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33564.5
申请日:2016-08-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瑞 , 马振国 , 郑惠萍 , 江涵 , 刘新元 , 史宇欣 , 王亮 , 张伟 , 张晓鹏 , 张建伟 , 穆国行 , 蔡伟伟 , 杨云峰 , 孙海顺 , 郝鑫杰 , 吴攀 , 郭惠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及控制策略,解决了现有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对模型精度要求高且需要全部状态量反馈的问题。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数学物理模型基础上,经过输入-输出线性化计算,推导得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原始输入-输出方程;然后,通过定义扰动项,并设计高增益观测器,估计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中存在的所有不确定性和时变动态;接着,利用估计得到的扰动项,来补偿实际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中的非线性部分,从而得到新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输入-输出方程;最后,设计线性控制率,从而实现自适应的反馈线性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98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62275.2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统互感器的智能站3/2接线母线无功功率校验仪,其间隔测量装置(4)通过合并单元(2)连接传统电流互感器(3)、传统电压互感器(1)的二次回路,从而获取该串支路的传统电流互感器(3)二次侧流入合并单元(2)的电流,及传统电压互感器(1)二次侧接入合并单元(2)的电压,并将数据通过WLAN接口传递给测量总台(5)。最后通过总台显示面板(9),将WLAN接口发来的数据和从变电站的MMS网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这种仪器仅需要1至2人操作,最重要的是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保护小室内设置的母线测控装置的无功功率测量情况进行检查、校验,并保证母线各条支路的测量的同步性能。可应用于基于传统互感器的智能站的校验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19622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62335.0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改锥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多功能改锥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加强型多功能改锥包括:手柄杆(1)、防旋头(3)、改锥头(5)、小滑动套(4)、大滑动套(13)、销轴(9)、防脱卡簧(10)、活动改右锥头(12)和活动改左锥头(17)。本发明一种加强型多功能改锥能实现一字改锥和十字改锥相互切换,且附带的伸缩装置能根据工作需要来调整改锥的工作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42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655203.X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抗水树能力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力电缆绝缘检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抗水树能力进行快速检测和评估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恒温箱内部的有机玻璃缸设置于绝缘底座上方,有机玻璃缸内有NaCl溶液,其上端口盖合有有机玻璃盖,铜电极贯穿有机玻璃盖,铜电极的上端接地,多个电缆样本贯穿有机玻璃缸的缸壁,电缆样本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连接有高压熔断器,高压熔断器均与高频高压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本发明一次可完成多个电缆样本的水树老化试验,解决了入网电缆质量无法把控的技术问题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0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347553.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43/04 , H04L43/0823 , H04W74/0816 , H04B17/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段射频链路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每个链路的节点ID,基于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定各相邻两段射频链路之间的帧间隔;对各帧间隔按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并统计不同帧间隔值的出现次数在帧间隔总数中的占比,基于排序和占比确定帧间隔门限;根据帧间隔门限,将射频链路划分为会话原子;根据会话原子识别射频链路中的异常链路,并输出异常链路对应的节点ID。本申请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基于探测矩阵的链路特征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链路异常检测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27383.9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试验检测仪器仪表实时采录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从实时采集的背景图像中,获取包含类型为非通讯型的电力试验检测仪器仪表的背景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利用训练好的目标检测识别模型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目标图像中非通讯型的电力试验检测仪器仪表的类型;若类型为指针式仪表,基于指针与刻度,提取双通道图像,利用读数计算方法,获取指针式仪表的数据,完成实时采录;若类型为数显式仪表,提取数字文本,利用文字定位识别方法,获取数显式仪表的数据,完成实时采录。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91648.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6V40/12 , G01R31/327 , G01R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本体、指纹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安装在测试仪本体一侧,用于采集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发送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指纹信息,并将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若对比正确,将对比正确信息发送到测试仪本体的测试处理器中,同时记录所述指纹信息所属校验人员信息;所述测试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对比正确信息后解锁。本发明通过指纹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对校验人员的指纹进行识别,并且记录指纹信息所属校验人员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避免了代签等现象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这一流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12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2854.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F16/951 , G06F16/95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隐身安全策略统一管控和快速编排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安全防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网络隐身安全策略的关键词字段;根据关键词字段的字词信息生成字词向量;根据字词向量生成对应的第一关键词匹配结果;确定第一关键词匹配结果是否符合关键词字段的搜索意向;在确定第一关键词匹配结果符合关键词字段的搜索意向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关键词匹配结果从网络隐身安全策略库中获取搜索数据;在确定第一关键词匹配结果不符合关键词字段的搜索意向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搜索的上下文向量;根据上下文向量生成对应的第二关键词匹配结果。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网络隐身安全策略的统一管控能力和编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9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394845.X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及发电机饱和效应的功角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电气参数测量单元、计算单元和电源;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的电压端、电流端、键相端口分别与电气参数测量单元内部的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键相变送器一一对应连接;计算单元包括功角计算模块、功角实测模块、空载特性曲线分析模块和通信端口,通信端口的一端与数据采集转换单元相连,通信端口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功角计算模块、功角实测模块和空载特性曲线分析模块分别与通信端口实现数据交互;电源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转换单元、计算单元和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口相连,用于提供电力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368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88661.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1/16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攻击防御策略的动态响应方法及系统,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动态响应方法包括:构建用于确定响应策略的响应网络;构建用于验证响应策略的验证网络;获取当前的网络攻击防御状态;采用所述响应网络根据所述网络攻击防御状态确定响应策略;将所述响应策略输入所述验证网络中,以确定所述响应策略的有效性。该动态响应方法及系统通过预设两个网络模型,即响应网络和验证网络。其中响应网络用于确定响应策略,而验证网络用于验证确定的响应策略的有效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网络的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的动态响应方法及系统显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