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恒定电压输出的锂硫电池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18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22830.5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定电压输出的锂硫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锂硫电池组,每个锂硫电池组分别与DC/DC变换器连接稳压后再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成,所述锂硫电池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至少一个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每个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均与DC/DC变换器连接稳压,锂硫电池软包电芯单体通过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组成所述锂硫电池组。本发明锂硫电池系统中锂硫电池组的组装方法简单,减轻模组重量,能根据实际用途场景对锂硫电池组或锂硫电池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可针对第三方设备的需求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动态调节,有效地提高了锂硫电池产品的推广应用,有效推动锂硫电池商业化应用,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替代。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及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495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59678.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二次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及锂硫电池,该复合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位于正极集流体上碳硫复合材料层及位于碳硫复合材料层上的复合阻挡层,所述复合阻挡层由靠近碳硫复合材料层TiO2‑石墨烯层及位于TiO2‑石墨烯层上的SiO2‑碳纳米管层组成,所述TiO2‑石墨烯层厚度小于所述SiO2‑碳纳米管层厚度。特定复合阻挡层的设置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有效防止硫正极材料的流失,确保更多的活性硫参与电化学反应,防止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减少界面阻抗的增加,又不会过度增加电极的厚度,影响锂离子的传输效率或导致非活性组分的增加,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保持率。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1601.1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二次电池领域,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的正极活性层包括活性硫‑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剂和聚偏氟乙烯;所述活性硫为表面负载铈单原子的升华硫颗粒。本发明中的铈单原子催化剂能够与多硫化物形成强的化学键合,配合石墨烯的物理屏障能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穿梭;铈对长链多硫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降低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垒,提高硫的利用率,减少活性物质的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库仑效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充放电效率;可以增强硫的导电性,促进电子在整个电极中的快速传输,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同时铈单原子能够在硫表面形成稳定的配位结构,限制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双舌分动折叠调节阀

    公开(公告)号:CN1138338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587960.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陈尧

    Inventor: 陈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舌分动折叠调节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一对阀瓣、带动阀瓣折叠开合的至少一组动力组件;所述阀体为腔体结构,中间设置有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阀瓣位于进口端设置有斜向布置的颗粒筛分网;本发明采用双舌型阀瓣结构,通过两组动力组件分别控制两个阀瓣的折叠开合,能够实现阀体内单流道或双流道的单独的打开和关闭,进而实现控制阀体内的过流介质流量;通过在靠近进料口的阀瓣外侧设置斜向布置的颗粒筛分网,可控制经过阀瓣的过流介质颗粒粒径。

    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0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333.5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漆包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线和设置在导线上的聚酰亚胺漆层,所述聚酰亚胺绝缘漆层由包含BeO颗粒、AlN粉体的聚酰胺酸溶液加热固化而成。本发明使用特定比例的BeO与AlN作为无机添加物,显著提高漆包线的热导率,提升漆包线的散热性能,防止因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BeO的高击穿电压和AlN的良好电绝缘性相结合,确保漆包线在高电压环境下具有稳定的电绝缘性能;AlN与BeO的热膨胀系数与聚酰亚胺接近,两者共同使用减少了温度变化时的应力集中,避免涂层开裂或剥落;BeO和AlN的高耐热性使得漆包线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避免热降解,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获得的漆包线在热导率、电绝缘性、机械性能、耐热性等方面优势明显。

    一种基于隐式神经元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3870.1

    申请日:2024-11-04

    Inventor: 刘颖 李昊洋 孙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地电磁反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隐式神经元网络的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测数据和待反演模型;对待反演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得到网格坐标参数,确定接收器坐标参数;将网格坐标参数输入至隐式神经元网络,得到中间电导率模型;将中间电导率模型、网格坐标参数、接收器坐标参数、实测数据的频率或周期输入至正演算法,得到理论数据;计算总损失项;根据总损失项训练隐式神经元网络,得到最优隐式神经元网络;将网格坐标参数输入至最优隐式神经元网络中,得到地下介质的电导率模型。本发明对初始模型依赖小,通过深度学习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揭示更准确的异常体边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