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2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80046627.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包括正电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的负电极以及电解质,其中正电极包括化学式1中的锂锰钴氧化物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小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并且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比负极活性物质的第1次充电/放电效率更低的第1次充电/放电效率,并且在第1次充电/放电期间具有的不可逆容量大于负极活性物质在第1次充电/放电期间的不可逆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892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880046627.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包括正电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的负电极以及电解质,其中正电极包括化学式1中的锂锰钴氧化物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小于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颗粒直径(D50);并且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具有比负极活性物质的第1次充电/放电效率更低的第1次充电/放电效率,并且在第1次充电/放电期间具有的不可逆容量大于负极活性物质在第1次充电/放电期间的不可逆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