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坑的防尘天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0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704797.8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的防尘天幕系统,包括基坑支护装置、天幕装置、环境检测装置和总控中心;基坑支护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平台的支护机构和承载机构;第一平台低于地面设置;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冠梁组件和第二冠梁组件;天幕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天幕机构和第二天幕机构;第一天幕机构包括第一防尘网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第二天幕机构包括第二防尘网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总控中心基于环境检测装置获取的空气异常信息,控制第一天幕机构、第二天幕机构相对伸展对接,形成遮蔽幕网;或者基于云端获取的异常天气信息,控制第一天幕机构、第二天幕机构相背运动收拢;本申请可实现双向开合控制,覆盖速率快,遮蔽扬尘效果好。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悬吊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576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95428.X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悬吊平台,包括吊篮本体,所述吊篮本体靠近建筑平台的一侧开设有入口,所述吊篮本体于其入口位置处铰接设置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与吊篮本体相适配且启闭门向下翻转,所述启闭门的自由端与吊篮本体顶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启闭门关闭时固定的的固定机构;所述吊篮本体内设置有运货小车,所述运货小车与吊篮本体的入口相适配,所述运货小车下端设置有若干个万向轮,所述运货小车与吊篮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运货小车在吊篮本体内保持稳定的稳固机构。其便于能够方便对货物进行搬运、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效果。

    条形风口、消声静压箱与格栅灯组合的吊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115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19857.1

    申请日:201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形风口、消声静压箱与格栅灯组合的吊顶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内侧龙骨和静压箱围合成预留设备带,所述条形灯具安装在预留设备带内,所述出风口暗藏于内侧龙骨和外侧龙骨形成的空间,实现条形风口和条形灯具组合安装方法,保证了吊顶效果的统一协调性,通过在静压箱的内壁四周粘有吸音棉形成消声静压箱的出风口支管与出风口通过软接头连接,既解决了末端设备精确定位安装的施工难题,又保证了吊顶的整体装饰效果,满足规范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高级现代化写字楼、办公楼宇的吊顶装饰。

    一种脚手架卸荷钢丝绳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61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14292.1

    申请日:201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卸荷钢丝绳设置方法,在脚手架整体或局部转角设置卸荷钢丝绳,其中,在悬挑脚手架底部及架体中间层或落地架体层周圈设置钢丝绳对脚手架进行卸荷,卸荷钢丝绳利用结构连梁穿梁螺栓孔或在卸荷钢丝绳所在相应位置顶板或墙体预留穿孔与结构主体进行固定连接,墙体或楼板上预留φ28-φ40的洞,脚手架卸荷钢丝绳由洞内穿过,并用φ48钢管在内侧别住,当卸荷钢丝绳受力时,将钢管拉向结构面层,因此将φ48钢管紧固与结构面上,不会出现钢管滑扭情况。与传统的在墙体或楼板上预埋钢筋锚环的卸荷形式相比安全度高且简单易操作。

    条形风口、消声静压箱与格栅灯组合的吊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115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19857.1

    申请日:201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形风口、消声静压箱与格栅灯组合的吊顶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内侧龙骨和静压箱围合成预留设备带,所述条形灯具安装在预留设备带内,所述出风口暗藏于内侧龙骨和外侧龙骨形成的空间,实现条形风口和条形灯具组合安装方法,保证了吊顶效果的统一协调性,通过在静压箱的内壁四周粘有吸音棉形成消声静压箱的出风口支管与出风口通过软接头连接,既解决了末端设备精确定位安装的施工难题,又保证了吊顶的整体装饰效果,满足规范要求。可广泛应用于高级现代化写字楼、办公楼宇的吊顶装饰。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中的型钢三脚架以及脚手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34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14291.7

    申请日:201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挑式脚手架中的型钢三脚架,包括横梁、竖撑和斜撑,横梁、竖撑和斜撑构成三角形状结构,横梁与斜撑之间,设置有小竖撑,竖撑与斜撑之间设置有小横撑,竖撑上留有高强螺栓预留孔,锚件通过预留孔将竖撑与结构柱或墙体连接,实现型钢三脚架的安装,其中横梁、竖撑均为14#工字钢,小竖撑和小横撑为10#工字钢,横梁设置加劲肋板,横梁下设置限位钢筋头。对于局部核心筒部位(如电梯间位置、悬挑钢梁错层处)无楼板,无法正常安装型普通悬挑脚手架钢梁,使用型钢三脚架固定于主体结构上,悬挑脚手架受力由三脚架通过锚固螺栓传到结构墙体上,受力明确,传力简单,并可周转使用,实现了施工安全性、可操作性、满足工期要求、提高效率。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649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272810.8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一种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其施工步骤如下:拆除楼外障碍物;第一次脚手架搭设;拆除墙面的凸出物;测量放线;墙面的清理;植筋;拆除第一次脚手架;土方开挖;螺旋钢桩施工;锚杆施工;桩承台施工;基础与首层预埋件的测量放线;基础与首层预埋件的埋设;首层贴墙板的安装;首层分户板安装;首层阳台板安装;首层外挂板安装;土方回填;第二次脚手架搭设;下一层构件的安装;现浇混凝土逐层浇筑养护;各层贴墙板与原砌体结构墙面间缝隙的灌缝施工;屋面施工;第二次脚手架拆除,完成加固。本发明解决了老旧砌体住宅抗震性能较差,建筑外饰和内部构件被损坏,居住舒适性较差,能源消耗量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