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sub>2</sub>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69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62368.3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2系统,包括内置电化学系统的吸收塔和内置电化学系统的解吸塔,吸收塔和解吸塔均连接换热器;重点是在吸收塔和解吸塔中添加电极以形成内置的电化学系统,从而促进吸收和解吸过程,降低能耗。该电化学系统可高效利用传统胺法无法利用的反应热,并且可大幅度降低解吸温度,从而实现小温差循环捕集CO2。本发明提出的热‑电共驱的胺法捕集CO2过程可高效低能耗捕集CO2,对于电厂等工业高效低成本减排CO2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高温高压氢环境下的拉伸应力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601811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66188.5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8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氢环境下的拉伸应力试验机,包括安全室、拉伸机、高温高压釜系统和供排气系统;安全室包括开设有进气口、排气口的密闭的安全隔离室,二氧化碳气瓶组与安全隔离室的进气口相连接;高温高压釜系统设置于安全隔离室内,其包括置于加热炉内的高温高压釜,高温高压釜上开设有拉伸杆进口、氮气进气口、氢气进气口和排气口;供排气系统包括氮气进气管路、氢气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和安全管路。本发明通过设置安全隔离室、阻火器以及采用高温热启停试验流程,防止高温氢气泄漏与空气接触,并避免釜体材料在220℃以下常低温区间发生严重氢脆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测试准确、试验安全、操作方便、设备服役寿命长的目的。

    一种喷雾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喷射塔及喷射吸收测试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032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48133.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喷射塔及喷射吸收测试系统和方法,包括新型喷射塔实现的醇胺溶液高效喷雾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工艺系统。喷射塔内醇胺溶液通过雾化喷嘴喷入喷射塔,与底部进入的烟气接触反应,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吸收过程。该的喷射塔设置由多个喷嘴连接,主要分为储液段、稳定段和扩压段。该喷射塔避免了传统填料塔由于填料存在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优化了气液传质效果,并扩大液气比操作范围,减少了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本发明实现高效的醇胺溶液喷雾捕集二氧化碳过程,具有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传质效果好、脱除率高等特点。

    一种采用功量交换的甲醇洗净化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6457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24780.9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一种采用功量交换的甲醇洗净化系统及工艺,粗合成气在吸收塔中除杂后送往下一工段,所得富液向甲醇溶液转移功量后进入分离器;分离器的液相释放功量后进入解吸塔;解吸产生的CO2复热后外送,液相送往提浓塔;提浓所得气体放空,液相回收功量后送往甲醇再生塔;再生塔的塔顶气相送往硫回收,甲醇溶液回收功量后送往吸收塔或甲醇-水分离塔;甲醇-水分离塔的塔顶气相流股返回再生塔,液相送往污水处理,吸收塔富液通过正位移方式与甲醇溶液进行功量交换,分离器液相的一个流股通过透平式和正位移式组合方式对外输出功量,其余两个流股所含压能通过透平式以电能的方式对外输出,本发明能量回收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平稳。

    一种二氧化碳两步再生的烟道气脱碳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0466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015972.9

    申请日:201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Y02C10/06 Y02P20/129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两步再生的烟道气脱碳系统及其方法,包括醇胺和甲醇混合溶液吸收系统、由再生前甲醇脱除和醇胺碳酸盐再生构成的两步再生二氧化碳系统耦合而成。再生前甲醇脱除利用烟道气余热提供热源脱除吸收后富液中甲醇,再生过程仅对醇胺碳酸盐,避免了显热和蒸发热的能量消耗,减少了热再生过程的蒸汽消耗量。两再生塔通过两套阀设备交替实现甲醇脱除和醇胺碳酸盐再生,保证了捕集系统的连续运行。本发明同时利用了烟道气余热和甲醇蒸汽冷凝热、降低了再生二氧化碳温度,高效实现了电厂烟道气脱碳,具有清洁、高效、节能、脱碳率高等特点。

    一种煤和天然气制取烯烃和氨的热电联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14334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78688.0

    申请日:2013-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和天然气制取烯烃和氨的热电联产方法及装置,包括:(1)将煤与水蒸气、空气分离得到的氧气进行气化反应得到水煤气,净化得到煤制合成气;将天然气与二氧化碳进行重整反应,得到天然气制合成气;(2)将步骤(1)的煤制合成气或将其和天然气制合成气合成甲醇;(3)将步骤(2)中未反应气体分三份,第一份用于步骤(2)合成甲醇,第二份作为燃料给天然气重整反应提供热量,第三份用于燃气轮机发电和供热;(4)将步骤(2)的甲醇分两份,一份制备烯烃且产生水;另一份与产生的水进行重整反应,制备氢气和二氧化碳,分离氢气和二氧化碳,将得到的氢气与空气分离得到的氮气合成氨,分离得到的二氧化碳用于天然气重整反应。

    一种采用功量交换的甲醇洗净化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6457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4780.9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一种采用功量交换的甲醇洗净化系统及工艺,粗合成气在吸收塔中除杂后送往下一工段,所得富液向甲醇溶液转移功量后进入分离器;分离器的液相释放功量后进入解吸塔;解吸产生的CO2复热后外送,液相送往提浓塔;提浓所得气体放空,液相回收功量后送往甲醇再生塔;再生塔的塔顶气相送往硫回收,甲醇溶液回收功量后送往吸收塔或甲醇-水分离塔;甲醇-水分离塔的塔顶气相流股返回再生塔,液相送往污水处理,吸收塔富液通过正位移方式与甲醇溶液进行功量交换,分离器液相的一个流股通过透平式和正位移式组合方式对外输出功量,其余两个流股所含压能通过透平式以电能的方式对外输出,本发明能量回收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平稳。

    一种微通道式化学热泵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4331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18259.9

    申请日:2007-07-13

    Abstract: 一种微通道式化学热泵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外壁上端设有换热流体出口,反应器包括内筒与外筒,内外筒之间形成容纳换热流体的夹层。壳体底部设有滤网、砝兰盘。壳体内填充氢化物粉体,反应床内设置全封闭式环形微通道,微通道内灌注高效换热流体。气体经滤网进入反应器内,与氢化物粉体进行反应,反应热经微通道内流体循环带至反应器内筒壁处,经换热流体带走。达到快速、高效换热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设备结构紧凑、反应物装填量大、传热效率高、操作弹性大、调控方便等特点。

    阴极半封闭循环与阳极封闭的移动便携式氢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9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071.8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阴极半封闭循环与阳极封闭的移动便携式氢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风冷式氢燃料电池、冷凝器、混合腔、微型水箱、液滴拦截装置、固态氢化物水解反应器以及控制系统;风冷式氢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经冷凝器与液滴拦截装置相连,液滴拦截装置的气路出口与混合腔相连通,混合腔与风冷式氢燃料电池相连通;液滴拦截装置的水路出口经微型水箱、固态氢化物水解反应器与风冷式氢燃料电池相连通;混合腔上开设新风入口;冷凝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中阴极半封闭循环回路的设计,冷凝回收了氢燃料电池氢氧反应生成的水,有效降低了系统所需携带的储备水量,改善了电池内部环境湿度,提高了电池电化学性能,满足移动便携式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高标准要求。

    一种单原子流体驱动二氧化碳甲烷化转化系统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8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29749.6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原子流体驱动二氧化碳甲烷化转化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吸收装置和解吸转化装置,吸收装置的液体出口经第一泵与换热器的第一入口相连通,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解析转化装置的入口相连通,解析转化装置的液体出口经第二泵与换热器的第二入口相连通,换热器的第二出口经冷却器与吸收装置的液体入口相连通。本发明中采用单原子流体作为溶剂,不仅可以产生电荷,能够有效解决解吸CO2受限于热力解吸导致的能量消耗大的问题,还可以耦合热力和电荷作用极大突破传统热力解吸面临的反应温度导致的高耗能瓶颈,大幅降低反应能垒和反应热。在解吸过程溶剂中的分子与CO2结合的电荷作用可以促进实现CO2的高效甲烷化转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