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61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084562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A组份中,加入B组份,利用A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甲组份中,加入乙组份,利用甲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4959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38140.9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B29C64/118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曲丝打印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计算机中绘制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处理,获取所述三维模型的各层截面的轮廓数据和填充数据;选取多种适用于静电纺丝的高分子材料,利用热熔或溶剂溶解的方法获取多份用于静电纺丝的3D打印材料,将获取的多份用于静电纺丝的3D打印材料分别对应装入到多个纺丝喷头内;静电纺丝装置对合成高分子材料或生物材料进行静电纺丝,使静电纺丝产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打印基底运动,按预定轮廓沉积到所述打印基底上的特定位置。有益效果:从而更好的制备适合的内植物或填充材料,满足临床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2575.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D06M11/77 , D06M11/79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方法,将碳纤维加热预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将SiC粉末与硅橡胶按质量比为5-10:10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将碳纤维与混合浆料按质量比为3-5:100充分混合;将充分浸渍浆料后的碳纤维加热至400-600℃,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碳纤维本身没有损伤,且制备过程不需要专用设备,不需要高温以及特殊气体,极大简化了制备流程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27421.6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舟山腾宇航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钡酚醛树脂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利用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利用组分中的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583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452575.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D06M11/77 , D06M11/79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方法,将碳纤维加热预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将SiC粉末与硅橡胶按质量比为5‑10:10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将碳纤维与混合浆料按质量比为3‑5:100充分混合;将充分浸渍浆料后的碳纤维加热至400‑600℃,反应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碳纤维本身没有损伤,且制备过程不需要专用设备,不需要高温以及特殊气体,极大简化了制备流程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789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18080.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B29C64/106 , B29C64/118 , B29C64/112 , B29C64/20 , B29C64/232 , B29C64/205 , B29C64/393 , B29C64/386 , B33Y30/0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集合多种3D生物打印的集成装置。本发明将多种生物材料或细胞水凝胶材料装入相应打印方式的打印喷头料筒中,在PC控制系统中设置好工艺流程步骤及各步骤对应的路径模型和打印参数条件;装置通过交替更换打印喷头,在不同部位打印预设的材料及结构,在打印过程中,通过实时调控Z轴运动使打印针头与物体打印层之间的高度固定,同时在静电打印过程中,调整打印平台使打印层高度与电导池液面高度一致,在固定高度的稳定电场下实现了高精度和高堆积度的样品制备,实现跨种类跨材料跨打印条件的联合高精度生物三维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04648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37485.2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24 , A61L27/36 , A61L27/38 , A61L27/56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曲丝三维打印的人工椎间盘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静电曲丝三维打印的人工椎间盘支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软骨细胞10-16份、胎牛血清3-6份、骨髓干细胞8-10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7-9份、抗坏血酸5-6份、生物材料7-9份、有机高分子材料7-9份和生物高分子材料7-9份。益效果:从而形成可控的孔隙率、较大的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打印丝线相互交织形成的良好力学属性等特性,根据需要,设计打印路径参数,获得人工仿生椎间盘,结构的精度高,力学性质可控,同时携带大量种子细胞进行增殖修复,利于快速建立椎间盘周围微环境,恢复椎间盘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20908.1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61/06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和钡酚醛树脂复合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隔热涂料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和外层的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与所述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9: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高成碳率的钡酚醛树脂和以Si-O键为主体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配合各种填料,避免了传统的酚醛树脂固化速度慢,力学性能差的缺点,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4562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3/04 , C08K2003/2224 , C08K2003/2265 , C08K2201/011 , C09D5/18 , C09D7/61 , C09D7/62 , C09D7/63 , C09D7/70 , C08K13/04 , C08K7/28 , C08K7/26 , C08K3/34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7/24 , C08K7/06 , C08K3/22 , C08K3/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A组份中,加入B组份,利用A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甲组份中,加入乙组份,利用甲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16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619399.8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陶瓷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高熵氧化物陶瓷(High entropy Ceramics,HEC)纳米凝胶制备,在大气条件下利用热致气相分离原理实现HEC凝胶体的瞬态固化方法。瞬态固化之后的HEC凝胶体在马弗炉低温煅烧,获得介观跨尺度( 2000℃),几何外形、内部微观结构和孔隙率(>80%)高度可调控;这类气凝胶材料还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表面积,具备抗冲击性强,不易破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