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410309745.6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一种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和一种用于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初级颗粒;以及次级颗粒,包括多个初级颗粒的聚集体。所述多孔材料具有大于或等于0.3g/cc且小于1.0g/cc的振实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78357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310145733.X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00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电极组合物、一种负电极和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负电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结晶碳导电材料,其中,负极活性材料包含软碳,结晶碳导电材料包括平均颗粒直径(D90)为大约1微米至大约20微米的石墨。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73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11318.1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2
Abstract: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包括集流体和在所述集流体上的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所述负极。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具有1.1-6的平均纵横比的无定形碳,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总重量,以约55.5重量%-约99.5重量%的量包括所述无定形碳。
-
公开(公告)号:CN101996835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258917.3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所述PDP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寻址电极、覆盖所述寻址电极的第一介电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分隔多个放电单元的障壁、布置在所述放电单元内的磷光体层、以与所述寻址电极基本垂直的方向布置在面对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基板表面上的多个显示电极、覆盖所述显示电极的第二介电层、以及覆盖所述第二介电层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氧化锶(SrO)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3378357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45733.X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13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00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电极组合物、一种负电极和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负电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和结晶碳导电材料,其中,负极活性材料包含软碳,结晶碳导电材料包括平均颗粒直径(D90)为大约1微米至大约20微米的石墨。
-
公开(公告)号:CN103378371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10158597.8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解质以及包括该电解质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用下面的化学式1表示的第一添加剂以及用下面的化学式2表示的第二添加剂。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所述电解质。化学式1化学式2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577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334912.1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3 , C01G23/005 , H01M4/502 , H01M4/625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4/525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及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钛酸锂化合物,其中在约200cm‑1‑约300cm‑1范围内的F2u峰相对于在约400cm‑1‑约550cm‑1范围内的F2g峰的拉曼光谱强度比(I(F2u)/I(F2g))R大于或等于约0.7。在化学式1中,‑0.2≤x≤0.2,‑0.3≤y≤0.3,0≤z≤0.3,‑0.3≤n≤0.3,且M选自Mg、Al、Ca、Sr、Cr、V、Fe、Co、Ni、Zr、Zn、Si、Y、Nb、Ga、Sn、Mo、W、Ba、La、Ce、Ag、Ta、Hf、Ru、Bi、Sb、As、及其组合。化学式1Li4+xTi5‑yMzO12‑n。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3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309745.6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C01F7/002 , C01G53/04 , H01M2/16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一种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和一种用于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初级颗粒;以及次级颗粒,包括多个初级颗粒的聚集体。所述多孔材料具有大于或等于0.3g/cc且小于1.0g/cc的振实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8655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484615.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和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在一方面,一种用于锂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包括:集流体;正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集流体上,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活性炭和添加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