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59040.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木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盐碱地区边坡修复中的应用,灌木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边坡灌木枝条,清洗、消毒处理后截取带有叶原基的腋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至从外植体中诱导出长度2.0‑3.5mm的微芽;S2、将微芽与人工胚乳混匀,滴到1‑4%质量浓度的第一人工种皮基质中,震荡10‑12min,无菌去离子水冲洗后,吸干水分得到人工种子微芽体;S3、人工种子微芽体放在包埋液中浸2‑3h,再用2‑8%质量浓度的第二人工种皮基质封装,最后用CaCl2溶液固化,无菌去离子水冲洗后,吸干水分,即得灌木人工种子。该种子用于盐碱地区边坡修复,有较高的萌发率、生根率和耐盐碱、耐干旱、耐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7651.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于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多层生态护坡结构,分别为松散堆积体边坡内部的发泡胶层与底层,松散堆积体边坡表面的基层与面层。所述基层与底层之间设有网片与注浆小导管,可通过注浆小导管向坡体内喷注发泡胶与底层材料。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铺设网片,埋设导管;配制并喷射基层材料;养护;喷注发泡胶;配制并喷注底层材料;配制并喷射面层材料;浇水养护。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降低修复后边坡表面材料剥落的可能性,扩大修复后边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植被根系加筋锚固能力,解决了松散堆积体边坡修复后稳定性低,植物生长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7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363073.7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A01G24/10 , A01G24/13 , A01G24/22 , A01G24/23 , A01G24/25 , C04B28/04 , C05G3/00 , C05G3/80 ,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沸石与生物质炭协同改良生态护坡基材强度及长效修复功能的方法,应用于边坡防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将种植土、水泥、有机物料、生境基材改良剂以干料质量比配置生态护坡基材,然后将生物质炭和沸石按比例混合均匀搅拌进生态护坡基材中,并利用空压机喷播于边坡上。本发明所述生态护坡基材水化胶结物更多,强度更强,养分固持能力更强,生态修复功能更持久,对生态护坡基材的工程应用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1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19497.7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Abstract: 一种利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评价指导边坡生态修复人工调控的动态反馈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步骤2: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记录为Ax;步骤3:分析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实时存在的问题;步骤4:研判步骤3发现的问题,选取调控方法;步骤5:制定调控方案;步骤6:实施调控方案;步骤7:将最终的评价结果记录为A x+1;步骤8:将A x+1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实施所述优化后的调控方案的步骤至少进行一次,直至最终的评价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评价指导边坡生态修复人工调控的动态反馈调节方法,可以解决边坡生态修复工程难以定量、定性评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3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811505886.X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植生槽与自制节水排水管的组合布置结构及方法,植生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段排水管,所述下段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层内嵌管,在第一层内嵌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层内嵌管,所述第二层内嵌管的内部放置有浮球,所述第二层内嵌管的进水口下端设置有弱磁铁,所述第一层内嵌管的进水口上端安装有半月启闭器,所述下段排水管上与半月启闭器相配合的位置安装有启闭器阻挡物,所述第一层内嵌管的底部,并与第二层内嵌管相叠的部分加工有滴灌孔。利用将这种组合方法,借此可实现少雨期在用第一层内嵌管管储水,多雨期浮球上浮,冲开半月启闭器水流从第一层内嵌管上部流出,达到及时排水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4771.7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4B28/04 , C05G3/00 , C05G3/80 , E02B3/12 , A01G24/10 , A01G24/13 , A01G24/20 , A01G24/22 , A01G24/23 , A01G24/25 , A01G24/28 , A01G24/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湖泊底泥为主料的边坡生态修复基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分组成:干化除臭后的湖泊底泥、表土、基材粘结剂、木纤维、基材结构调理剂、有机物料、普通复合肥、长效复合肥、保水剂、pH调节剂、复合菌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湖泊底泥为主料的边坡生态修复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了现有湖泊底泥无害化处理,充分利用了湖泊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了湖泊底泥的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多种工业副产品及废弃物,制备方法简单可靠、生产成本低,制备的基材物理力学特性良好,肥力持续性供给能力强,植物生长效果良好,解决了边坡生态修复“一年青、两年黄、三年死光光”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1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50261.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掺加磷石膏提高植被混凝土狗牙根生物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磷石膏混合料A;步骤2:制备磷石膏混合料B;步骤3:制备磷石膏生境基材S1;步骤4:制备磷石膏生境基材S2;步骤5:将磷石膏生境基材S1喷射至坡面上;步骤6:制得磷石膏生境基材混合物;步骤7:将磷石膏生境基材混合物喷射至边坡坡面上;步骤8:覆盖地膜,即实现提高植被混凝土狗牙根生物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掺加磷石膏提高植被混凝土狗牙根生物量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植被混凝土应用受限的问题,使植被混凝土基材的微生态环境更适合狗牙根生长,提高狗牙根生物量,同时满足边坡基材的力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05886.X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植生槽与自制节水排水管的组合布置结构及方法,植生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段排水管,所述下段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层内嵌管,在第一层内嵌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层内嵌管,所述第二层内嵌管的内部放置有浮球,所述第二层内嵌管的进水口下端设置有弱磁铁,所述第一层内嵌管的进水口上端安装有半月启闭器,所述下段排水管上与半月启闭器相配合的位置安装有启闭器阻挡物,所述第一层内嵌管的底部,并与第二层内嵌管相叠的部分加工有滴灌孔。利用将这种组合方法,借此可实现少雨期在用第一层内嵌管管储水,多雨期浮球上浮,冲开半月启闭器水流从第一层内嵌管上部流出,达到及时排水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359040.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木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盐碱地区边坡修复中的应用,灌木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边坡灌木枝条,清洗、消毒处理后截取带有叶原基的腋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至从外植体中诱导出长度2.0‑3.5mm的微芽;S2、将微芽与人工胚乳混匀,滴到1‑4%质量浓度的第一人工种皮基质中,震荡10‑12min,无菌去离子水冲洗后,吸干水分得到人工种子微芽体;S3、人工种子微芽体放在包埋液中浸2‑3h,再用2‑8%质量浓度的第二人工种皮基质封装,最后用CaCl2溶液固化,无菌去离子水冲洗后,吸干水分,即得灌木人工种子。该种子用于盐碱地区边坡修复,有较高的萌发率、生根率和耐盐碱、耐干旱、耐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31966.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增强高陡边坡生境基材碳存储的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安装网,安装网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高陡边坡的坡面上,安装网上安装有若干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U型架和连接杆,U型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环,U型架通过第一卡环卡装在安装网上,U型架上安装有收集网,连接杆一端与U型架连接固定,另一端支撑在安装网上,连接杆支撑U型架与安装网形成夹角。通过上述结构,凋落物不易在自身重力、降雨、强风等因素下掉落,实现对高陡边坡上凋落物的收集,使凋落物覆盖在坡面基材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