够有效提高低频传递损失,也使得中高频传递损失有所提高,提高了消声装置的消声性能。

    一种压缩机阀片振动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4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3692.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阀片振动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采用阻抗管输出稳定的平面声波,非接触式激励阀片产生振动,传声器测量激励声压,激光测振仪非接触式测量阀片的振动响应,同时传感器移动单元带动激光测振仪,实现测量点的自动定位。信号处理单元控制阻抗管信号输入和传感器移动单元的运动,监测传声器和激光测振仪的数据。本发明针对轻薄弹性压缩机阀片,采用非接触式激励和测量,并准确获取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的大小,保证了振动实验模态特性求解时传递函数的准确性,同时多点的自动化定位,保证了实际测量点和模型离散点的精准对应,进而更加精确的获得压缩机阀片的振动特性。

    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消声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38507.X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消声器,在发动机排气口与消声器的进气管之间串接一级超材料结构段,消声器筒体由隔板分隔形成各级膨胀腔室,进气管与第一膨胀腔室贯通,第二膨胀腔室通过内管与第一膨胀腔室相通,并通过另一内管与二级超材料结构段连通,在二级超材料结构段与出气管之间串联三级超材料结构段。本发明将超材料结构应用于消声器,采用多级消声,有效提高低频传递损失,也使得中高频传递损失有所提高,大大改善了消声器的消声效果。

    一种多段式排气消声器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7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68848.4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式排气消声器,包括用于形成第一膨胀腔室的消声器头段,用于形成第二膨胀腔室的消声器筒体,在消声器筒体中由隔板分隔并由内管相连通的各腔室,以及承接在消声器筒体端部用于形成为赫姆霍兹共振腔的空心圆盘;本发明采用多段式结构消音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排气消声器,在中高频有较高的传递损失,整体有很好的降噪效果,针对发动机具有高效的消声性能,能够降低整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

    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中的多重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1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64558.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中的多重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非对称转子系统的转轴具有非轴对称特性或支承结构具有非各向同性特性,且在过临界转速与1/2临界转速时存在振动过大和不稳定问题;多重动力吸振器由环形底座和多个悬臂梁振子构成,并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转轴上,多重动力吸振器不随非对称转子系统转动而转动;悬臂梁振子沿周向等距安装在环形底座上,其固有频率的平均值与非对称转子系统失稳区频带的中心频率相近;在非对称转子系统运行过程中,悬臂梁振子吸收系统的部分振动能量,通过优选多重动力吸振器的结构参数,大幅提升系统的阻尼水平,降低系统通过临界转速处的共振振幅,抑制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一种基于时域等效源法的滚动轴承故障声学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4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265073.3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域等效源法的滚动轴承故障声学诊断方法,首先利用传声器分别采集健康和故障的样本轴承运行时所辐射出的极近场声压信号,针对样本轴承的声压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获得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训练集进行学习获得分类模型;然后利用传声器阵列在近场采集以待测目标轴承为声源所辐射出的声压信号,使用时域等效源法重建出目标轴承声源源强;最后基于重建的目标轴承声源源强提取特征,得到标签未知的样本后使用分类模型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利用声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采用时域等效源法重建声源源强,能够消除干扰,突出故障特征,提高故障诊断的分类精度。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旋转声源多普勒效应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3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380075.9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旋转声源多普勒效应消除方法,是在旋转声源辐射声场中设置测量面,在测量面上周向均匀设置的N个测点中随机选取H个测点安装传声器,获取含有多普勒效应的声压信号;建立各传声器所在测点坐标在静止柱坐标系和随旋转声源旋转的旋转柱坐标系下的对应关系;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H个传声器所获取的声压信号重构得到静止柱坐标系下的周向模态幅值;根据周向模态幅值和静止柱坐标系与旋转柱坐标系下声压角谱的对应关系获得各传声器所在测点处不含多普勒效应的声压,消除多普勒效应。本发明突破了Shannon‑Nyquist采样定律限制,减少了传声器数量,允许传声器在周向上随机分布,降低了测量成本和传声器安装难度。

    一种基于最小互相关原则的稀疏声学阵列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1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258119.9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互相关原则的稀疏声学阵列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阵列工作频率范围;形成阵列面,获得测量矩阵;形成聚焦面,获得聚焦点;建立测量矩阵与聚焦点之间的传递矩阵;通过传递矩阵计算互相关系数并得到适应度函数;将适应度函数作为遗传算法目标函数并求解,获得最优目标阵列。本发明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感知矩阵原子间相关性的原则设计稀疏平面声学阵列,达到压缩感知理论要求的最小原子间互相关性,实现在减少传声器数量的情况下保证较高的声场重建精度。

    一种宽频低噪声充气轮胎胎面花纹

    公开(公告)号:CN112606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581397.X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低噪声充气轮胎胎面花纹,是在轮胎的接地胎面上设置纵沟和共鸣器;其纵沟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其共鸣器包括单腔共鸣器和双腔共鸣器;且单腔共鸣器和双腔共鸣器一一间隔并联布置在纵沟的一侧;单腔共鸣器是由单腔颈和单腔体构成,双腔共鸣器是由前段共鸣器和后段共鸣器串联组成。本发明采用亥姆霍兹共鸣器串并联组合式花纹,不仅能够在宽频范围内控制轮胎管腔共振噪声,还能有效降低共鸣器旁接纵沟产生的共振噪声。

    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弹性-迟滞低频大位移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81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897880.2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负刚度的弹性‑迟滞低频大位移隔振器,上平台和下平台由各拱形梁弹簧相连接,使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仅沿轴向相对运动;设置在下平台上、并由内外磁环和电磁线圈构成的电磁负刚度弹簧与第二及第三薄片弹簧并联构成实时可调的电磁双稳态机构,将电磁双稳态机构与固连在上平台上的第一薄片弹簧串联配置;在低频大位移振动激励下,电磁双稳态机构在两个平衡点间往复突跳而耗能产生弹性‑迟滞现象,实现高效隔振;由内外磁环提供永磁负刚度,调节电磁线圈中通入电流的大小能够实现电磁负刚度性能的实时调控,以此获得理想的电磁双稳态特性,实现主被动一体化隔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低频大位移隔振、缓冲的工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