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6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5059.9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原位同步修复方法及修复药剂,根据检测污染土地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将污染土地分为需还原修复的场地和需氧化修复的场地,通过注入设备向需还原修复的场地中注入第一修复药剂,通过注入设备向需氧化修复的场地中注入第二修复药剂,其中,第一修复药剂由左抗坏血酸‑磷酸酯盐和生物酶催化剂组成,第二修复药剂由左抗坏血酸‑磷酸酯盐、生物酶催化剂、过硫酸盐和硫酸亚铁组成,且第一修复药剂和第二修复药剂均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以快速与污染物反应,以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或稳定沉淀,从而完成污染土地的原位同步修复,简化了修复工艺,缩短了修复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916060.8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3F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控流式综合拦污结构,包括沉砂池、以及设于所述沉砂池的第一侧壁上的过流组件;所述沉砂池内分为依次连接的水流段、过渡段、沉淀段,所述水流段中底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沉淀段中底部的高度,所述过渡段的纵截面构造为倒S型结构,且进水依次经所述水流段、所述过渡段、所述沉淀段后从所述过流组件通入下游水体。其有益效果是:沉砂池内水流段、过渡段、沉淀段的结构设计可优化水流流态,降低水体紊动,利于悬浮颗粒的沉降,另外,在沉砂池的池底种植沉水植物,可降解、吸收沉降的营养素;过流组件能综合拦截上游来水携带的漂浮物、悬浮物,稳定调节上游水位,控制水力滞留时间和下泄生态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5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63582.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白磷的去除方法,先将污染土壤与水混合均匀,搅拌并加入硝酸溶液,搅拌处理后,加入除磷剂继续搅拌处理,过滤并冻干,再磁吸筛除除磷剂,得到处理后的土壤,该除磷剂的内部含有纳米四氧化三铁,使得除磷剂在处理完土壤中的白磷后,能够通过磁吸的方式与土壤分离,降低了分离的难度以及能够重复利用,将土壤用硝酸处理,使得土壤中的白磷与硝酸反应产生磷酸根离子,再加入除磷剂,表面的碳酸镧释放,镧具有很强的路易斯酸性,能够与具有路易斯碱性的磷酸根产生强配体吸附,进而形成络合物,吸附土壤中的磷酸根离子,同时表面的壳聚糖上的游离氨基能够吸附金属,进而对络合物吸附完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2139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7295.3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背负式野外水体调查采样设备,包括:主机箱;控制模组;检测装置,包括流通槽、水质监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的探头端伸入流通槽的内部;进水装置,包括独立夹持器、第一进水管、泵模组和第二进水管,独立夹持器与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进水口与泵模组的进水端连接,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泵模组的出水端连接,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二进水口;出水管,一端连通第二出水口,流量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背负装置,与主机箱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背负式野外水体调查采样设备,在采集颗粒物的同时可进行水质参数检测,便携性好,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103790.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健康风险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活动中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物监管优先级的自动判断方法及系统,其自动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出监管区域内各个工业企业特征污染物数据库;S2:获取监管现场各工业企业的环境数据、对特征污染物的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和分级;S3:进行毒性数据收集和判断;S4:对排放途径多样性进行分级:S5:对污染物的健康危害性进行快速分级:S6:对环境健康风险受体敏感性进行快速评估:S7:评估监管区域内各企业特征污染物的监管优先级,再结合评估结果筛选出的各企业生产活动中具体的高环境健康风险物质,进行针对性差别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34836.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PC: C09K17/08 , B09C1/08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砷污染土壤修复用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由亚铁盐、粉煤灰照质量比(0.5‑1.5):1混合制备而成。对砷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经如下步骤:对砷污染土壤进行翻挖,加入稳定剂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回填;将回填土壤进行养护,即完成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不同深度梯度均有显著效果,修复养护过程中控制土壤含水率和pH,使得稳定化处理后土壤重金属再活化大幅降低,由于粉煤灰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的持水性,且粉煤灰本就是工业固废,实现了以废治污的效果,经济效益大、操作简单,可用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791067.6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砷胁迫下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于2022年5月20日保藏于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2684,保藏名称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JYZ‑3,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不仅可以应用于修复单一石油烃污染环境,也可以应用于修复砷‑石油烃复合污染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2610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2935.0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所
IPC: C09K17/40 , B09C1/00 , B09C1/08 , C02F1/28 , C02F1/56 , C02F1/52 , C02F101/2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硫化亚铁的制备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Na2S·9H2O溶液;S2:制备FeSO4·7H2O溶液;S3:制备Na2S‑SA混合溶液;S4:制备FeSO4‑CaCl2混合溶液;S5:制备黑色凝胶颗粒;S6:清洗,去除表面的Na2S、FeSO4和CaCl2,制得改性硫化亚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改性硫化亚铁的制备方法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海藻酸钠稳定化的改性硫化亚铁材料,通过研究表明,SA的稳定化可以避免FeS的团聚并为其提供一种缺氧的限域空间,从而避免FeS被空气快速氧化,增加了活性位点,同时显著提高了单位时间内V(V)、Cr(VI)、Cd(II)的去除效率,并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及反应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9040.8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Inventor: 王善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砂性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包括淋洗箱本体,淋洗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淋洗箱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刨地箱,本发明涉及砂性土壤修复技术领域。通过设置一种刨地装置,当淋洗箱本体在对砂性土壤进行修复时,此时工作人员手推手拉板,此时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驱动电机开始伸长,使得第一刨地齿和第二刨地齿伸长到地面上,此时第一驱动电机开始工作,带动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使得第一旋转轴上的传送带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刨地齿、第二刨地齿对土壤进行刨地,使得药水可以进入砂性土壤的内部,解决了需要多次对砂性土壤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6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09160.0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复合材料制备免烧地砖的方法,包括: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造纸白泥混合水洗,而后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破碎,得到滤渣料;将滤渣料与阴极射线管玻璃碎和污泥焚烧灰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进行熔融处理,得到玻璃体,并破碎球磨,筛分得到玻璃体微粉和玻璃体残渣;将玻璃体微粉与硅酸盐水泥混合得到复合胶凝材料,将玻璃体残渣与再生混凝土细骨料混合得到混合再生细骨料;将复合胶凝材料与混合再生细骨料混合均匀,而后加水搅拌均匀得到微湿砂浆;将微湿砂浆装入模具,静压成型,得到免烧地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处理成本,碱骨料膨胀破坏,提升资源化利用率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