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9815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56649.7
申请日:2014-07-24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多层住宅增设电梯与抗震加固一体化建造方法,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现有的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或天井处对应位置增设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2)在现有的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或单面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对现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与抗震加固的需求,避免各项单独进行引起的资源能源浪费、减少入室施工等对居民与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结构安全与抗震性能,可广泛用于6-8度抗震设防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增设电梯和抗震加固改造后,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与未改动原结构相比提高一度以上,刚度、延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特征亦有所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297932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10587935.5
申请日:2012-12-29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包钢套加固严重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对于震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的四周采用角钢加固并在高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钢缀板,框架梁的底部采用角钢加固而梁顶则采用扁钢加固,梁柱节点设置贯穿钢筋并与梁底部角钢及顶部扁钢焊接,同时在柱底设置加强角钢并浇筑柱墩。本方法可以很好地恢复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加固后的震损框架结构,其延性与未损对比结构相当,水平极限承载力较未损对比结构增加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887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114906.6
申请日:2014-03-25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3/04
摘要: 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I)钢支撑(1)加工:根据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尺寸确定钢支撑的规格,并进行加工;所述钢支撑(1)包括圆形钢圈(101),圆形钢圈(101)直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有左钢杆(2)和右钢杆(3);(II)钢支撑(1)安装:将钢支撑(1)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位置,两端与节点区预设的节点板(4)采用焊接连接,形成钢斜撑。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提高了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承载力,又满足其变形需求,不仅施工方便,不影响施工期的使用,又具有可拆卸可循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137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28140.1
申请日:2014-07-10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或天井处对应位置布置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2)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采用单面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3)在多层住宅纵横墙交接处室外紧贴原墙体位置设置扶壁柱;(4)在扶壁柱上部的屋面顶部浇筑混凝土屋面大梁,并预埋锚固件,屋面顶部采用坡屋面钢结构加层。本发明避免各项单独进行引起的资源能源浪费、减少入室施工等对居民与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结构安全与抗震性能,可广泛用于6-8度抗震设防区。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与未改动原结构相比提高一度半以上,刚度、延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特征亦有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42137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28140.1
申请日:2014-07-10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多层住宅一体化改造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多层住宅室外楼梯间或天井处对应位置布置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筒;(2)在多层住宅外围墙体外侧采用单面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3)在多层住宅纵横墙交接处室外紧贴原墙体位置设置扶壁柱;(4)在扶壁柱上部的屋面顶部浇筑混凝土屋面大梁,并预埋锚固件,屋面顶部采用坡屋面钢结构加层。本发明避免各项单独进行引起的资源能源浪费、减少入室施工等对居民与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提升结构安全与抗震性能,可广泛用于6?8度抗震设防区。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与未改动原结构相比提高一度半以上,刚度、延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砌体结构的脆性破坏特征亦有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8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4906.6
申请日:2014-03-25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3/04
摘要: 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I)钢支撑(1)加工:根据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尺寸确定钢支撑的规格,并进行加工;所述钢支撑(1)包括圆形钢圈(101),圆形钢圈(101)直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有左钢杆(2)和右钢杆(3);(II)钢支撑(1)安装:将钢支撑(1)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位置,两端与节点区预设的节点板(4)采用焊接连接,形成钢斜撑。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提高了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承载力,又满足其变形需求,不仅施工方便,不影响施工期的使用,又具有可拆卸可循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88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4903.2
申请日:2014-03-25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用竹板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木柱(1)、木梁(2)和节点(3)的尺寸,选择对应长度的竹板(4),在木柱(1)和木梁(2)上分别钻木柱安装孔(101)和木梁安装孔(201);(II)竹板(4)两端分别用对穿螺栓(5)固定于木柱(1)和木梁(2)上,形成三角形稳定受力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与木材纹理相近但力学性能显著增强的竹板作为加固元件,在卯榫节点角部区形成三角形稳定受力模式,从而显著提高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水平受力性能和变形能力,满足后续使用要求,延长了现有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793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87935.5
申请日:2012-12-29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包钢套加固严重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对于震损严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的四周采用角钢加固并在高度方向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钢缀板,框架梁的底部采用角钢加固而梁顶则采用扁钢加固,梁柱节点设置贯穿钢筋并与梁底部角钢及顶部扁钢焊接,同时在柱底设置加强角钢并浇筑柱墩。本方法可以很好地恢复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加固后的震损框架结构,其延性与未损对比结构相当,水平极限承载力较未损对比结构增加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14042.8
申请日:2014-03-25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3/02
摘要: 一种用钢箍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I)钢箍(1)加工:按照木柱(2)和木梁(3)尺寸,加工钢箍(1),即钢箍(1)高度与木梁(3)高度相同,钢箍(1)套住木柱(2),钢箍(1)开口两端伸出固定臂至木梁(3)100mm~150mm处;(II)钢箍(1)安装:将钢箍(1)套在木柱(2)上卯榫节点(201)处,用螺栓(4)将钢箍(1)固定在木梁(3)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钢箍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通过在卯榫节点处设置钢箍,提交节点的刚度和承载力,从而显著提高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满足后续安装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55392.8
申请日:2023-12-20
申请人: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16L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双向抗震一体化支吊架,包括横担槽钢、承重竖向槽钢、侧向抗震支撑与纵向抗震支撑。所述横担槽钢的端部通过承重连接件与承重竖向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承重连接件的后方各固接有斜撑连接件,承重连接件的侧面固接有斜撑连接件。所述纵向抗震支撑通过斜撑连接件固接在承重连接件后方,所述侧向抗震支撑通过斜撑连接件固接在承重连接件的侧面。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4个步骤。在本发明中,承重连接件及斜撑连接件与对穿螺栓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代替槽钢齿牙连接,使支吊架兼具承重和抗震功能,提升了支吊架整体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附属机电设施掉落概率,防止附属机电设施掉落导致的地震次生灾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