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技术制备BaCuSi2O6和BaCu2Si2O7颜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0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566618.X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陈岩 冯守华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热技术制备BaCuSi2O6和BaCu2Si2O7颜料的方法,属于水热化学的技术领域。以氧化铜粉末或铜盐、钡盐、硅酸盐为原料,反应物按摩尔比在碱性溶液中化学计量反应。调节溶液pH值为10.5~13,装入高压反应釜使填充度达到40%~90%,密封后在230~300℃温度下反应5~72小时;冷却过滤得到产物。本发明通过反应物配比、pH值调节产物形貌和尺寸,具有反应完全、高效合成、绿色环保、高产率、低能耗的特点,水热反应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产品为纳米晶片自组装而成的多级结构微米球,纯度高,并有近红外发光性质,能用于催化,药品负载,光电器件等领域。

    一种利用水热技术由乙醇制备正丁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59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74544.8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水热技术由乙醇制备正丁醇的方法属于水热化学技术领域。乙醇和水在碳酸氢钠和金属钴粉共同催化作用下,发生水热反应,在140~300℃下反应1~30天可制得正丁醇。本发明为乙醇合成正丁醇提供了一条新的温和的反应路线,用简单的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即可合成正丁醇;所用催化剂为金属钴粉和碳酸氢钠,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催化剂无需特殊处理简单混合即可,反应后钴粉无变化可重复使用;本发明反应温度低,对设备要求低,只需要密封的反应釜即可,操作容易,且对丁醇的选择性最高可达87%。

    水热技术制备BaCuSi2O6和BaCu2Si2O7颜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0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66618.X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陈岩 冯守华

    Abstract: 本发明的水热技术制备BaCuSi2O6和BaCu2Si2O7颜料的方法,属于水热化学的技术领域。以氧化铜粉末或铜盐、钡盐、硅酸盐为原料,反应物按摩尔比在碱性溶液中化学计量反应。调节溶液pH值为10.5~13,装入高压反应釜使填充度达到40%~90%,密封后在230~300℃温度下反应5~72小时;冷却过滤得到产物。本发明通过反应物配比、pH值调节产物形貌和尺寸,具有反应完全、高效合成、绿色环保、高产率、低能耗的特点,水热反应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产品为纳米晶片自组装而成的多级结构微米球,纯度高,并有近红外发光性质,能用于催化,药品负载,光电器件等领域。

    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多孔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562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33998.2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CO2吸附与分离的新型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交叉领域。本发明以2,5,8-三(3,5-二羧基苯胺)-均草怕津作为配体,与硝酸铜或高氯酸铜在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发生溶剂热反应,经洗涤、烘干后得到一种新型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与均匀的孔径分布,以及优良的CO2选择性吸附能力,在CO2储存及分离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水溶性稀土铽离子掺杂氟化铈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027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48942.3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水溶性稀土铽离子掺杂氟化铈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纳米晶材料及其水热化学方法合成的技术领域。掺杂稀土铽离子的氟化铈荧光纳米晶呈棒状或立方状,有聚乙烯亚胺包覆在纳米晶的表面。制备方法是将六水合硝酸铈、六水合三氯化铽、聚乙烯亚胺和乙二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160~240℃烘箱里反应1~12h后将反应产物冷却,用水和乙醇洗涤再真空干燥。本发明的产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还可以分散到不同的溶剂中,形貌可以调控且粒子稳定性好,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本发明的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工艺重复性好;该纳米晶体在生物标记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高温高压循环搅拌气液相反应釜

    公开(公告)号:CN102764625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90811.0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温高压循环搅拌气液相反应釜属用于气液相化学反应设备的技术领域。结构包括有液体进料口的釜体(1),釜体(1)外的加热冷却及保温装置,真空泵(6)、气体循环管(3)和加气体原料及加压装置;在釜体(1)内装有搅拌器(2);所述的气体循环管(3)配合设置气体循环泵(4);加气体原料及加压装置由加气管和增压泵(5)组成,加气管的一端分别经针阀连接原料气体源和经针阀、增压泵(5)连接加压气体源,另一端通入釜体(1)内。本发明结构简单,集搅拌、循环、加热、加压、抽真空于一体,提高原料利用率及反应效率,缩短反应时间,减少投资,节约成本,减少黏壁和局部过热的危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利用水热技术由二氧化碳制备甲酸和乙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905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030812.2

    申请日:2010-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利用水热技术由二氧化碳制备甲酸和乙酸的方法属于水热化学技术领域。通过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在纳米铁粉表面发生的复杂水热反应,在反应压力0.1~1.6MPa、反应温度80~240℃下搅拌反应5~120小时合成甲酸和乙酸。本发明为不活泼的CO2分子提供了一条新的温和的反应路线。对CO2进行有效回收利用,使地球上的CO2实现良性循环,既能够制得工业原料,又可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具有解决资源利用及环保问题的双重意义。

    一种水溶性稀土铽离子掺杂氟化铈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027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48942.3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水溶性稀土铽离子掺杂氟化铈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纳米晶材料及其水热化学方法合成的技术领域。掺杂稀土铽离子的氟化铈荧光纳米晶呈棒状或立方状,有聚乙烯亚胺包覆在纳米晶的表面。制备方法是将六水合硝酸铈、六水合三氯化铽、聚乙烯亚胺和乙二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160~240℃烘箱里反应1~12h后将反应产物冷却,用水和乙醇洗涤再真空干燥。本发明的产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还可以分散到不同的溶剂中,形貌可以调控且粒子稳定性好,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本发明的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工艺重复性好;该纳米晶体在生物标记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制备ZnO与CdO异质纳米结构氧化物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279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66537.7

    申请日:2009-0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ZnO与CdO异质纳米结构氧化物材料的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稀硫酸与金属锌粉反应制得稀松多孔的海绵状金属锌,然后再在稀松多孔的海绵状金属锌表面均匀沉淀CdCO3或Cd(OH)2,最后在热处理过程中金属锌被氧化得到ZnO,CdCO3或Cd(OH)2则分解为CdO,得到具有ZnO/CdO异质纳米结构氧化物。本发明方法简便,不需模板剂;氧化物粒子的尺寸可由热处理温度或时间控制;产物的光催化活性比传统的共沉淀法制得的ZnO-CdO混合物明显提高。

    应用面探衍射仪检测异质外延膜晶格取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1959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016732.0

    申请日:2005-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应用面探衍射仪检测异质外延膜晶格取向的方法,属于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带有面探测器的X射线衍射仪,实现对大失配度异质外延膜的摇摆角Δω的检测;并给出检测另外一种晶格取向偏差,即旋转角ΔΦ的方法及其在n取向上的旋转角ΔΦn所占有的百分比Rn;用包括Δω、ΔΦ和Rn在内的一组数据来全面完整的表征大失配度异质外延膜的晶体取向。本发明对于所限定的大失配度异质外延膜的检测对象,检测成功率几乎可达100%,而检测时间约为双晶衍射仪完成同样工作的1%,可见应用面探衍射仪检测大失配度异质外延膜具有高效、快速、全面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