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48773.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绝热模块,主要由真空腔、多层绝热屏、真空泵组成,用于真空绝热环境的获得和保持,减小测量中的漏热;力加载模块,主要由空压机、气缸、减压器、动密封、力传感器组结构组成,用于不同的力的施加和测量;试件性能测量模块主要由绝热垫块、标准测试杆、测试样品、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温度测量和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计算;冷热源控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加热棒、液氮冷却单元、低温恒温槽冷却单元、铜编织带,用于提供标准测试杆两端所需的冷热源,可实现标准测试杆两端控温;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力加载下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748773.8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绝热模块,主要由真空腔、多层绝热屏、真空泵组成,用于真空绝热环境的获得和保持,减小测量中的漏热;力加载模块,主要由空压机、气缸、减压器、动密封、力传感器组结构组成,用于不同的力的施加和测量;试件性能测量模块主要由绝热垫块、标准测试杆、测试样品、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温度测量和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计算;冷热源控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加热棒、液氮冷却单元、低温恒温槽冷却单元、铜编织带,用于提供标准测试杆两端所需的冷热源,可实现标准测试杆两端控温;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力加载下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24159.6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重力液体获取实验装置,涉及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测试箱体、供气系统、进/排液系统;测试箱体和进/排液系统是主要的实验区域,用于提供不同尺寸的网幕通道和实验环境,供气系统保证测试箱体内部的压力。本发明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目标参数的采集、信号转换和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对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内部压力的控制,进一步能够获取网幕参数、尺寸规格、工质物性、驱动方式等参数对液体获取效率的定量影响规律,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561096.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L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的机械锁紧门封结构,包括门框结构、密封结构、保温结构和辅助加热结构;门框结构包括铰链组、不锈钢装饰面板和小门主框架;铰链组包括门铰链底座、固定螺母、活节螺栓、门框铰链底座和门框焊接折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条、门外开门把手和锁紧滑块座;保温结构包括第一环氧板、第二环氧板、第三环氧板、第四环氧板、第一把手支架、方销、第二把手支架、第五环氧板和保温材料;辅助加热结构包括硅胶加热带和硅胶加热带接线端;所述辅助加热结构对小门主框架、第三环氧板、第四环氧板、第五环氧板及方销进行辅助加热。本发明密封性和保温性良好,门封表面不结霜、结露,方便从内外开启和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77842.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流体毛细输运性能的可视化实验装置,涉及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真空腔、补液腔、实验腔、低温可视化模块、充注排放模块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真空腔内部设置有补液腔和实验腔,用以降低可视化实验装置漏热;补液腔外置于实验腔,保证实验腔内气液两相的温度均匀性;实验腔和充注排放模块连接,内部充有液氮和高压气体;低温可视化模块实现捕捉和记录实验腔内部纯液输运过程或气液两相分离失效过程中的图像;充注排放模块用于向实验腔内充注液氮和高压气体,并驱动液氮流出;数据采集系统用于监测和记录实验数据。本发明可实现低温流体系统相分离性能和液体输运性能的研究,拆装方便,充注率可控,输运效果可视。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8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0821.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循环试验设备的地面精密可调轨道结构,包括轨道、连接组件、调节固定机构和地面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布置于所述地面支撑组件上;相邻两段所述轨道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并且相邻两段所述轨道之间预先留有Z型伸缩缝;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栓组和轨道连接夹板;所述调节固定机构包括轨道横向调节组件、轨道压板、第二螺栓组、第三螺栓组、轨道竖向调节螺栓和轨道固定底板;所述地面支撑组件包括地面承载框架和地面静压室孔板。本发明可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固定方式灵活,并可在部件热变形后,轨道依然可拆卸或调整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40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99374.2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多孔结构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实验装置,涉及多孔介质中气体流动特性研究领域,包括实验管组、供气系统、储气缓冲系统、超低压保障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实验管组提供不同尺寸多孔介质的排布空间和参数测量孔道,供气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气体氛围,储气缓冲系统提供稳定的气流参数和进出口压力,超低压保障系统实现气体在系统中定向稳定流动,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目标参数的采集、信号转换和处理。本发明对微尺度多孔介质中有效孔隙进行准确布置,实现孔隙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避免微尺度多孔介质中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误差,进而实现超低压下的宏观尺度多孔介质对微尺度多孔介质中气体流动特性的近似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8151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091875.7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供暖的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包括空气流道,以及沿冷空气流向依次布置在空气流道内的冷风风机(1)和内置具有吸水和储热能力的吸附剂的吸附床(4),在冷风风机(1)与吸附床(4)之间还布置有加湿器(2)和加热器(3),所述的吸附床(4)的后端的空气流道上还设有布置有新风风机(5)的新风进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供暖系统清洁环保、工作效率高,具有能量储存功能,可以将低谷电力、低品位废热或太阳能储存起来,并在用户有取暖需求时释放,可有效降低建筑供暖的能量消耗,并具有加湿供热功能,可有效提高室内热舒适性,此外,该系统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都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6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08215.2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混合对流传热实验装置,包括相互连接并形成流体循环回路的测试腔体、电加热系统、低温气体发生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电加热系统为测试腔体提供可控加热壁面;低温气体发生系统为测试腔体提供低温氮气,并对氮气温度进行控制;气体循环系统用于控制测试腔体的送风参数和系统压力;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关键流动传热参数的采集、信号转换和处理等。通过本发明可在较大范围内对雷诺数和格拉晓夫数进行连续控制,可实现的格拉晓夫数达1013以上,雷诺数达105以上。同时,可实现基于粒子图像测速仪和热线传感器的三维稳态和动态流场参数实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17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552126.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的地面支撑结构,包括底部蓄热结构、殷钢底面支撑结构、保温结构和殷钢不变形平台;支撑结构,由下向上分四层,依次是底部蓄热结构、殷钢底面支撑结构、保温结构和殷钢不变形平台;底部蓄热结构包括基坑防水涂层、瓜子片蓄热层和水泥砂浆找平层;殷钢底面支撑结构包括底部预埋钢板、殷钢肋板、殷钢管、箱体底部不锈钢密封板、不锈钢波纹管、殷钢网格肋板、殷钢安装法兰、不锈钢底板和碳钢工字钢框架;保温结构包括保温玻璃砖、承压钢板和石棉板;殷钢不变形平台包括不变形平台和连接螺栓。本发明整个支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耐高低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变形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