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9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5995.4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功能的城市蓝绿生态网络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对象区域现状蓝绿斑块的空间分布数据,筛选得到目标生态源地;构建城市蓝绿空间的综合阻力面,基于MCR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的最小阻力路径;选取目标生态源地和综合阻力面,计算每条最小阻力路径的电流邻近中心度,获取蓝绿廊道重要性分级;选用多对一计算模式,识别得到电流密度分布图;提取适宜廊道宽度范围图和生态夹点分布图;将目标生态源地、蓝绿廊道重要性分级、适宜廊道宽度范围图和生态夹点分布图叠加,完成城市蓝绿生态网络的构建。通过本发明进行城市蓝绿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调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16585.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托河流和道路的城市生态廊道宽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并对其预处理;构建生态源地筛选指标体系筛选出生态源地;构建综合阻力面;确定任意两个生态源地之间的潜在廊道路径;识别潜在廊道路径中对动物迁徙具有重要连通性作用的区域的电流密度图;将河流和道路图层数据与电流密度图进行叠加,提取宽度为100m的缓冲区并计算电流密度平均值,得到带电流信息的缓冲区图层;预设最小宽度,缓冲区按照电流密度平均值分为若干级,提取缓冲区对应的廊道,再根据预设值赋予每条廊道相应等级所对应的最小宽度。本发明根据电流密度确定城市廊道的宽度等级,有助于确定依托于河流和道路的城市生态廊道的宽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70229.6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绿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绿化中以生长模型为依据,用于香樟的精准栽培和管护的方法。为了实现香樟精准栽培,本发明依托香樟胸径及树高生长模型,对其在城市绿化环境中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单木生物量蓄积达到最大时所具有的平均表现形式,以其为基准来反推出各立地因子在一定人为可控区间内进行精准栽培,从而使香樟生长达到最优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8214.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的城市乔木地上生物量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10:获取点云数据;S120:对点数据进行处理;S130:采用AdQSM模型提取乔木树冠投影面积、胸径、树高、树枝和树干体积指标;S140:计算乔木树枝、树干和树叶生物量;S150:获得多个计算模型;S160:在所获得的计算模型中筛选出最佳拟合模型。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在建立地上生物量模型时,通过选择7种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偏差(BIAS)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筛选拟合效果最佳模型,降低了用单一模型拟合效果的随机性,提高拟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5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367135.7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绿化生态技术领域,涉及城市绿化生态技术集成应用的多方案优选方法:1)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结合地面样地精准监测和历史资料记录,识别城市绿化地块的障碍因子,明确实施地块生态环境改良方向;2)根据实施地块的规划定位和改良方向,明确生态修复或提升目标,筛选出实施地块所需的生态技术类型,同时建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筛选出各生态技术应用后产生的效益;不同类型生态技术随机组合形成多个集成方案;对集成方案进行优选,得到实施地块的生态技术集成最佳方案。本发明能营建具有较高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的消耗,使城市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27055.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智能监测、评价及展示系统,该系统包括有基础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计算平台和评价结果显示单元,所述基础数据采集单元将实时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输入至数据计算平台中,该数据平台通过计算获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结果,发送至评价结果显示单元展示出来;在监测、评价过程中通过选取以乔木为主体的城市绿地斑块进行监测和调查;确定绿地斑块的监测样方,调查样方中指标;确定建群种并选择其中的标准木;获得标准木监测数据,依据单木评估公式,计算出标准木的生态效益结果;再计算得到群落尺度的生态效益指标。本发明的智能监测、评价及展示系统对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更为及时、客观,实时展示出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62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322250.6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森林资产质量分级评价方法,以评价区域内最优样地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为基准,对评价区域内其它森林资源的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评价区域各质量等级的具体核算标准;以评价区域生长季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评价区域的空间矢量数据把获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分配到小班地块上,获得评价区域各质量等级的具体核算标准;综合相对蓄积量指数和相对植被指数作为评判依据计算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确定评价区域森林资产的当量系数值,结合当量系数值和评价区域的森林资产实际面积计算出评价区域森林资产有效当量面积。本发明的评价体系更为客观,使用双指数分析方法计算综合质量等级,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779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1295789.X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城市绿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全色影像、高光谱影像数据的摄取,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分割,选取数据中包含植被的区域进行物种识别和地上生物量反演,本发明是面向对象的城市绿地生物量遥感反演方法,构建了一套以植被轮廓识别、高光谱端元波谱曲线特征提取和基于波谱角比对的植被物种识别为前提,结合不同乔木和灌木的植被物种冠层轮廓和地上生物量模型,以及草地面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进行城市绿地地上生物量反演的方法。能精确计算得到每一株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计算结果效果理想、精度高,比起大多数未识别植物物种且基于像元的反演模型,更为快速、精确、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661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51682.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态网络空间要素精准识别方法,包括:1、进行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采集;2、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预处理;3、将多光谱图像利用不同波段依次计算NDVI、NDWI及NDBI,对植被、水体和建筑物区域特征进行统计;4、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提取出植被区域和水体区域;5、以植被区域和水体区域作为生态空间,计算其占地面积;6、提取该生态空间的形状特征;7、将生态空间的占地面积和形状特征进行叠加,获得生态廊道及由廊道交织形成的生态网络;8、计算生态网络中的三维绿量和植被覆盖度,识别城市生态网络中的生境质量。本发明可以快速和精确的计测大面积范围城市内的城市绿地植被信息,更加快速、精确、全面,时效性较高且效果更为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81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57882.0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公园绿地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属于城市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为评价对象,建立包含环境、社会、经济和景观四大效益类型中若干单项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后进行层次单排序和总层次排序,得到若干单项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待评估项目的各效益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量化赋分,通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效益评价指数。本发明首次提出从环境、社会、经济和景观效益四方面对基于城市搬迁地的园林绿化项目开展综合评价,对其建设成效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和综合判断有助于开展城市高密度地区的绿化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