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63054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610082734.4

    申请日:2006-05-15

    Inventor: 徐东明 孔相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31 H01M8/06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重整系统和包括它的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重整系统包括由含氢燃料产生主要包含氢的重整气体的重整器;及从重整气体中除去一氧化碳的CO清除器,其中入口的开孔面积与出口的开孔面积之比为1∶1.5~1∶3。因而,重整燃料的入口的开孔面积小于重整气体的出口的开孔面积,使得重整气体从重整器中平稳地排出而不在沟槽中停滞,从而提高重整器的重整效率。

    燃料重整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90239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610127893.1

    申请日:200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重整器,其包括:第一管;置于所述第一管中的第二管;主热源,其包含填充在所述第二管中的氧化催化剂,所述主热源使用所述氧化催化剂使燃料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适于产生具有预定温度范围的热能;辅助热源,其包括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接的点火器,用以点燃和燃烧所述的气体燃料,并将所述氧化催化剂预热到反应启动温度范围;重整反应单元,其包括重整催化剂,所述重整催化剂填充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一管之间的空间中,所述重整反应单元使用所述重整催化剂和所述主热源产生的热能,使所述燃料发生重整反应生成含氢的重整气体。

    具有改进的冷却结构的燃料电池堆体

    公开(公告)号:CN1744363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99617.4

    申请日:2005-08-30

    Inventor: 徐东明 权镐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体的冷却系统。该燃料电池堆体包括通过氢氧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发电体以及在发电体之间的隔板。在发电体之间也可以包含有冷却板。在隔板或冷却板中形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主通道和将主通道耦合在一起的分支通道。主通道和分支通道相交形成了网格状区域,在其间具有呈矩形、三角形、圆形、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或形成为这些形状的组合的立柱。冷却通道增大了冷却剂与隔板或冷却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改善了堆体的冷却效率。

    燃料重整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1483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27893.1

    申请日:200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重整器,其包括:第一管;置于所述第一管中的第二管;主热源,其包含填充在所述第二管中的氧化催化剂,所述主热源使用所述氧化催化剂使燃料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适于产生具有预定温度范围的热能;辅助热源,其包括与所述第二管相连接的点火器,用以点燃和燃烧所述的气体燃料,并将所述氧化催化剂预热到反应启动温度范围;重整反应单元,其包括重整催化剂,所述重整催化剂填充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一管之间的空间中,所述重整反应单元使用所述重整催化剂和所述主热源产生的热能,使所述燃料发生重整反应生成含氢的重整气体。

    燃料电池系统和该系统中使用的电池堆

    公开(公告)号:CN1770529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29104.3

    申请日:2005-09-30

    Inventor: 徐东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池堆,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膜电极组件和分别设置在膜电极组件两个表面上的隔板的发电单元,在膜电极组件与两个隔板之间的边缘上设置垫片,在各垫片与各隔板之间设置密封件以保持膜电极组件与隔板之间的密封。由于在隔板与垫片之间设置了密封层,垫片与隔板之间不会形成缝隙,在电池堆工作的过程中能更有效地阻止氢或氧从垫片与隔板之间泄露出去,进而能获得与电池堆独特的性能条件相称的电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