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过滤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597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69658.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微生物限度过滤器,它包括过滤头,在过滤头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的放气开关设在过滤头的侧面方向,放气阀另一端与抽气通道相通。在过滤头外设有取杯器,取杯器与过滤头之间设有旋转上行结构,放气阀的放气开关通过与取杯器内壁的触离而开合。过滤头下设有支座,过滤头与支座之间设有卡槽式脱卸定位结构,支座底部设有与抽气通道相通的抽气嘴。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微生物限度过滤器,过滤头可以从支座上方便取下进行清理及灭菌,避免了过滤头的菌体污染,放气过程中不会对过滤膜产生菌体污染,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用于滤膜过滤后菌数检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08028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710066893.X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滤膜过滤后菌数检查的方法,它包括将待检样品介质在滤器的滤膜上进行过滤,使样品内含的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再将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直接浇注于滤膜含菌面的背面,然后进行培养、菌落计数。用于直接浇注滤膜含菌面背面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温度不超过45℃,并在浇注时呈流体状态。这种菌数检查的方法,使之在过滤完成后滤膜无需转移,减少了滤膜转移过程带来的污染问题,明显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滤膜与培养基之间气泡的产生和间隙存在,且不受滤膜的平整度、操作技术等因素影响;解决了贴膜不实、滤膜滑动的问题,大大降低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无菌隔离操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19049C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2111538.9

    申请日:2002-04-26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隔离操作系统,由若干个无菌舱组成,无菌舱上带有若干个密封的手套孔和操作手套;无菌舱上设有一种或多种灭菌系统;设有风机、空气过滤器组成的空气循环系统;设有配电箱和控制仪表组成的供电及控制系统;系统无菌舱基本组成由一个无菌传递舱和一个无菌实验舱组成。所述的无菌传递舱和无菌实验舱之间通过双门隔离阀进行无菌传递;无菌舱安放在移动支架上。本发明无菌隔离操作系统将无菌操作空间与操作人员及外界完全隔离,可一步到位地代替无菌室的改造与新建,可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和生产领域、无菌动物饲养系统及实验领域。

    微生物限度过滤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85977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069658.8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微生物限度过滤器,它包括过滤头,在过滤头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的放气开关设在过滤头的侧面方向,放气阀另一端与抽气通道相通。在过滤头外设有取杯器,取杯器与过滤头之间设有旋转上行结构,放气阀的放气开关通过与取杯器内壁的触离而开合。过滤头下设有支座,过滤头与支座之间设有卡槽式脱卸定位结构,支座底部设有与抽气通道相通的抽气嘴。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微生物限度过滤器,过滤头可以从支座上方便取下进行清理及灭菌,避免了过滤头的菌体污染,放气过程中不会对过滤膜产生菌体污染,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检测的准确性。

    无菌隔离操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453352A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02111538.9

    申请日:2002-04-26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隔离操作系统,由若干个无菌舱组成,无菌舱上带有若干个密封的手套孔和操作手套;无菌舱上设有一种或多种灭菌系统;设有风机、空气过滤器组成的空气循环系统;设有配电箱和控制仪表组成的供电及控制系统;系统无菌舱基本组成由一个无菌传递舱和一个无菌实验舱组成。所述的无菌传递舱和无菌实验舱之间通过双门隔离阀进行无菌传递;无菌舱安放在移动支架上。本发明无菌隔离操作系统将无菌操作空间与操作人员及外界完全隔离,可一步到位地代替无菌室的改造与新建,可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和生产领域、无菌动物饲养系统及实验领域。

    静液压传动无级变速拖拉机

    公开(公告)号:CN10161288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15953.1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液压传动无级变速拖拉机,发动机总成、后桥总成、转向器总成、踏板总成、座椅总成及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为液压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并设置于发动机总成与后桥总成间,由轴支承轴向柱塞变量油泵、定量油马达及液压集成块构成。定量油马达油缸支承在传动轴上,油泵传动轴、油马达传动轴均直通地分别支承在两端相应的轴承上。油泵、油马达及液压集成块背靠背整体联接。本发明可以在不停车的状况下,操纵操纵手柄,便可在拖拉机全速度范围内进行无级变速、前进、倒退、制动,操作非常简单、方便、灵活;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实用、成本低廉、传动效果好,行驶速度很容易和各种农机具及田间作业配套;降低了燃油消耗,提高了生产率。

    过氧化氢气化油浴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1026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69659.2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过氧化氢气化油浴装置,它包括过氧化氢气体喷头、油罐和过氧化氢进出口接头,在油罐内设有与过氧化氢进出口接头连通的过氧化氢流通管,在油罐内设有加热管和二次气化分离罐,二次气化分离罐的输入口与过氧化氢出口接头连通,二次气化分离罐的输出口与过氧化氢气体喷头连通。所述的过氧化氢流通管是纯铝管。在油罐上设有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与加热管加热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过氧化氢气化油浴装置,其过氧化氢气化转换完整、使用安全性高,采用纯铝管流通过氧化氢,能防止过氧化氢在气化过程中被分解。

    一种过氧化氢气化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7977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10100871.6

    申请日:2006-07-10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气化装置,它包括气化管和腔体,气化管套接在腔体内,在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过氧化氢通槽,过氧化氢通槽也可以设在气化管的外壁上,过氧化氢通槽与过氧化氢进口连通,气化管是带微孔的烧结管。这种过氧化氢气化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安装快捷,且能方便地通过对液态过氧化氢流量的控制和蒸汽流量的控制,达到控制过氧化氢的气化速度,从而保证了过氧化氢在气化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使过氧化氧在杀菌消毒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72576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222123.3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张健鸿 张文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汽化机构及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其包括有电热汽化机构、供水机构、加压装置、控制器、蒸汽输出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热汽化机构包括有主加热器以及经过多次弯折后绕制而成的蒸发管,供水机构、加压装置、蒸发管和蒸汽输出管路依次连通,加压装置、主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发管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蒸汽输出管路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控制主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腔室内的温升效率、可提高加热效率、有助于实现多种加热模式以及避免腔室内冷热不均。

    底座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83583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20668.7

    申请日:2010-03-01

    Applicant: 叶大林

    Inventor: 叶大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构成,座体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且在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座体的下部为圆环壁,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圆柱状凸起中心设有排水通孔,排水通孔内设有与排水通孔同心的排水塞,在排水塞表面上设有排水槽。排水塞上的排水槽能有效的将液体导入到排水通孔中,保证液体的顺畅下流。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均布有12条穿过环形过滤槽与排水槽衔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由座体外围向内逐渐加深。这种底座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了所有液体均能从排水通孔内流出,具有强度高,能方便的和帽塞完全密封连接,过滤面积大,生产成本低,极易量化生产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