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27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711184951.9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电最短路径空间几何拓扑原理的雷电分区方法,其包含:S1、将目标CAD模型划分成网格模型;S2、读取目标网格模型文件,并构建网络节点的数据矩阵;S3、建立目标表面网格节点相切雷击球体的中心点坐标数据矩阵,构建雷击球体并计算雷击附着点的拓扑特征;S4、根据步骤S3的结果判断和计算飞机目标表面的雷击接触点的雷击概率特性;S5、重复执行步骤S3~S4以计算并统计所有雷击球体半径下的同一雷击接触点的雷击概率,得到飞机目标的雷击附着点分布结果。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为航空飞行器雷电防护设计与验证试验、适航符合性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56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706329.4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整机雷电间接效应试验的时频域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含:S1,扫频测试系统接入到飞机上;S2,扫频测试系统对飞机进行扫频测试获得电缆线束的转移函数;S3,电流信号发生器产生标准波形的雷电流,并送至上位机处理得出雷电流时域;S4,上位机采用NUFFT算法将标准波形的雷电流时域变换成雷电流频谱;S5,上位机进行电缆频域瞬态响应处理得出电缆频域瞬态响应的序列数据,并通过NUFFT算法将电缆频域瞬态响应的序列数据变换成时域瞬态响应数据。本发明能够获取真实雷电环境下航空器关键电子电气系统电缆束的瞬态响应,分析和判定航空器雷电效应防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0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3739.4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低电平整机雷电间接效应扫频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包含信号发生单元、测试接收单元、多通道传输单元和测试工控机,信号发生单元、多通道传输单元和测试工控机电路连接测试接收单元。本发明能够用于航空器整机级雷电间接效应试验,获取航空器关键电子电气设备接口、电缆束的瞬态响应信号,实现航空器雷电防护设计验证和适航符合性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805270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184951.9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电最短路径空间几何拓扑原理的雷电分区方法,其包含:S1、将目标CAD模型划分成网格模型;S2、读取目标网格模型文件,并构建网络节点的数据矩阵;S3、建立目标表面网格节点相切雷击球体的中心点坐标数据矩阵,构建雷击球体并计算雷击附着点的拓扑特征;S4、根据步骤S3的结果判断和计算飞机目标表面的雷击接触点的雷击概率特性;S5、重复执行步骤S3~S4以计算并统计所有雷击球体半径下的同一雷击接触点的雷击概率,得到飞机目标的雷击附着点分布结果。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为航空飞行器雷电防护设计与验证试验、适航符合性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167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610119718.8
申请日:2006-09-01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空反辐射导弹无线电引信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毫米波调频连续波主动/微波宽带比相被动复合引信,被动采用微波宽带被动比相体制,主动采用毫米波调频连续波体制,兼具两者优点。其特征在于:其由毫米波调频连续波主动部分、微波宽带比相被动部分和复合引信控制部分共同组成;所述复合引信控制部分接收被动部分输出的引信启动信号或主动部分输出的引信启动信号,输出复合引信启动信号;所述被动部分可输出切换控制信号至复合引信控制部分改变复合引信控制部分输出的控制信号电平状态,切换复合引信主/被动工作模式。本发明对空中雷达目标具有良好的探测、识别和确定方位的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