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978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451470.9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7/12 , E02D29/045 , E02D3/046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预拌流态固化土的管廊沟槽回填施工装置及方法,属于基槽回填施工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回填装置、方法无法满足小型管廊和大型沟槽这种中间为管道或结构体,两边为狭窄肥槽的沟槽回填问题。包括移动车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两侧的两组回填施工单元,所述回填施工单元包括固化土回填组件、抹平轻夯组件和覆膜组件,固化土回填组件包括流态固化土输送管路;抹平轻夯组件包括抹平板,以及驱动抹平板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第二驱动机构;覆膜组件包括薄膜卷。本申请通过在移动车架两侧设置两组回填施工单元,实现了管廊两侧沟槽的回填,同时通过调节两组回填施工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管廊两侧沟槽的回填。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242854.X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钢渣、活性氧化镁、再生微粉、硬脂酸、硼砂、碳酸酐酶菌、枯草芽孢杆菌、可溶性钙盐。其制备方法为将钢渣、活性氧化镁、再生微粉、硬脂酸、硼砂等通过干法辊压挤压造粒制成多孔材料,并将碳酸酐酶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负载到多孔材料中。将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掺入淤泥中,并通入CO2,通过无机固废的碳化作用和微生物矿化作用,使淤泥快速固化,同时微生物可有效分解淤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淤泥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利用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2854.X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钢渣、活性氧化镁、再生微粉、硬脂酸、硼砂、碳酸酐酶菌、枯草芽孢杆菌、可溶性钙盐。其制备方法为将钢渣、活性氧化镁、再生微粉、硬脂酸、硼砂等通过干法辊压挤压造粒制成多孔材料,并将碳酸酐酶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负载到多孔材料中。将无机固废‑微生物复合固化剂掺入淤泥中,并通入CO2,通过无机固废的碳化作用和微生物矿化作用,使淤泥快速固化,同时微生物可有效分解淤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淤泥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利用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532436.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再生多孔材料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酸酐酶菌包被在微胶囊内,并将其负载到多孔材料中,之后又使用了正硅酸乙酯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层进行保护,避免其与混凝土中的高pH环境接触造成细菌失活,同时为了避免水泥水化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水化热造成热量累积,温度过高造成细菌失活,本发明还对原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使用低水化热的低热硅酸盐水泥与缓凝剂,保证混凝土温度不会对碳酸酐酶菌的活性造成影响。本发明制备的自修复混凝土自修复表现优异,且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原料,节能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4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330160.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混凝土骨料性能的方法,步骤为:(1)将复合微生物菌粉、再生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搅拌锅中,持续搅拌均匀;(2)将步骤(1)中的获得再生骨料和另一微生物菌粉置于真空装置中,在负压环境下将微生物菌粉填充在再生骨料的裂缝处;(3)向步骤(2)中获得的再生骨料表面喷淋钙源溶液,保持再生骨料表面湿润,喷淋时间间隔5‑6小时一次,重复3‑5次。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降解多糖为小分子物质,并将其转化为酸性物质,剥离再生骨料表面的砂浆层,降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解决了该物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强度的影响;同时,耦合再生骨料裂缝缺陷处的微生物矿化,改善再生骨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30160.7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混凝土骨料性能的方法,步骤为:(1)将复合微生物菌粉、再生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搅拌锅中,持续搅拌均匀;(2)将步骤(1)中的获得再生骨料和另一微生物菌粉置于真空装置中,在负压环境下将微生物菌粉填充在再生骨料的裂缝处;(3)向步骤(2)中获得的再生骨料表面喷淋钙源溶液,保持再生骨料表面湿润,喷淋时间间隔5‑6小时一次,重复3‑5次。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降解多糖为小分子物质,并将其转化为酸性物质,剥离再生骨料表面的砂浆层,降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解决了该物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强度的影响;同时,耦合再生骨料裂缝缺陷处的微生物矿化,改善再生骨料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7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32436.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再生多孔材料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酸酐酶菌包被在微胶囊内,并将其负载到多孔材料中,之后又使用了正硅酸乙酯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层进行保护,避免其与混凝土中的高pH环境接触造成细菌失活,同时为了避免水泥水化过程中生成的大量水化热造成热量累积,温度过高造成细菌失活,本发明还对原材料的组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使用低水化热的低热硅酸盐水泥与缓凝剂,保证混凝土温度不会对碳酸酐酶菌的活性造成影响。本发明制备的自修复混凝土自修复表现优异,且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原料,节能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2513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70292.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IPC: F21V21/104 , F21V2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吊灯悬挂支架,包括工型架和吊灯,所述工型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工型架两端均与墙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工型架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吊灯包括灯体和灯架,所述灯架呈C型,所述灯架的C型开口朝下,所述灯架底端与灯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悬挂灯架采用吊挂在工型架上的安装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悬挂灯架与工型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吊灯松懈的几率,从而保证吊灯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051552.1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固体废弃物和生物酶的土壤固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土壤固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再生骨料22‑35份、钢渣20‑30份、高钙粉煤灰16‑24份、生物酶5‑15份、无机吸附剂10‑18份、有机吸附剂8‑20份、工业废石膏25‑35份、激活剂20‑30份、柠檬酸钠1‑3份、熟石灰0.02‑0.2份。本发明采用再生骨料、钢渣、工业废石膏和高钙粉煤灰材料作为土壤固化材料的主体材料,降低固化材料的成本,同时,掺加生物酶用以实现土壤的高效固化,掺加无机吸附材料可有效吸附复合型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酸等,掺加有机吸附剂可有效吸附复合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质。本发明通过优化配比制备的固化材料,可显著提高(污染)土壤的工程性能,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9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312371.X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泵站式智能基坑排水系统,属于智能排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一体化泵站,所述一体化泵站放置在基坑底部的集水井中,所述一体化泵站包括框架组件、吸水室、工作室、主泵、副泵和管道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吸水室和工作室,所述工作室内部放置有主泵和副泵,所述管道组件分别将主泵和副泵与排水管路连接,本发明的一体化泵站式智能基坑排水系统具有自动感应、自行分析和自主控制的能力,实现无人化管理,本发明依次设置了相应水位,避免了水泵的重复启停,提高了能耗效率,保证水泵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阻隔下部硬质异物和隔挡上部漂浮物的方法,保证一体化泵站进水顺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