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975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416356.2

    申请日:2016-06-15

    Abstract: 一种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及炼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非洲菊的丛生组培苗切成单芽,在壮苗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光照培养,诱导生根,生根后在温室或培养室中不开瓶盖炼苗1~3个月,之后逐步敞开瓶口炼苗,再假植于栽培基质中。本发明的壮苗生根培养基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适当延缓非洲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缩短非洲菊组培苗在苗床上的养护管理时间,在炎夏和寒冬不间断非洲菊组培苗的生产,大大节约了苗床管理的劳动力和水电成本,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同时,本发明培育的非洲菊种苗植株健壮,根系发育良好,假植后成活率达99%以上,种苗移栽定植后均可成活。

    一种通过诱导体细胞胚获得非洲菊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916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7620.6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诱导体细胞胚获得非洲菊再生植株的方法,以非洲菊花托为外植体材料,培养于含6-苄氨基嘌呤、激动素、苯基噻二唑基脲、萘乙酸、毒莠定、水解酪蛋白的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体细胞胚,体细胞胚萌发后,将其继代培养于分化培养基中,获得再生植株。本发明以非洲菊的花托做外植体,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通过体细胞胚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可避免外植体经脱分化诱导愈伤组织再生植株途径而发生突变。利用本发明进行非洲菊组织培养培育种苗,使培养程序简化、培养周期缩短、种苗质量提高,为非洲菊的大量离体繁殖优质种苗及转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一种福建山樱花的不定芽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57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1451.3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一种福建山樱花的不定芽再生方法,以福建山樱花成熟胚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诱导产生不定芽、不定芽的伸长培养及生根培养后,得到生根苗,再炼苗、驯化得到福建山樱花幼苗,建立了福建山樱花的一种再生方法,不定芽诱导率高达70%,成活率95%,操作步骤简便易行,解决了福建山樱花不定芽再生的困难问题,且诱导成活率高,极大缩短了植株再生的时间,将福建山樱花的再生周期缩短至60-90天。本发明可用于遗传转化的体系建立,有助于进行福建山樱花基因改良,对于福建山樱花的组培快繁、基因工程育种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利用大花六道木叶片进行离体再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764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59501.4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一种利用大花六道木叶片进行离体再生的方法,以大花六道木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培养后,得到生根苗,再炼苗、驯化得到大花六道木幼苗。本发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了6-BA,能够直接诱导叶片外植体发生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6-BA和NAA可以实现不定芽形成丛生芽,并达到增殖的目的,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了IBA和NAA,使茎基部形成不定根。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大花六道木的组织培养,建立大花六道木直接器官再生的技术,可以缩短苗木繁殖时间,提高种苗生产效率,并且可作为大花六道木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种与砂梨褐皮/绿皮相关的SNP标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820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636396.5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砂梨褐皮/绿皮相关的SNP标记及应用。所述SNP标记来源于梨基因组中的含有Ppskin‑Slaf1标记的核心序列,所述核心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核心序列共有2个SNP位点,分别为Ppskin‑Slaf1‑SNP1(PSS1‑1)和Ppskin‑Slaf1‑SNP2(PSS1‑2)。本发明通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标性状,可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为梨果皮颜色定向育种奠定基础,加快育种进程;且操作便捷。

    一种通过根尖诱导产生红掌胚状体的组织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30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20209.X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一种通过根尖诱导产生红掌胚状体的组织培养方法,选取红掌根尖作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预处理、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诱导胚状体的产生并将其培养成熟等步骤,最终可实现红掌植株的再生。本发明通过对红掌的幼嫩根尖进行离体培养,稳定诱导愈伤组织产生,平均诱导率达到80%以上,增殖培养后可诱导产生胚状体,每克愈伤组织平均能诱导产生40-50个胚状体,运用本发明可使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大规模扩增,且在增殖培养数年后依然具有胚状体发生的能力。本发明建立了高效稳定的红掌胚状体发生技术,可应用于红掌的遗传转化、细胞变异及融合,能够避免嵌合体植株的形成,有助于今后的红掌遗传改良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