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8978.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23/847 , B01J23/10 , B01J23/22 , B01J37/34 , B33Y10/00 , B33Y70/00
Abstract: 一种整体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整体型催化剂表层的活性组分较易发生脱落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整体型催化剂,包括催化部分和支撑部分,所述催化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部分表面,所述催化部分与支撑部分设置有重叠区域。本发明整体型催化剂包括催化部分和支撑部分,通过设计支撑结构,提高整体型催化剂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催化部分与支撑部分的重叠区域来增强催化部分与支撑部分的结合力,避免活性组分剥离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0653.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合型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该系统包括:陆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海上风电场、海上交流母线和直流海缆;陆上换流站包括直流储能装置;直流海缆包括正极直流海缆和负极直流海缆;海上换流站包括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与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串联的第一二极管阀、第二二极管阀;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和第一二极管阀分别与正极直流海缆连接;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和第二二极管阀分别与负极直流海缆连接;第一二极管阀、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第二二极管阀分别与海上交流母线连接;海上交流母线与海上风电场连接。通过本发明,在实现海上风电场的黑启动的同时,还可以为陆上电网提供频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45671.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海上直流送出的电网黑启动系统及电网黑启动方法,系统包括:海上风电场、海上换流阀、直流海缆、储能系统、陆上换流阀以及陆上电网,海上换流阀经过海上汇流母线与海上风电场连接,海上换流阀还经过直流海缆与陆上换流阀连接,陆上换流阀的直流侧通过第一断路器与储能系统并联,陆上换流阀经过陆上变压器与陆上电网连接;当储能系统的电容量配置小于预设配置值时,储能系统用于为海上风电场提供启动电能,并与启动后的海上风电场共同为陆上电网提供黑启动电能。本发明通过储能系统、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支撑陆上电网完成黑启动,最终恢复供电,有效提高了电网故障后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1111.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云南弥勒石洞山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电储能联合系统的一次调频分级分区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风电储能联合系统调频需求设置分级控制策略,并根据分级控制策略进行调频控制,得到一次调频响应有功功率调整量;基于风速分界值将风速划分为高风速分区和低风速分区,并将超速减载控制与变桨距控制以匹配应用于高风速分区和低风速分区;基于储能SOC合理分界值划分储能充放电分区,建立储能充放电分区的分段函数,匹配储能调频系数。本申请能够通过风储联合系统的一级调频分区控制响应、风机的二级调频分区控制响应以及储能的三级调频分区控制响应,满足了系统一次调频过程所需的调频容量,提升了系统调频响应的快速性,维持了风电出力的较高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02630.8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一凡 , 唐博进 , 苟立峰 , 常勇 , 吴启仁 , 周兴达 , 吕鹏远 , 贾娜 , 王金仕 , 郭明珠 , 单晓晖 , 邬锦波 , 杨本均 , 陈美福 , 漆召兵 , 刘淑军 , 周彬 , 李晓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自启动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陆上电网、陆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和海上风电场;陆上电网与陆上换流站连接;陆上换流站与海上换流站连接,海上换流站包括第一二极管阀、海上半桥柔直换流阀、第二二极管阀、柴油发电机—变流器组和海上交流母线;第一二极管阀、海上半桥柔直换流阀、第二二极管阀在直流侧串联;第一二极管阀、海上半桥柔直换流阀、第二二极管阀、柴油发电机—变流器组分别与海上交流母线连接;海上交流母线与海上风电场连接。通过本发明,降低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建设成本,同时采用柴油发电机—变流器组实现海上换流站和海上风电场的自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1002633.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一凡 , 唐博进 , 苟立峰 , 常勇 , 吴启仁 , 周兴达 , 吕鹏远 , 贾娜 , 单晓晖 , 邬锦波 , 杨本均 , 陈美福 , 漆召兵 , 李晓彤 , 刘淑军 , 郭明珠 , 王金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直流旁路开关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控制陆上换流站对海上换流站中的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进行充电,以使海上辅助柔直换流阀启动海上风电场;控制海上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直至通过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的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值时,断开第一旁路开关和第二旁路开关;导通海上换流站中的第一二极管阀和第二二极管阀,完成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启动。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含直流旁路开关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启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1871.5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岸上交叉开关的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岸上交叉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与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交叉连接后,与海缆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与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之间开关状态互锁,以实现直流侧电压的正负极转换;电网经三绕组变压器中的变压器低压绕组和第五开关与岸上换流阀连接,经三绕组变压器中的变压器高压绕组和第六开关与岸上换流阀连接;岸上换流阀采用半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岸上换流阀的直流侧经岸上交叉开关和海缆与海上换流阀的直流侧连接;海上换流阀的交流侧与海上风电场连接。该系统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2354.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重合闸端实时电压值和重合闸端实时电流值,基于所述重合闸端实时电压值和所述重合闸端实时电流值确定线路沿线各点的等效电阻值;对所述线路沿线各点的等效电阻值进行频谱分析,生成线路沿线各点的频谱;基于所述线路沿线各点的频谱分别计算线路沿线各点的重心频率;将所述线路沿线各点的重心频率进行排序,选取最小的重心频率对应的线路位置确定故障距离。该方法实现了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提高了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10103.6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50/51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储能模块,各储能模块中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储能支路和第一可控开关;各储能支路中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和第二可控开关;各电池模组中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电芯;处理组件,与各第一可控开关以及各第二可控开关连接,处理组件用于根据各个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各第一可控开关以及各第二可控开关的动作,以使储能系统保持正常工作。上述储能系统,根据各个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各个电池模组以及各个储能模块是否接入储能系统,从而可以保证储能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减少了储能系统受单个电池模组的影响。扩大了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88560.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构网型储能的新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保护装置和拓扑电路,控制保护装置和拓扑电路连接;其中,拓扑电路包括构网型储能装置、新能源发电基地、送端换流阀、受端换流阀和受端电网;构网型储能装置与新能源发电基地并联连接,并通过第一变压器与送端换流阀连接;新能源发电基地通过第一变压器与送端换流阀连接;送端换流阀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与受端换流阀连接;受端换流阀通过第二变压器与受端电网连接。该系统采用构网型储能装置为无常规电源支撑的新能源发电基地提供了并网电压支撑,并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构网型储能装置之间的交互实现了功率传输,降低了成本,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