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8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15247.4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09K17/06 , A01B79/02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基材料复配硫磺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小麦秸秆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热解生成生物炭,再将生物炭与钛石膏进行混合;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该生物炭基材料复配硫磺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通过钛石膏的添加,可以降低土壤pH、碱化度,改良盐碱地土壤;同时,生物炭能够改善农田的墒情,调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通过硫磺的添加,其好氧田间下微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H+,从而降低土壤的pH值,使其更加适合植物生长,此外,生物炭和硫磺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改善碱地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327192.3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活性碳氮比的测定方法,属于土壤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提出土壤活性有机碳氮比以及测量方法,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活性氮含量的比值作为土壤活性碳氮比,且浓度为33mmol/L的高锰酸钾浓度测定所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活性氮含量的比值最为接近土壤微生物所需要20的碳氮比,在指导农业施肥管理措施方面,更有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6104.5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施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土壤肥力和/或微生物多样性的施肥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针对设施蔬菜地土壤,施肥时以有机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无机肥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通过完善有机无机配比,限定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比,以及无机肥作为基肥的施加比例,使得设施蔬菜地土壤有机无机养分均衡分配,可降低有机肥施入量,避免肥料过量累积,能够提升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最终达到提升设施土壤地力、保持土壤生态健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3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1255761.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有效性的施肥方法及应用,涉及设施蔬菜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有机肥减量配施氮肥的方式,以质量比为3:2的有机氮和无机氮进行配合施肥,且将有机氮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无机氮作为基肥和追肥施入。采用本发明所述施肥方法,有机肥减量均衡配施氮肥,降低重金属镉在设施蔬菜地土壤中的含量和活性,保持土壤肥力。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施用肥料,在保持土壤养分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可以使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镉总量削减55%以上,有效态含量降低5%以上,降低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镉累积风险,化肥的合理配施还能保证土壤养分的有效供应,保障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73436.2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长形芽孢杆菌的水解酶及其修复土壤莠去津污染的方法,通过人工合成技术修改编码TRZN的DNA序列,构建抵抗莠去津危害的基因突变型,用于受到莠去津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所述来源于长形芽孢杆菌的TRZN水解酶,是一种三嗪水解酶,编码序列含有1371个核苷酸,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本发明通过修改编码TRZN的DNA序列,构建抵抗莠去津危害的基因突变型,并将重组基因转入到拟南芥植株,评估转基因植株抵抗莠去津毒害的耐受性,最终通过与野生型植株的对比试验,证明了转基因型植株具备更高的抗莠去津耐性。本发明不但大幅度提升了转基因生物修复莠去津农药污染土壤的效率,并能够筛选改良抵抗莠去津类农药危害的高等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62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22394.5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OsPHR3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提高植物氮磷吸收利用的方法,通过从水稻幼苗叶片中提取总RNA,以oligodT为引物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OsPHR3的编码区序列,然后将测序后确认完全正确的编码区序列连入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pCAMBIA1305-GUS-Plus表达载体上,利用液氮冻融法将载体转入农杆菌感受态中,随后利用农杆菌侵染花序的方法实现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将水稻基因OsPHR3转入拟南芥中,获得35S::OsPHR3拟南芥超表达植株。此发明可改良植株株形,并提高其对氮磷的吸收与利用,为改善植物对氮与磷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05149.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次生盐渍化土壤淋洗液采样装置,包括钻杆,钻杆的取样腔内设置有注浆主管,注浆主管的外壁连通有若干注浆支管,注浆支管与取样腔内的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注浆支管包括连通在注浆主管外壁的内管,内管上滑动连接有与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的外管;外管上转动设置有若干敞口设置的取样筒,取样筒与设置在外管上的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取样筒内设置有螺旋形布置的切割刀。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通过同一设备在次生盐渍化土壤中进行淋洗液注入和后期取样,能够稳定有效的取得土壤淋洗后的样品,避免取样过程对样本的影响,方便后期检测使用,辅助完成次生盐渍化土壤淋洗液修复的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790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95094.4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C05G3/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天然沸石降低小青菜吸收重金属铅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由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组成的天然沸石加入重金属铅污染土壤中,混合均匀;2)向混合有天然沸石的土壤中施加基肥,然后静置熟化3~5个月,熟化过程中维持土壤含水率为28~32%;3)将小青菜种子播种至完成熟化后的土壤中,培养至收获。其中天然沸石优选采用澳大利亚澳伦天然沸石,型号为FM 3/1、FM 16-50或ANZ38。本发明中,沸石按比例添加后可显著增大小青菜的干重,增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施加沸石FM 3/1对小青菜地上部铅的降幅为13.76~63.66%,施加0.1%时降幅最大;施加沸石FM 16-50对小青菜地上部铅的降幅为49.52~69.61%,施加3%时降幅最大;施加沸石ANZ38对小青菜地上部铅的降幅为26.79~37.35%,施加3%时降幅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6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48942.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炭基微生物复合菌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将微生物吸附在固体载体上,得到炭基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固体载体包括生物炭和沸石;所述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和粪链球菌;所述固体载体与微生物的质量比为40~60:1。本发明利用生物炭的高孔隙度和高比表面积,配以廉价的高吸附性材料沸石,提高单一菌剂对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性能,维持水体pH稳定,有效降低废水中氮、磷、有机污染物和有害重金属残留,减轻畜禽养殖废水对周边水环境污染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195270.3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水稻的磷高效基因及水稻的种质培育,步骤依次为:磷高效基因OsABCB21的克隆、过量表达载体构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OsABCB21基因水稻;本发明OsABCB21中的cDNA序列编码的蛋白与Sec12类似的伴侣蛋白,有效调控水稻对磷的吸收和转运;本发明通过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过量表达生长素转运蛋白基因OsABCB21水稻;在低磷胁迫环境中,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磷含量比非转基因水稻提高了24.24%。本发明通过转基因调控水稻体内碳分布方式,从而达到了作物养分利用目的,使得水稻生长更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