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49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71999.3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圩畈农湿复合面源污染净化系统、方法及资源化利用工艺,应用于圩畈地区;包括根孔湿地单元、植物圩埂单元、自然生态沟渠、生态砾石净化单元、以及湿地塘单元;含有农业面源污染的农田退水从农田依次流经根孔湿地单元、植物圩埂单元、自然生态沟渠、生态砾石净化单元汇集到湿地塘单元中,完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净化处理。本发明通过构建根孔湿地单元、植物圩埂单元、自然生态沟渠、生态砾石净化单元、湿地塘单元的多级生态系统,基于圩畈地区的集中、水系发达的特点,以现有用地条件,实现水体的农田湿地复合生态治理,解决了圩畈地区农业单向生态治理过程中,治理效果不理想或投入较高、缺乏系统性调控、占地面积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0529.X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水绵打捞设备及水绵打捞方法,水绵打捞设备包括船体、打捞组件、脱水组件和灭活组件,打捞组件设置在船体上,位于靠近船体头部的位置,打捞组件一端适于伸入水中,脱水组件设置在船体上,脱水组件与打捞组件相邻,船体上设有集水舱,集水舱位于脱水组件下方,灭活组件设置在船体上,灭活组件与集水舱相连接,本发明采用打捞组件可将水绵整体进行打捞,避免了水绵打捞过程中造成的水绵丝状体断裂,打捞上的水绵经脱水组件进行脱水轻量化处理,并将集水舱中收集到的水绵脱离的余水输送至灭活组件中灭活处理,可将余水中的水绵细胞灭活,从而避免了打捞后水绵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扩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0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44270.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潜流湿地系统以及缓解湿地堵塞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潜流湿地系统,通过增设湿地单元堵塞监控系统,自动控制堵塞单元的进、出水运行条件,使堵塞单元低位运行时加速填料间有机物降解以及促使微生物内源呼吸消耗胞外聚合物或胞内成分,在水位回升时将堵塞物冲散,便于湿地内部的氧气交换和营养物质的循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便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湿地的净化能力相应增强,能够更好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水流冲散堵塞物,可以防止湿地因堵塞而退化,保持湿地的生态健康和可持续性;由于湿地堵塞得到缓解,延长湿地填料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人工清理的需求,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77459.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水平潜流湿地、系统及防堵塞方法,水平潜流湿地包括种植层、净化层、稳定层和隔板,种植层、净化层和稳定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隔板沿水流方向可拆卸设置在种植层、净化层和稳定层内,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水孔,相邻隔板上的过水孔在高度上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将相邻隔板上的过水孔在高度上交错设置,水体经过水孔的导流作用,在水平潜流湿地内水流沿程方向流态可以实现“低‑中‑高”、“高‑中‑低”、“中‑中‑中”等多变、往复流态,构建水平潜流湿地单元内部“浪潮式”水动力流态,可控的水动力流态有利于动态平衡水平潜流湿地内部污染负荷,降低总体堵塞趋势,从而保证了净化水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28847.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1/48 , C02F1/56 , C02F1/52 , C02F1/32 , C02F1/461 , C02F3/3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新污染物的尾水湿地系统,包括用于处理悬浮物和微塑料的预处理单元、至少一个用于处理尾水中的氮磷营物和抗生素的第一协同处理单元和第二协同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协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通过管道串联;第二协同处理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表流湿地;污水厂尾水依次进入所述预处理单元、第一协同处理单元、第二协同处理单元和所述表流湿地。本发明将污水厂尾水通过多级处理,能够高效去除污水厂尾水中微塑料和抗生素的同时协同去除氮磷营养物,体现尾水湿地系统绿色、生态和环保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113319.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自动采集装置,包括采样桶、旋转驱动装置、开关装置和集雨转盘,集雨转盘顶部敞口,底部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输送管,且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绕轴向转动;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采样桶的底部内侧;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旋转驱动装置在下雨时开始转动;采样桶顶部敞口,其底部内侧设有多个采样杯,多个采样杯围绕旋转驱动装置呈环形分布,且与输送管的位置相配合。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包括发条组和匀速齿轮组的机械旋转结构作为旋转驱动装置,可分时段采集雨水,具有建设成本低廉、运行维护便捷等优点;使用简单的浮球和浮动杆作为自动开始采集的开关装置,无需人工长时间蹲点采样及频繁操作,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2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099129.2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设置在土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地设在所述土体中的多个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过滤材料;相邻两个桶体之间互相连通,位于端部的桶体与开设在所述土体中的排水沟渠相连通,位于中部的桶体与外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净化排水桶中悬挂有第一截污挂篮,在过滤蓄水桶中悬挂有第二截污挂篮,内部放置过滤材料,可将初期污染较重的雨水进行过滤蓄积,重新利用于城市绿地或农田菜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再将中后期污染较轻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入水管道或河道湖泊,减少雨水入河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7227.5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00 , C02F3/32 , C02F1/30 , B01J23/22 , B01J21/18 , B01J35/39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去除抗生素和常规污染物的尾水生态湿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态池塘、微生物燃料电池潜流湿地、光催化推流式反应池、表流湿地;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潜流湿地中设有阴极层、阳极层和基质填料;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潜流湿地通过分解尾水中的污染物产生电能;所述光催化推流式反应池中设有光催化反应板和光源,所述光催化反应板的表面设有光催化剂;所述光源用于照射所述光催化反应板,所述光源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潜流湿地产生的电能供电。本发明对于抗生素设置了针对性的去除单元,即光催化反应池,并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常规的尾水湿地系统进行了多功能化的设计改造,实现了抗生素高效去除和协同去除氮磷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35251.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使用方法。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池,所述湿地池内适于容纳有若干水生植物和水;闸门组件,所述闸门组件设于湿地池的侧壁,所述闸门组件包括活动闸门,所述活动闸门沿高度进行升降,以调节湿地池内的水位。本发明解决各个地方的天气气候均有所不同,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受气温、季节、植物生长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而湿地水量通过人工难以及时动态调整,往往造成湿地净化能力富裕或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及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782907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0346531.6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尾水型人工湿地集水池的前置过滤系统,包括集水池、进水管和配水管,所述集水池内悬挂有过滤篮,所述过滤篮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进水管置于所述透水土工布上方以使所述进水管出水透过所述透水土工布进入所述过滤篮,所述配水管穿设于所述过滤篮下方的所述集水池侧壁上,且所述配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池底部。该前置过滤系统通过简易过滤篮与透水土工布的搭配使用,可以用较低成本有效去除尾水中的轻质絮状物等杂质,同时便于建设与后期维护,可以经济且便捷地有效减缓人工湿地各个系统的堵塞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