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废渣回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3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34102.7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废渣回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属于电解铝废渣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锂中间物料浆化、球磨,便于湿法溶解,得反应物α,将反应物α输送进入热酸反应装置内,用硫酸将锂浸出,锂被浸出到溶液中,通过过滤得到含锂浸出液;本发明中,既能通过精细控制的步骤处理含锂中间物料,高效提取锂并去除杂质,确保产品纯度和质量,同时兼顾环保性,并通过焙烧改善物料反应活性,提高锂浸出率,且化学试剂调节pH值,净化硫酸锂溶液,另一方面则通过热酸反应装置与多层混合技术,高效混合浆料与反应材料,提升锂浸出率和回收效率,并利用外部热风炉和余热回收系统优化能源利用。

    一种电解废渣回收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用酸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597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496915.5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废渣回收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用酸解反应装置,属于碳酸锂酸解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入料管内碳酸锂粉末湿化、成团结块,造成入料管堵塞,以及成团碳酸锂集中投喂影响造成反应不充分,产生余料沉淀堆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釜体,釜体顶部卡接安装有釜盖,釜盖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发明既能构成连续性隔断式进料结构,不仅避免进料时釜体内部混合热气倒灌,还用于定量投喂,对投喂的碳酸锂粉末进行气流推动式散料,放置釜体内混合热气倒灌,又对混合热气进行水汽分离,降低混合热气中部分反应成分外排浪费,并对釜体内壁进行旋转式上下往复清洗,去除装置内壁反应残留物。

    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盐含锂母液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97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31892.X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级碳酸锂盐含锂母液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含锂母液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含锂母液在进行回收处理过程中,缺乏对其初步过滤结构数据采集与监管,导致其拦截较多的杂质后,影响整体前序含锂母液通过效率,回收母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沉淀箱,沉淀箱底部设置有汇集板,且汇集板四角套接有丝杠,本发明中,既能根据电池级碳酸锂盐含锂母液的回收情况进行监管调控,避免前序过滤步骤存在堵塞现象,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式排渣处理,又能根据沉淀静置中母液的漂浮物和沉淀物,进行漂浮物的刮取收集,母液抽取回收存储,以及含沉淀物的母液进行抽离单独分滤处理。

    基于数据监管的碳酸锂生产原料存储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37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21416.7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锂生产领域,用于解决碳酸锂生产原料的储存管理中管理不够全面,导致储存出现损失或货物供应链无法稳定运转的问题,具体为基于数据监管的碳酸锂生产原料存储管理系统,包括储存管理预警单元、储量动态分析单元、出库管理单元、入库管理单元、储存环境分析单元和余量平衡控制单元;本发明中,通过对生产原料的出入库、保存条件以及保存数量进行全面分析,使得仓库在对生产原料进行保管时,既能够充分地保证生产原料在仓库中保存的稳定性,又能够平衡仓库储量和上游供应链以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避免生产原料短缺影响生产或生产原料积压造成损失,提高仓库中生产原料应对供应链需求变化冲击时的稳定性。

    一种电解废渣回收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用酸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59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96915.5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废渣回收制备工业级碳酸锂用酸解反应装置,属于碳酸锂酸解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入料管内碳酸锂粉末湿化、成团结块,造成入料管堵塞,以及成团碳酸锂集中投喂影响造成反应不充分,产生余料沉淀堆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釜体,釜体顶部卡接安装有釜盖,釜盖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发明既能构成连续性隔断式进料结构,不仅避免进料时釜体内部混合热气倒灌,还用于定量投喂,对投喂的碳酸锂粉末进行气流推动式散料,放置釜体内混合热气倒灌,又对混合热气进行水汽分离,降低混合热气中部分反应成分外排浪费,并对釜体内壁进行旋转式上下往复清洗,去除装置内壁反应残留物。

    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443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05353.4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属于高锂电解质提锂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含锂电解废渣中氟的回收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后处理工艺复杂和碳酸锂与冰晶石的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锂电解废渣、石灰石、硫酸铝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备成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到马弗炉中进行焙烧,设置焙烧温度为880‑980℃,焙烧时间为2‑3h,得到焙烧产物。本发明不仅能够将含锂电解废渣中氟以氟盐的形式与滤液分离,简化了后处理工艺,还制备出了高纯度的碳酸锂和冰晶石,并有效提高了含锂电解废渣中氟与锂元素的回收率。

    一种酸浸硫酸锂溶液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0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1433.0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浸硫酸锂溶液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属于锂回收再生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酸浸硫酸锂中锂的回收难度大、回收成本高,以及吸附剂对溶液中锂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再生循环使用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酸浸提取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反应釜温度降低至15‑25℃,向反应釜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本发明是通过制备得到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吸附剂微球,优化酸浸提取液的再生回收工艺,不仅能够对酸浸提取液中的锂进行选择性吸附回收,提高了碳酸锂的纯度,还避免了传统的蒸馏浓缩步骤,简化了碳酸锂的再生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低成本间歇性的硫酸钠结晶器及结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45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90013.2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间歇性的硫酸钠结晶器及结晶方法,属于硫酸钠结晶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异型筒箱,异型筒箱内部中心设置有中心筒,异型筒箱顶部内壁上设置有集热罩,且异型筒箱底部内壁上凝水架和冷气喷架;本发明是既能结合热升冷降原理隔断式排布用于硫酸钠溶液热冷加工仓室,构成连贯运行轨迹,在保持对硫酸钠溶液的间歇性高效析出分离结晶的效果下,还对热冷腔室逸散的热冷气体进行针对性回收,降低整体结晶器的运行能耗,又能促使热冷仓室内热气与冷气均可通过侧管、嵌管内流动,加速结晶容器对所在环境中热量或低温冷气的吸收,促使其内部硫酸钠溶液的快速达到高温加热和低温析出结晶分离提纯的条件。

    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443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205353.4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属于高锂电解质提锂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含锂电解废渣中氟的回收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后处理工艺复杂和碳酸锂与冰晶石的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利用高锂电解质提锂制备碳酸锂联产冰晶石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锂电解废渣、石灰石、硫酸铝加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制备成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到马弗炉中进行焙烧,设置焙烧温度为880‑980℃,焙烧时间为2‑3h,得到焙烧产物。本发明不仅能够将含锂电解废渣中氟以氟盐的形式与滤液分离,简化了后处理工艺,还制备出了高纯度的碳酸锂和冰晶石,并有效提高了含锂电解废渣中氟与锂元素的回收率。

    一种用于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的废气回收处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045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1011.5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级碳酸锂制备的废气回收处理结构,涉及废气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基于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处理原理,采用阶梯式水洗方法,其表现为:废气直通入水,可以同步对废气完成冷却、沉淀、吸收的多重效果,并且可以将废气中可溶物质或酸碱物质进行稀释相溶,在此基础上,以每个右流板之间的高度差结合U型管原理,不溶于水的废气持续直通入水,进行多次冷却、沉淀和吸收后的废气可以直接连接处理设备,且不需要直接考虑废气产生量,以出水量作为唯一标准,以进水量作为控制手段,限制废气从流水舱室中的排出量,以上述方式降低后续处理设备的处理负担,降低工艺运维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