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3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15734.2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08 , E02D15/1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准确控制水上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及淤泥处置装置,一种准确控制水上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通过运输与定位、确定工艺参数、试抛与参数调整、连续抛填作业、泥面变化监测、处理淤泥隆起、动态调整石料提升高度和持续抛石挤淤等步骤。一种在所述施工方法中使用的淤泥处置装置,包括水管、支撑结构、驱动电机、可旋转叶片和高压喷嘴;所述装置可以展开伸到淤泥包处,通过搅拌和水冲的方法将淤泥包打散,能够精准处理隆起的淤泥包。本发明通过所述施工方法及淤泥处置装置,能够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精确控制水上抛石挤淤的深度,保证工程质量,减低风险,控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2830.5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10/42 , H02J7/00 , H01M50/211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 H01M50/2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定电压输出的锂硫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锂硫电池组,每个锂硫电池组分别与DC/DC变换器连接稳压后再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成,所述锂硫电池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至少一个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每个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均与DC/DC变换器连接稳压,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通过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组成所述锂硫电池组。本发明锂硫电池系统中锂硫电池组的组装方法简单,减轻模组重量,能根据实际用途场景对锂硫电池组或锂硫电池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可针对第三方设备的需求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动态调节,有效地提高了锂硫电池产品的推广应用,有效推动锂硫电池商业化应用,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53199.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 , G06F18/2135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N20/2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水生物完整性指数建模方法,涉及水生态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候选指标;确定参照点选择标准选择参照点;计算及筛选候选生物指数值;获取PCA候选指标;计算P‑IBI参数;进行随机森林建模,并根据输出结果反复重新建模,保留模型解释率最大的指标组合,得到对单一指标或者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产生综合影响的多个指标。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其他要素对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复杂影响,可以更好的揭示对生物完整性指数影响更大的指标,为水生物保护的识别提供科学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59678.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二次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及锂硫电池,该复合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位于正极集流体上碳硫复合材料层及位于碳硫复合材料层上的复合阻挡层,所述复合阻挡层由靠近碳硫复合材料层TiO2‑石墨烯层及位于TiO2‑石墨烯层上的SiO2‑碳纳米管层组成,所述TiO2‑石墨烯层厚度小于所述SiO2‑碳纳米管层厚度。特定复合阻挡层的设置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有效防止硫正极材料的流失,确保更多的活性硫参与电化学反应,防止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减少界面阻抗的增加,又不会过度增加电极的厚度,影响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或导致非活性组分的增加,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1601.1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二次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的正极活性层包括活性硫‑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所述活性硫为表面负载铈单原子的升华硫颗粒。本发明中的铈单原子催化剂能够与多硫化物形成强的化学键合,配合石墨烯的物理屏障能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穿梭;铈对长链多硫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降低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垒,提高硫的利用率,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充放电效率;可以增强硫的导电性,促进电子在整个电极中的快速传输,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铈单原子能够在硫表面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限制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18084.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杭州东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省中小建筑企业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基坑降水的深井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排水施工领域。所述结构包括管井结构、加固结构、防水结构、基底结构、上部封闭结构、外部封闭结构、内部填充结构;所述管井结构包括PVC管和粗砂环,粗砂环位于PVC管外围;基底结构位于粗砂环上方;防水结构铺设于所述基地结构上方;上部封闭结构设置于PVC管上方;外部封闭结构设置于基底结构上方,位于管井结构外部;PVC管外围还套有加固结构;内部填充结构在PVC管内部。所述方法包括:铺设基底结构,在PVC管外套上加固结构,铺设防水结构;设置外部封闭结构;截断PVC管,大容量抽水,封闭井口;设置上部封闭结构。本发明与基坑底板强度相匹配,保障了施工安全,达到基坑降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71329.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连云港虹洋港口储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走道板和挡浪墙的桶式基础防波堤及其安装方法,属于防波提建设技术领域。所述桶式基础防波堤包括:桶体、沉箱、走道板、挡浪墙、消浪孔、预留钢筋、钢结构支撑梁;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在水底,上端与沉箱连接;所述沉箱的顶端设置走道板和挡浪墙;所述沉箱侧边开设消浪孔;所述走道板底部设置钢结构支撑梁;所述挡浪墙边缘处设置预留钢筋。本发明采用预制的桶体和沉箱,进行高程复核后,确定现浇段高度,再进行走道板及上部挡浪墙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将沉箱预留钢筋与走道板及挡浪墙预留钢筋焊接,浇筑节点后形成整体,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833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587960.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陈尧
Inventor: 陈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舌分动折叠调节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一对阀瓣、带动阀瓣折叠开合的至少一组动力组件;所述阀体为腔体结构,中间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阀瓣位于进口端设置有斜向布置的颗粒筛分网;本发明采用双舌型阀瓣结构,通过两组动力组件分别控制两个阀瓣的折叠开合,能够实现阀体内单流道或双流道的单独的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控制阀体内的过流介质流量;通过在靠近进料口的阀瓣外侧设置斜向布置的颗粒筛分网,可控制经过阀瓣的过流介质颗粒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333.5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C09D179/08 , C08G73/10 , C09D5/25 , C09D7/61 , H01B7/02 , H01B13/00 , H01B13/06 , H01B13/16 , H01B3/02 , H01B3/30 , H01B7/18 , H01B7/29 , H01B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线和设置在导线上的聚酰亚胺漆层,所述聚酰亚胺绝缘漆层由包含BeO颗粒、AlN粉体的聚酰胺酸溶液加热固化而成。本发明使用特定比例的BeO与AlN作为无机添加物,显著提高漆包线的热导率,提升漆包线的散热性能,防止因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BeO的高击穿电压和AlN的良好电绝缘性相结合,确保漆包线在高电压环境下具有稳定的电绝缘性能;AlN与BeO的热膨胀系数与聚酰亚胺接近,两者共同使用减少了温度变化时的应力集中,避免涂层开裂或剥落;BeO和AlN的高耐热性使得漆包线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热降解,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获得的漆包线在热导率、电绝缘性、机械性能、耐热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3870.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地电磁反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隐式神经元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测数据和待反演模型;对待反演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网格坐标参数,确定接收器坐标参数;将网格坐标参数输入至隐式神经元网络,得到中间电导率模型;将中间电导率模型、网格坐标参数、接收器坐标参数、实测数据的频率或周期输入至正演算法,得到理论数据;计算总损失项;根据总损失项训练隐式神经元网络,得到最优隐式神经元网络;将网格坐标参数输入至最优隐式神经元网络中,得到地下介质的电导率模型。本发明对初始模型依赖小,通过深度学习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揭示更准确的异常体边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