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45908.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滑坡微创加固的滑带抗滑短柱嵌入式有限元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输入滑坡岩土体网格、边界条件、材料参数和控制参数信息;2)根据抗滑短柱空间布置和滑坡岩土体网格,生成抗滑短柱的嵌入式网格;3)计算等效节点荷载列向量和荷载步增量;4)计算荷载步的滑坡应力场和位移场;5)计算滑坡与抗滑短柱的相互作用力;6)计算抗滑短柱对滑坡岩土体网格的等效节点荷载;7)计算抗滑短柱加固后的荷载步滑坡应力场和位移场;8)收敛性判断;9)荷载步结束判断;本发明可有效模拟滑坡岩土体在抗滑短柱的作用下内部的应力和变形,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为滑坡抗滑短柱的加固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7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712423.0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水头与渗流方向的大尺寸土体渗透性能试验装置,它包括安装在进水管上的流量计,进水管的末端位于水头控制单元上方,能够为水头控制单元注水;水头控制单元的容器外侧面纵向布设有多个溢流管,导流管一端与溢流管连接,另一端接入称重装置;渗透实验单元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设有土水分离装置。通过流量计检测进水管内的水流量调整进水管放水的大小;水头控制单元的容器外侧面纵向布设有多个溢流管,可以按多种的不同高度幅度来调节变化水头大小;渗透实验单元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能够从上下两个方向检测土样的渗水量和渗出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4480.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废水氧化除磷的方法,针对黄磷运输保存中产生的含磷废水,向其中加入草酸作为助催化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通入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氧化处理液,使含磷废水中的黄磷、亚磷转化为正磷,将氧化处理液中的正磷含量提高到95%左右;然后再加入沉淀剂去除总磷,总磷的去除率可达95%。本发明针对含有少量易燃的黄磷、微量铁、强酸、磷形态多的含磷废水,进行了磷形态的纯化与去除,实现了对含磷废水的高效氧化除磷,可以降低含磷废水的处理压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37332.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14 , C02F11/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基粉干化‑固化流塑状淤泥的方法,分别利用磷石膏、矿渣和水泥配制固化剂和磷石膏基粉,并将磷石膏基粉定量灌装至无纺布内,分节包装成类似“藕节”的条状构件;将流塑状淤泥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固化淤泥,然后将含有磷石膏基粉的条状构件植入固化淤泥中,养护固化。本发明将流塑状淤泥的干化过程和固化过程相对分开,将流塑状淤泥首先与固化剂混合,利用固化剂“先慢后快”的强度增长规律,在混合后立即植入含有磷石膏基粉的条状构件,吸收自由水,先干化再固化。本发明降低了淤泥高含水率的负面效应,消纳了大量磷石膏,实现了低能耗原位固化淤泥,提升了淤泥整体强度,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4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37480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低水膏比条板的生产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机架、条板模、震动模芯机构、拉料机构和翻转机构,通过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条板模,在机架的另一端设置震动模芯机构、拉料机构和翻转机构,条板模在注浆工位与震动模芯机构对应,条板模在转移工位时与拉料机构对应,拉料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震动模芯机构的模芯棒深入条板模内再注浆,模芯棒对混合浆料进行振捣并在条板成型过程中形成条板孔,纵向移动机构驱动底板带动条板运行至转移工位,水平移动机构驱动拉料机构拉动拖板带动条板进入翻转工位,翻转机构横向压持条板并使其翻转,在条板成型过程中对浆料充分振捣,有利于提高条板性能,条板模组合和拆模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950137.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C67/307 , C07C69/62 , C07C69/003 , C25B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酸副产物生产氯代脂肪酸甲酯的方法,盐酸副产物管道与电解槽连接,电解槽上部与氯化塔连接,氯化塔上部与吸收塔连接;氯化塔下部与脱挥塔连接,脱挥塔连接至氯代脂肪酸甲酯储罐。其方法是将盐酸副产物与氯代脂肪酸甲酯副产盐酸混合,通入到盐酸电解槽中,逸出的氯气中及夹带氯化氢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经冷凝;将脂肪酸甲酯从氯化塔塔顶泵入,冷凝后的混合气体从氯化塔塔底引入,塔温50‑120℃下进行反应;将反应得到的氯代脂肪酸甲酯通入脱挥塔,在真空下5‑20KPa,温度为50‑120℃,脱除氯代脂肪酸甲酯中残余气体后即得氯代脂肪酸甲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副产盐酸的滞销问题,消除氯代脂肪酸甲酯生产中氯气和副产盐酸的制约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95907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888790.7
申请日:2020-08-28
IPC: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08 ,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27/06 , B32B27/36 , B32B15/09 , C09K5/06 , B65D33/02 , B65D33/00 , B65D8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迁移、抗形变的柔性相变材料封装袋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袋是由复合膜(2、3)加工形成的柔性扁长袋(1)和夹粘在中间的分隔膜(4)构成,其中扁长袋(1)的一端端口或两端端口开放,夹粘其中的分隔膜(4)至少为两条,均沿柔性扁长袋(1)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以构建形成封装袋内部的长条栅格。本发明巧妙设计的长条栅格分隔膜不仅有效的赋予了柔性封装袋抗形变的特性,以弥补现有柔性包装袋内相变材料分布不均的缺陷,且因轻质、阻隔性好,使其获得的储热蓄冷体系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值,可实现相变蓄冷材料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在食品、医药品等冷链运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57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1335.X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9K5/06 , C08G65/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高相变焓值的形状稳定相变储热(蓄冷)材料,解决了相变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易泄露和不耐形变的缺点。本发明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对现有胶凝材料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低成本的自身模板法,以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凝材料,制备高负载量的形状稳定相变材料,从而实现相变材料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值;另一方面,采用具有“栅格”且耐迁移的复合包装材料装载上述相变材料,进一步提高相变材料体系的耐迁移和抗形变特性,从而整体上实现相变储热(蓄冷)材料的轻量化和高相变焓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0080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247418.1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A01G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栽植物需水量自循环供应装置及方法,包括吸水纤维棒和导流纤维棒,吸水纤维棒的上部通过导流纤维棒互相连接。确定移栽植物基坑开挖直径和开挖深度;将导流纤维棒和吸水纤维棒置入基坑后连接成整体,导流纤维棒与吸水纤维棒连接处用纤维材料填充连接;回填种植土部分掩埋吸水纤维棒;五、将移栽植物放置基坑内,继续回填种植土后捣实;通过以上步骤,实现移栽植物需水量自循环供应。在干旱季节,通过吸水纤维棒的毛细作用把深部土壤的水分迁移到移栽植物的根系周边,不需要每天进行人工浇灌,减少了维护的人力成本。在暴雨季节,利用吸水纤维棒内的排水管将多余雨水导入深部土壤,减少雨水过多导致的烂根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966165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450678.0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E03F1/00
Abstract: 一种利用绿化区吸附层消减城市内涝的系统及消减内涝的方法,系统主要由主导管、支导管、竖向深井、吸附材料层、植被土壤层、进水口等部分构成。绿化区吸附层优先选用具有多孔特征的建筑废渣填筑,利用多孔材料的吸水性能将水暂时的储存在绿化区内,实现消峰减排、缓解内涝的功能。同时,在绿化区吸附层中设置竖向深井将吸附的雨水汇集在井中,既能补充地下水源,又能将水抽起就近灌溉绿化区植物,节约淡水资源;雨水经过多孔材料的吸附净化后大部分有害物质得到去除,起到减轻污染地下水的作用。本方法具有吸附雨水效果好、施工工艺较为简便、造价低、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