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7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71440.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5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反馈管道的流体振荡器,包括振荡器主体以及设置在振荡器主体内依次连通的整流段、收缩段、反应腔室、喉部和扩散形喷嘴,所述的整流段与后端的外部压力流源连通,所述的反应腔室的截面呈前大后小且以前后方向的中线上下对称的葫芦形,所述的扩散形喷嘴沿程的壁面进行弧形扩充后呈喇叭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频率高、更均匀的周期性横向射流振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89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69049.8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冷却控制装置,通过母板振荡器与子板振荡器的配合,在没有任何机械运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荡射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冷却场合,产生合适的振荡控制效果,可以显著扩宽射流覆盖面积,强化传热传质。和传统定常射流相比,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将冷却效率提升3倍以上。相较于定常射流,本发明的方案中母板振荡器与子板振荡器的配合所生的振荡射流可扩宽热射流覆盖面积,有效提高热射流的传热传质性能和温度扩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185451.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反馈振荡射流的无舵面翼型升力装置,包括环量控制翼型以及设置在环量控制翼型主体内部的无反馈管道的流体振荡器和外部的康达表面,所述环量控制翼型主体内部还设有射流通道、隔板和集气室;所述集气室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集气室的孔径由进气端到出气端逐渐递增,所述射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有外部气源,另一端连通集气室的进气端,所述集气室的出气端连通流体振荡器的整流端,所述隔板固定在射流通道和集气室的腔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翼展方向射流均匀稳定且增升效果更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7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28495.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叶片热疲劳消除装置,作用于发动机叶片内壁,装置包括振荡器阵列,振荡器阵列包括多个振荡器,振荡器相互平行,且相邻两个振荡器的相接近的两个反馈通道相连接,形成共享反馈通道,振荡器包括振荡器入口、振荡器出口、内部振荡腔和壁块,壁块对称设置在射流中心线两侧,壁块的内侧面为壁面,壁面之间形成内部振荡腔,内部振荡腔的入口与振荡器入口相连接,内部振荡腔的出口与振荡器出口相连接,共享反馈通道的一端与振荡器入口相连接,共享反馈通道的另一端与内部振荡腔的出口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消除热斑,减少热应力和热疲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5343.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5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反馈通道的流体振荡器,其振荡腔体包括有反应腔室、第一通道及喷嘴,反应腔室适于在主流体两侧形成漩涡,所述控制管道中具有气体,从而使得射流贴附一侧时产生的低压波可以传递到另一侧的控制端口。该设计相比于传统直射流喷嘴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收缩段和反应腔室的连接处,设置两个控制端口,从而使得射流贴附一侧时产生的低压波可以传递到另一侧的控制端口,最终产生使射流翻转的推动力。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远高于双反馈通道振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3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6643.X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子母流体振荡器,包括:母板、子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母板内部为流体振荡器,子板内部具有对称设置的流体通道,子板和母板的入口分别单独供应有压力的流体,母板的两个出口分别连到子板的两个控制端口,整个振荡器通过子板的出口与外界大环境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出色的可缩放性和可集成性,可以产生从几赫兹到几万赫兹频率的射流,连续振荡时可以产生强烈的掺混效果;流体振荡器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流动,射流的振荡频率不依赖于体积流量的流量变化,而是单独可控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0535343.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5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反馈通道的流体振荡器,其振荡腔体包括有反应腔室、第一通道及喷嘴,反应腔室适于在主流体两侧形成漩涡,所述控制管道中具有气体,从而使得射流贴附一侧时产生的低压波可以传递到另一侧的控制端口。该设计相比于传统直射流喷嘴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收缩段和反应腔室的连接处,设置两个控制端口,从而使得射流贴附一侧时产生的低压波可以传递到另一侧的控制端口,最终产生使射流翻转的推动力。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远高于双反馈通道振荡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85451.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反馈振荡射流的无舵面翼型升力装置,包括环量控制翼型以及设置在环量控制翼型主体内部的无反馈管道的流体振荡器和外部的康达表面,所述环量控制翼型主体内部还设有射流通道、隔板和集气室;所述集气室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集气室的孔径由进气端到出气端逐渐递增,所述射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有外部气源,另一端连通集气室的进气端,所述集气室的出气端连通流体振荡器的整流端,所述隔板固定在射流通道和集气室的腔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翼展方向射流均匀稳定且增升效果更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7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723502.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5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同相位控制及频率解耦振荡器,包括:母板和子板,母板内设有脉冲振荡器,脉冲振荡器的振荡器第一母流道内依次设有多个第一控制端口,振荡器第二母流道中依次设有多个第二控制端口;子板内设有多个子层单元,子层单元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和喷流出口,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均连接至喷流出口的输入端,且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交叉设置,所有子层单元的第一子流道的输出端的角度一致,同理,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的角度一致,所有子层单元的第一子流道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各第一控制端口,第二子流道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各第二控制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出口同相位控制及频率可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23502.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15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同相位控制及频率解耦振荡器,包括:母板和子板,母板内设有脉冲振荡器,脉冲振荡器的振荡器第一母流道内依次设有多个第一控制端口,振荡器第二母流道中依次设有多个第二控制端口;子板内设有多个子层单元,子层单元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和喷流出口,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均连接至喷流出口的输入端,且第一子流道和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交叉设置,所有子层单元的第一子流道的输出端的角度一致,同理,第二子流道的输出端的角度一致,所有子层单元的第一子流道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各第一控制端口,第二子流道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各第二控制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出口同相位控制及频率可调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