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拱架核心混凝土灌注设备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55688.3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拱架核心混凝土灌注设备及工艺,置在每节拱架节点端部的自动锁紧装置和设置于每节拱架中端的灌浆管连接装置,自动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每节拱架一端的锁紧部分和另一端的卡扣部分,拱架节点一侧端部设置有排浆管;灌浆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固定的连通管,接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拱架外侧,连通管贯穿拱架一侧,为拱架内侧与外侧提供连接通道,连接管端口处设置有能够遮挡连接通道的滑动挡板,通过连接管连通灌浆泵与灌浆孔,进行拱架核心混凝土灌注。本发明可有效解决以往约束混凝土拱架灌注不密实的缺点,最大程度上发挥约束混凝土拱架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隧道机械化推广进程。

    多煤层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方法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0087.0

    申请日:2025-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煤层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围岩基本力学参数、煤层厚度与倾角、上覆空区垮落形式和地质结构赋存状态,依据开采技术条件中的煤层厚度与倾角确定自成巷巷道成型工艺,然后综合各类条件建立工作面自成巷区域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分析模型。依据围岩应力分布规律,设计自成巷巷道稳定性控制方案,并确定设计参数中各项内容的现场施工顺序。最后开展该开采方法的现场应用与效果评价,对开采方法进行反馈优化。本发明能够指导多煤层近距离开采条件下的无煤柱自成巷工艺设计及施工,实现无煤柱开采方法的推广应用。

    断层滑移冲击地压物理模拟试验与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0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2515.6

    申请日:2025-03-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冲击地压物理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断层滑移冲击地压物理模拟试验与监测方法,包括:制作模型试件;其中,在模型试件内,按照预设的位置、倾向和走向预埋导电体;对制作后的模型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当加载到需要激活断层时,对导电体通电进行断层激活;获取加载过程中模型试件的电阻率信息、受力信息和热成像信息;根据电阻率信息、受力信息和热成像信息,判断模型试件的变形情况及断层活化程度。通过电激活方式弱化断层附近岩体强度,提高了试验效果和试验效率,根据电阻率信息、受力信息和热成像信息,判断模型试件的变形情况及断层活化程度,保证了监测精度,对地下工程灾害的研究提供了有利保障。

    高强吸能支护体系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12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33037.2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强吸能支护体系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其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所述方案通过将高强吸能锚杆或锚索的拉伸试验受力过程划分为弹性阶段、恒阻阶段、破断阶段和失效阶段,结合高强吸能锚杆或锚索锚固试验与静力拉伸试验获取的本构方程及力学参数,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结构单元模拟锚杆和锚索,杆体即使达到极限延伸率也不会破断,无法精细化模拟锚杆和锚索的力学特性的问题,同时,通过采用实体单元进行高强吸能支柱的数值模型构建,能够有效实现对支柱大变形和吸能的模拟,进而能够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高强吸能支护体系的数值模拟,对高强吸能围岩控制体系的支护设计提供准确的指导。

    基于真三轴前置CO2压后盐度确定闷井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64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3193.1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真三轴前置CO2压后盐度确定闷井时间的方法及装置,属于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无量纲时间,建立现场返排液在无量纲时间下的总盐度变化,绘制现场返排总盐度‑无量纲时间的变化曲线,确定第一闷井时间;根据现场测试绘制CO2浓度‑无量纲时间的变化曲线,确定第二闷井时间;基于现场返排液在无量纲时间下的总盐度变化,得到在无量纲时间下的扩散盐度变化,绘制扩散盐度‑无量纲时间的变化曲线;基于扩散盐度‑无量纲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页岩裂缝发育程度,确定页岩裂缝发育特征,确定第一闷井时间或第二闷井时间为最优闷井时间。本发明通过对曲线的形态及拐点,分析得到精确的闷井时间,提高页岩气的开采量。

    破碎围岩分阶段注浆加固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6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4558.6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破碎围岩分阶段注浆加固装置与方法,分阶段注浆加固装置包括浆液输送管和风压输送管,风压输送管可确保浆液输送至浆液扩散管后充分扩散,防止浆液在浆液扩散管中凝固堵塞,影响注浆加固质量。在浆液扩散管扩散孔处增设高分子可降解材料密封,防止浆液在输送过程中外漏封堵浆液扩散孔。浆液扩散管内有用于实现分阶段注浆的止浆限位器,浆液扩散管外壁有限定止浆限位器位置的卡扣,收缩扩张止浆限位器及外置卡扣,可及时调整止浆限位器,实现精准分阶段注浆,同时减少重复注浆及浆液浪费。止浆限位器下表面装有浆液无线感应装置,及时获取浆液扩散信号,防止浆液在浆液扩散管中积聚堵塞。

    采矿沉陷区域划分方法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59688.0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采矿沉陷区域划分方法包括:获取沉陷区域当前状态的三维地质特征数据,并至少根据三维地质特征数据将沉陷区域初步划分为完整赋存区和空区赋存区;并确认空区赋存区内的活化风险区;建立沉陷区域内采空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用于对空区赋存区内的采空区进行数值试验和三维模型试验;根据三维地质特征数据进行数值试验确定不治理条件下的活化风险区的类型和影响范围;并对活化风险区影响范围内的采空区进行三维模型试验修正活化风险区的影响范围;模拟活化风险区内的采空区充填后,获得治理后的地表移动变形曲线;并根据治理后的地表移动变形曲线,对沉陷区域进行划分,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有利于指导沉陷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