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9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5091.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F18/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means++的深度嵌入聚类光荷场景生成方法,获取历史实际光荷数据并进行缺值填补,对缺值填补后的历史实际光荷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处理;基于kmeans++对检测后的历史实际光荷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并计算聚类指标,使用堆栈编码器对历史实际光荷数据进行降维重构,提取降维得到的空间的数据特征并计算重构损失;使用kmeans++对数据特征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中心以及聚类损失,从而根据重构损失和聚类损失建立损失函数并更新聚类结果;使用均值法计算聚类结果中各聚类场景的聚类中心,即典型光荷场景。因此,将特征提取过程与聚类过程相结合,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聚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956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1911161559.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的主动配电网规划模型的建立方法,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上,将电动汽车的交通流量转换为在交通网络中流动充电需求,基于M/M/s排队模型和交通领域的截流选址模型,建立电动汽车交通网络模型;采用时序法建立分布式电源(包括风电和光伏)和负荷模型,模拟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在不同时序场景下的出力或需求;基于等效负荷思想建立配电网中的储能元件模型;以配电网经济性、可靠性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截获最大交通流量为目标,建立嵌层规划模型,在内层尽可能优化系统运行的前提下,外层充分改善主动配电网的建设成本投入,提升配网规划的整体经济性,改善配电网的电压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1487.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前端连接有柜门的柜体和设置在柜体内部的能效优化设备,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夹紧能效优化设备顶部和底部的内夹紧组件,所述内夹紧组件可沿柜体的深度方向滑动;所述柜体的后端竖设有墙壁固定架,所述墙壁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夹紧柜体顶部和底部的外夹紧组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效优化设备由一对夹紧板夹紧固定,同时利用夹紧板可沿柜体的深度方向移动,在检修时可将能效优化设备从柜体内局部拉出,便于进行检修;同时整个柜体夹紧在墙壁固定架上,再通过墙壁固定架安装到墙壁上,不仅安装牢固,而且装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9016.8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源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和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将综合费用和碳排放最小确定为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并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约束条件;将运行费用最小确定为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的第二目标函数,并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二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对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无功电源的选址定容,并基于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对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电容器的出力、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出力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主动配电网的无功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140132.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时序特性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模型;步骤S2:构建网源双层规划模型,模型上层为规划层,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对线路的改造、分布式电源和补偿电容的选型、选址和定容进行决策;模型下层为运行层,以年运行费用、快速电压稳定性和用户用电习惯满意度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二者的时序模型,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需求响应和补偿电容投切;步骤S3:求解网源双层规划模型,得到主动配电网的最优调度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需求响应和补偿电容投切,优化配电网电压分布,提高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9837.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测算方法。包括:明确待评估区域电网范围并测算分电压等级设备等效负载率最小值。从高到低电压等级次序,依次测算220千伏主变低压侧10千伏母线、110‑千伏主变、35千伏主变、10千伏线路、低压台区的分布式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在分电压等级电网设备测算结果基础上,取各个电压层级设备均满足的原则取最小值作为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的测算方法是开展区域配电网规划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基础,引导光伏有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97891.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专家知识驱动的变压器重过载问题识别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110kV‑35kV变压器及其下级线路基础参数信息及运行信息;步骤S2:根据获取获取的设备信息为基础,计算变压器是否存在重过载;步骤S3:如变压器重过载,则以该变压器为依据对下级馈线负载情况作出判断;如下级馈线存在重过载情况,则负载率逐条改成50%,基于修改后的下级馈线负载率重新计算变压器负载情况;如果变压器负载计算结果为重过载,则判定为变压器容量不足,反之则为该馈线处于重载或过载;步骤S4:根据判断结果及预设边界条件进行判断,获取最优的变压器重过载解决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配电网变压器重过载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8529.2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pula‑DBiLSTM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精确预测方法,包括步骤:采用Copula相关性分析法对多元负荷以及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多元负荷之间具有较大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作为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特征集,剔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构建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DBiLSTM,结合Copula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出的输入特征集,运用优化算法对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训练,通过优化训练后的深度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待预测的多元负荷值。本发明能够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与多元负荷之间的非线性相关性,适应了新形势下IES多元负荷预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5797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05851.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地图的高压线路多回路展示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预设显示参数,所述显示参数包括比例尺、线路间距和线路显示样式的关联关系,所述线路显示样式包括线路类型、线路颜色、线路宽度、线路折角样式和线路端点样式;在电力地图中根据当前地图比例尺获取当前视图范围内的线路及其拓扑信息,所述拓扑信息包括电压等级、线路类型、线路起点、线路终点和线路路径坐标;对所获取的线路的拓扑信息进行比对,获取拓扑信息相同的线路,得到多回路线路;根据当前地图比例尺对应的线路间距和线路显示样式,在电力地图中显示所述多回路线路。本发明可提高对线路的查询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5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77034.4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运行监测与源网荷储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一个电网系统运行监测平台,其结构主要分成数据交互与获取模块以及运行状态监控模块,两者结合起来增强了系统数据的阅读性和可操作性。将平台所监测数据通过模糊理论、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以及一致性算法的复合智能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智能匹配最佳的协同控制策略,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动态调节。平台中数据能够通过可视化输出终端全面而直观的显示,最终计算出复合智能协同控制单元的最优结果,包括负荷曲线、电厂出力、边际成本等信息,具备智能协同控制方案的下载和保存功能。该方法及系统可提高电网调控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系统运行效率,为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行和管理的科学化提供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