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质材料损毁土地复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7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0849.3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材料损毁土地复垦方法,先收集木屑、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晾干、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木屑、作物秸秆等质量混合水热碳化,制成生物炭,将粉碎后的禽畜粪便放入反应釜,加热搅拌,烘干,加入复合增效剂,制成生物质有机肥。本发明根据复垦土壤有机质含量制定三种复垦方案,方案1:生物炭0.5t/ha、有机肥1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方案2:生物炭1t/ha、有机肥1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然后填埋式施入木屑5t/ha、秸秆5t/ha;方案3:生物炭1.5t/ha、有机肥1.5t/ha、菌剂0.3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然后填埋式施入木屑5t/ha、秸秆5t/ha。本发明基于生物质材料再利用,进行损毁土地复垦,实现了变废为宝,成本低,能够使土壤肥力快速提升。

    一种利用作物秸秆生物炭改良砂姜黑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18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181840.1

    申请日:2016-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土壤改良方法,具体为利用作物秸秆生物炭改良砂姜黑土的方法,解决了砂姜黑土粘重、耕作性差等问题。低产砂姜黑土农田土壤中,将作物秸秆生物炭施入田沟,覆土掩埋。本发明先在农田开沟,再将生物炭施入田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保水能力,增加作物对土壤中水肥的吸收能力。本发明是在传统农田土壤耕作方式的基础上增施生物炭,从根本上实现了砂姜黑土改良的目的,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廉,施用方法简单,还可以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大气、增加土壤固碳量的作用,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生物质材料损毁土地复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7228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1060849.3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材料损毁土地复垦方法,先收集木屑、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晾干、粉碎,再将粉碎后的木屑、作物秸秆等质量混合水热碳化,制成生物炭,将粉碎后的禽畜粪便放入反应釜,加热搅拌,烘干,加入复合增效剂,制成生物质有机肥。本发明根据复垦土壤有机质含量制定三种复垦方案,方案1:生物炭0.5t/ha、有机肥1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方案2:生物炭1t/ha、有机肥1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然后填埋式施入木屑5t/ha、秸秆5t/ha;方案3:生物炭1.5t/ha、有机肥1.5t/ha、菌剂0.3t/ha与表土层机械混匀,然后填埋式施入木屑5t/ha、秸秆5t/ha。本发明基于生物质材料再利用,进行损毁土地复垦,实现了变废为宝,成本低,能够使土壤肥力快速提升。

    一种非等量连续吸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87778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21286079.X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等量连续吸液装置,包括真空泵、软管、控制开关、过滤器、吸液针头、玻璃管1、玻璃管2、双孔橡胶塞、储液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非等量连续吸液装置,真空泵通过软管、玻璃管1、双孔橡胶塞与储液瓶连接,真空泵抽取储液瓶上层空气,使之产生负压,为连续吸液提供动力;储液瓶、双孔橡胶塞、玻璃管2、软管、控制开关、过滤器、吸液液针头依次连接,其中过滤器可拆卸,控制开关控制吸液过程启停。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非等量连续吸液,也可根据用户需要是否过滤液体,具有用途广泛、操作便捷等优点。

    一种手动连续加样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8777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21286175.4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动连续加样装置,包括抽气泵、软管、控制开关、喷头、玻璃管1、玻璃管2、双孔螺纹盖、储液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手动连续加样装置,充气泵通过软管、玻璃管、双孔螺纹盖与储液瓶连接,充气泵向储液瓶上层充气,使储液瓶产生高压,压迫储液瓶中溶液经玻璃管、软管,由喷头流出,实现连续加样;由控制开关控制启停,加样过程稳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多次加样,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用途广泛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