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6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19306.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湖南联诚程江口发电有限公司 ,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介质液压锁定的冲击式水轮机调节器,包括喷管,喷管前端设有喷嘴头,喷嘴头前端设有喷嘴,喷管内设有导轴承,导轴承后端设有导流锥,导轴承前端设于喷针,喷针卡设于喷嘴内,导轴承内设有接力器缸,接力器缸内设有接力器活塞杆,接力器活塞杆与喷针相连,本发明适用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将操作压力提高至16MPa以上并且采用水介质调节,增加液压锁及行程检测装置,使得喷针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移动锁定位置,精确检测喷针的位置信息,形成一个压力可控、操作力稳定、位置可控、位置信息检测精确的调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0011258.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 ,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式密封高压受油器和具有其的全调节水泵,受油器包括:壳体,壳体形成为散热材料件,壳体内限定有腔室,壳体上布置有多个压力油口和排泄孔;转轴,转轴设在腔室内,转轴内限定有油路腔,转轴上分别设有与多个压力油口相对应的多个进油口,接力器内限定有分别与油路通道相对应的活塞腔;衬套,衬套形成为散热材料件,衬套嵌在壳体上,衬套上嵌有抗磨软材料件作为密封件。多个密封件分别与转轴相接触以形成接触式密封。本发明的接触式密封高压受油器,衬套和转轴之间形成密封介质为软材料的接触式密封,保证受油器工作时,转轴与衬套不会粘连或卡阻,避免“切割”固定油管事故,保证受油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16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46163.7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无氧水为操作介质的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其包括接力器、用于为所述接力器提高高压无氧水的高压供水系统、与所述接力器相连接的旋转接头和连接于所述高压水供水系统与所述旋转接头之间的阀组,所述阀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电磁球阀、数字比例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第一主密封阀和第二主密封阀,所述第一主密封阀设置于邻近所述单向节流阀的管路上,所述第二主密封阀设置于邻近所述旋转接头的管路上。采用本发明的以无氧水为操作介质的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可以防止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在运行及停机检修时无氧水介质与空气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2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81680.2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B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3 , F03B3/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水轮机的高油压桨叶调节装置,其包括机组主轴,其一端与工作旋转接头通过连接法兰固接,机组主轴的另一端与桨叶接力器通过螺栓固接;接力器活塞,其一端嵌设在桨叶接力器的内腔中,接力器活塞的另一端与操作架通过螺栓固接;工作旋转接头,与备用旋转接头的一端通过摩擦副连接;压力油源管,其一端与备用旋转接头通过螺纹固接;接力器回油管,与桨叶接力器通过工艺孔相连通;电磁阀,设于压力油源管上;轮毂,与机组主轴通过螺栓固接;排油管,其一端与设于备用旋转接头处的出油孔相连,用于排出渗油;回油管,回油管的一端与备用旋转接头相连,回油管的另一端与回油池相连;高压输油管,与工作旋转接头通过螺纹固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70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9088.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C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瓦结构单介质与多介质密封受油器,包括:缸体,缸体内限定有腔室,缸体上间隔开布置有多个压力油口和泄露回油口;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设在腔室内,转轴组件内限定有油路腔,转轴组件上设有多个转轴油孔和转轴芯孔,多个转轴芯孔分别与多个转轴油孔相对应,接力器设在转轴组件一端,接力器内限定有多个活塞腔;多个轴承组件,多个轴承组件设在转轴组件的外壁面上;多个密封件,多个密封件分别设在转轴组件和缸体之间。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瓦结构单介质与多介质密封受油器,采用轴承组件代替浮动瓦和瓦座,利用轴承组件对转轴组件进行径向定位以支撑转轴组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并从根本上避免了烧瓦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92648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50821.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去水中溶解氧的装置和方法,除去水中溶解氧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箱体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氮气罩,所述氮气罩设在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氮气罩内限定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疏水膜,所述疏水膜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以形成真空接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除去水中溶解氧的装置,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氮气罩,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疏水膜设在第一容纳腔内,该除去水中溶解氧的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除去水中氧气,避免水挥发和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229088.9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6C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瓦结构单介质与多介质密封受油器,包括:缸体,缸体内限定有腔室,缸体上间隔开布置有多个压力油口和泄露回油口;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设在腔室内,转轴组件内限定有油路腔,转轴组件上设有多个转轴油孔和转轴芯孔,多个转轴芯孔分别与多个转轴油孔相对应,接力器设在转轴组件一端,接力器内限定有多个活塞腔;多个轴承组件,多个轴承组件设在转轴组件的外壁面上;多个密封件,多个密封件分别设在转轴组件和缸体之间。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瓦结构单介质与多介质密封受油器,采用轴承组件代替浮动瓦和瓦座,利用轴承组件对转轴组件进行径向定位以支撑转轴组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并从根本上避免了烧瓦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18781.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水轮机结构,受油器;接力器,接力器与受油器相连接,接力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接力器与受油器上开设有贯通的空腔,接力器内的空腔部分位于活塞杆内;电滑环转动安装在受油器上,电滑环的导线贯穿空腔延伸至活塞杆的外部;水轮机的内部具有漏水报警器,电滑环的导线与漏水报警器相连。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滑环和漏水报警器,水进入漏水报警器中,与其内部的传感器接触,导致内部回路电阻发生变化,达到漏水阈值时,由漏水报警器中的转换器与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使得漏水指示灯响起或蜂鸣器发出漏水报警器声。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29066.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B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操作的轮毂无油的转桨式水轮机结构,包括:轮毂内限定有第一安装腔;桨叶设置在轮毂上,且多个桨叶沿轮毂周向均匀地间隔设置;主轴内限定有沿其轴向延伸且贯穿的第二安装腔,轮毂安装在主轴的第一端且第一安装腔与第二安装腔相连通;操作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桨叶相连;接力器组件与操作杆组件的第二端相连;受油器设在主轴的第二端,受油器上设有受油孔,受油器与接力器组件油路相通以将从受油孔接收来的操作油分配给接力器组件,接力器组件在操作油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操作杆组件进行轴向位移从而带动桨叶转动并进一步带动所述轮毂、所述主轴、以及操作杆组件与桨叶同步转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压操作的轮毂无油的转桨式水轮机结构可以做到轮毂内无油操作,杜绝对河流的油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27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10124510.X
申请日:2014-03-29
Applicant: 深圳市恩莱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F03B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油压控制水轮机桨叶电液调节装置,根据水电站水文资料及机组参数建立的一种选择桨叶角度计算方法的模糊数学模型。即随水头和流量变化通过高油压控制桨叶调节电液执行器调节转轮桨叶至计算角度,获得较高水能转化效率,实现高油压控制桨叶角度快调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最大的目标。其关键技术为:水轮机桨叶调节执行器采用高油压控制系统,采用标准的球头浮动密封,完全克服了高油压转动密封装置漏油问题。填补了转桨式水轮机组使用高油压调速器系统控制桨叶调节的技术空白,对水轮机结构设计实现重大的技术创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