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9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00527.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识别转录调控因子TaBLZ1降低小麦籽粒中天冬酰胺含量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调控天冬酰胺合成的关键基因TaASN1的启动子功能元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酵母单杂交和凝胶迁移阻滞试验,识别了可能与TaASN1存在互作的转录因子TaBLZ1,且通过基因编辑证明TaBLZ1在天冬酰胺合成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通过对TaBLZ1转录因子功能解析,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降低天冬酰胺含量,培育低天冬酰胺含量的小麦品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02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06873.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麦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农杆菌侵染后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高农杆菌侵染后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麦小孢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小孢子愈伤组织;(2)将所述小孢子愈伤组织接种到固体诱导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得到继代小孢子愈伤组织;(3)将所述继代小孢子愈伤组织与农杆菌菌悬液混合,移至共培养基中共培养,得到侵染的愈伤组织;(4)将所述侵染的愈伤组织使用负压处理后,移至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得到大麦小孢子愈伤绿苗。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农杆菌侵染后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98257.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赶黄草的育苗栽培方法,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对赶黄草种子进行春化处理;(2)将干燥沙土与春化处理后的赶黄草种子混合,撒播苗床上,覆膜,育苗,得到赶黄草幼苗;(3)选地整地、施肥,移栽所述赶黄草幼苗,进行田间管理和收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赶黄草的育苗栽培方法。本发明在育苗前对种子的颜色进行筛选,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筛选后的种子进行低温春化处理,可促进花芽形成,在育苗时设置特定的育苗条件进行育苗,保证幼苗的生长。本发明在降低了赶黄草育苗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幼苗质量,提升了育苗效率,有利于赶黄草的推广栽培,提高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0949.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B02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藜麦胚芽和麦芯高纯度分离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原粮除杂、水分调节、首次碾削、低温浸水、灭酶烘干、二次碾削、过筛分离。所得藜麦胚芽纯度高于95%,蛋白质含量>40wt%,脂肪含量>15wt%,所得藜麦芯粉淀粉含量>70wt%。本发明能大大提高藜麦胚芽分离精度,与全谷物粉碎过筛相比可以降低能耗并减少营养流失。所得藜麦胚芽粉和藜麦芯粉可直接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加工,或者作为原料进一步分离藜麦蛋白或淀粉,相比于直接从藜麦全谷物粉中提取蛋白或淀粉,得率高、工作量少、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6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68013.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农杆菌转化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的方法,使用国产大麦品种‘花22’作为受体材料,通过:1)大麦小孢子提取、诱导培养;2)农杆菌侵染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3)筛选转化后的愈伤组织;4)分化培养及壮苗培养步骤,选定合适的侵染条件,在分化阶段使用抗除草剂基因作为筛选标记,成功建立了农杆菌侵染大麦小孢子愈伤组织转基因体系,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阳性率在77%以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13710.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青稞小孢子愈伤组织绿苗再生的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幼穗作为样品,进行低温预处理;(2)将低温预处理后的样品置于提取液中,旋切,过滤,收集小孢子;(3)将小孢子置于提取液中进行黑暗处理,纯化,获得纯化后的小孢子;(4)将纯化后的小孢子置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形成愈伤组织;(5)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分化形成绿苗。本发明通过对分化培养基中固化剂与碳源的种类、对分化时是否进行分化培养基的更换以及更换时间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青稞小孢子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9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09108.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双单倍体辣椒植株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辣椒花蕾低温预处理后,消毒;(2)将消毒后的花蕾与提取液混合得到悬浮液,游离收集小孢子;所述提取液包括甘露醇、氯化钙和缓冲液;(3)将步骤(2)得到的小孢子置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得到愈伤组织;(4)将步骤(3)得到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分化培养,得到辣椒苗。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从花药体细胞中形成愈伤组织和胚,而且通过小孢子培养形成了愈伤组织而不是胚状体,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形成了再生植株,为辣椒单倍体育种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42073.4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21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46 , A01H6/2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大麦WOX家族基因HvWOX8在促进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所述大麦HvWOX8基因的CDS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对大麦HvWOX8基因的克隆和分析,并在拟南芥中进行遗传转化对该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发现,过量表达外源大麦HvWOX8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因此,HvWOX8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为大麦耐盐性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1432.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与大麦皮裸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及KASP标记。本发明使用GBS技术对上海大麦种质资源收集库里的总共183个大麦品种材料进行分析,并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分析皮裸性状的位点,从而为可能存在控制该性状的新位点的假设提供更多证据。本发明基于与大麦皮裸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开发了KASP标记,为上海裸大麦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新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