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977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92837.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被生长空间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植被生长空间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光量子传感器、第二光量子传感器、仪器固定平台、遮光盖、第一数据处理器、第二数据处理器、控制器以及仪器支架;第一光量子传感器和第一数据处理器均设置在仪器固定平台的上侧;第二光量子传感器和第二数据处理器均设置在仪器固定平台的下侧;仪器固定平台设置在遮光盖内部;控制器设置在遮光盖的侧面;仪器支架与仪器固定平台连接。本发明在无云晴天,可以测量植物周边可接收迎光直射和散射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在有云或阴天,可测量植物周边可接收散射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适用于室内外多种测量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10953.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1/28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鱼塘鱼草共生的沉水植物种植及水质净化装置和系统,涉及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透水外筒和渗水内筒;透水外筒的顶部开口,透水外筒外侧固定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的底端均低于透水外筒的底面;渗水内筒设于透水外筒的内侧下部,且渗水内筒的内侧设有养殖填料。系统包括将上述的装置置入鱼塘中,支撑杆插入鱼塘底部的底泥中,养殖填料中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发明是应用于鱼塘水质净化的沉水植物种植及水质净化的装置及系统,针对养殖池塘鱼草无法共存、氮磷元素超量富集去除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竹制种植筒有效保护沉水植物生长繁殖,构建植物、生物炭和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协同削减养殖水体氮磷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9032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23629.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A01N59/20 , A01N59/16 , A01N37/34 , A01N59/08 , A01N59/00 , A01N33/12 , A01N25/24 , A01N25/32 , A01N25/30 , A01P13/00 , A01P1/00 , A01P3/00 , C05G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兰苔藓控制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苔藓控制药剂技术领域,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和辅料均溶于水中,所述主料按照浓度计包括硫酸铜5‑12g/L、75%百菌清0.1‑1g/L、高锰酸钾0.5‑1.2g/L、表面活性剂20‑100mg/L,所述辅料按照浓度计包括木糖醇0.5‑1.5g/L、氯化钠0.2‑1g/L、碳酸钾0.2‑0.7g/L、过磷酸钙0.2‑0.7g/L、硫酸铵0.5‑1g/L、硫酸锌0.1‑0.5g/L、苦精0.3‑0.8g/L。本发明通过喷洒以硫酸铜、75%百菌清、表面活性剂等物质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国兰苔藓控制药剂,能够一次性杀灭苔藓控制苔藓的生长,对苔藓的控制效果好,且无需人工进行二次清理,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478826.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Brucella intermedia XC‑2及其应用。Brucella intermedia XC‑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809。本研究从石油污染场地中驯化和分离得到1株以高浓度菲和萘作为碳源的菌株XC‑2,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生长特性研究。此外,我们还探究了XC‑2对菲和萘的降解特性,为PAHs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324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678.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国兰开花调控基因CsAP1‑2及其编码序列和应用。国兰开花调控基因CsAP1‑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发现,所述国兰花器官发育调控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能改变植物开花性状,造成侧枝增多和提前开花,因此,可将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用于开花时间和侧枝数量等开花性状调控途径的研究,以及植物开花性状的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78826.4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Brucella intermedia XC‑2及其应用。Brucella intermedia XC‑2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510070,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809。本研究从石油污染场地中驯化和分离得到1株以高浓度菲和萘作为碳源的菌株XC‑2,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生长特性研究。此外,我们还探究了XC‑2对菲和萘的降解特性,为PAHs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30205.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竹叶兰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本发明获得的竹叶兰提取物中含有熊果苷、北升麻宁、异甘草素等参与酪氨酸酶抑制物质,以及山奈酚‑3‑O‑a‑L‑鼠李糖苷、木犀草素、山奈酚、绿原酸等参与抗氧化的物质。该竹叶兰提取物可对酪氨酸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能力和保湿能力,可作为美白、保湿、抗氧化功效化妆品原料,能有效达成美白、祛斑、预防黑色素沉淀、保湿、抗氧化等功效。现有技术中并未检测到竹叶兰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的记载,对竹叶兰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有助于增益竹叶兰提取物的应用范围及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40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56769.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葫芦根茎分离与处置一体化装置,包括:船体内部设有压汁机一和压汁机二,船体外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两个各自固定有弧形刀片一和弧形刀片二的转盘,弧形刀片一设有刃口一,弧形刀片二设有刃口二,刃口一和刃口二相向转动;驱动机与转盘传动连接;水葫芦的茎叶和根系能够各自被输送机一和输送机二输送至压汁机一与压汁机二。本发明中的根茎切割部能够对水葫芦进行切割,水葫芦的茎叶与根系会通过输送部输送到压汁部,压汁部对水葫芦的茎叶和根系进行挤压出汁,以此实现对水葫芦的茎叶和根系的汁液收集,本申请能够对水葫芦的进行切割、采集并挤压收汁,在对水葫芦进行可靠清理的同时,能够实现水葫芦的最大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6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15415.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白花竹叶兰的引物对、试剂盒和鉴别方法,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引物对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对竹叶兰DFR基因CDS序列第330bp后的序列设计引物,并对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开发了竹叶兰花色关联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白花竹叶兰的鉴定,并成功将白花竹叶兰与其他粉色系和紫色系的竹叶兰区分开,为竹叶兰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引物对。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1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10695.1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白姜花叶绿体SSR标记引物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开发了15对叶绿体SSR引物。本发明的叶绿体SSR分子标记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利用叶绿体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形态性状分析对白姜花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了有效鉴定,有利于白姜花杂交后代的早期选择和缩短新品种的育种周期,从而为白姜花的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