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11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86193.5
申请日:2021-08-03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B19/418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瞬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价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系统数据库以及计算程序;所述系统硬件包括系统服务器、计算服务器、备份服务器以及网络交换机;所述系统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计算数据库以及材料数据库;所述计算程序包括动态神经网络计算以及模糊推理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厂运行瞬态识别和评估系统基于核电厂DCS监测数据自动判断运行瞬态是否超越了设计瞬态,对瞬态进行检测、统计、识别、归类,便于对核电厂瞬态进行有效控制、跟踪和评估电厂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50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21070.9
申请日:2019-12-03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9/04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瞬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通过系统接口从电厂数据库读入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采集的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Tw(t),作为瞬态温度场计算的输入,通过温度场方程计算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内壁面温度瞬态,作为后续热应力计算的输入。优点在于:本发明适用于核电厂设备和管道的瞬态温度场求解方法,该方法采用圆柱壳体或球壳体的瞬态温度场方程,利用一回路系统流体温度数据快速的计算瞬态温度场,该方法不需要结构壁面温度作为计算输入,从而无需在一回路设备或管道的外壁面增加温度测量仪表,减少了疲劳监测系统对电厂设计和现场布置的影响,降低了系统的施工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9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38332.7
申请日:2022-09-19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2B35/18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智能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设备热工性能监测模块,设备流场数字孪生模块,传热管流致振动监测模块,传热管磨损监测模块,设备疲劳损伤监测模块、设备松动部件监测模块、数据及文件管理模块,确定原有的测点,获取各个测点的数据;将获取的各个测点的所有数据进行热工性能计算分析后输出二次侧数据;将所述二次侧数据进行流场分布计算后输出流场数据;利用流场后处理算法、传热管管间参数算法以及流弹稳定比算法对流场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传热管流致振动结果;利用磨损预测算法对传热管的磨损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堵管方法,大大减少了蒸汽发生器检修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核电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27714.X
申请日:2022-09-16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全 , 刘畅 , 矫明 , 张伟 , 应秉斌 , 唐力晨 , 巢孟科 , 张锴 , 景益 , 林绍萱 , 贺寅彪 , 邵长磊 , 李晨 , 门启明 , 张星亮 , 黄俊 , 姚彦贵 , 尤岩 , 张毅成 , 李经怀 , 杨星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缓解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磨损的系统和方法,属于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所述内套筒、传热管束和初级分离器均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和内套筒之间形成下降通道,所述下降通道的入口出设置有阻力元器件。通过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服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由于流场不均或流速过快导致传热管束发生流致振动磨损,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避免了传热管束破裂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1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07862.5
申请日:2022-05-31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2B3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用旋扣式流水槽封堵装置及方法,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包括卡轴和压套,卡轴一端连接卡板,另一端贯穿压套,卡轴外侧套有与压套抵接的弹簧;卡轴两侧对称设有凸起部,压套外表面开设有阳槽,压套内表面设有与阳槽呈设定角度的阴槽,压套两侧设有外伸部;以凸起部位于阳槽内为第一状态,位于阴槽内为第二状态,旋转卡轴使其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以使卡板配合压套的外伸部封堵流水槽。本发明能够牢固安装于顶部支承板流水槽区,有效降低蒸汽发生器运行期间该区域的局部流速,保留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在役检查的内部通道,提升已部分完工或已完工或已运行蒸汽发生器的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4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53416.8
申请日:2021-07-27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温环境下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承压设备缺陷探测装置,包括耐高温压电晶片、耐高温导线、耐高温导电胶、信号发生单元、计算机和示波器;所述耐高温压电晶片设有多个,并通过耐高温导电胶粘接于待监测的承压设备上,用于激励并接收承压设备缺陷探测所需的超声导波信号。所述信号发生单元产生第一电信号,该第一电信号经耐高温导线传输至耐高温压电晶片,并转换为压力信号;压力信号在承压设备中传播至其余耐高温压电晶片,并转换为第二电信号,该第二电信号经耐高温导线传输至示波器显示,并保存接收至计算机,计算机根据第二电信号计算出承压设备的缺陷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312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22107.X
申请日:2019-12-03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21C17/017 , G21D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疲劳监测和寿命评估系统的疲劳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配置数据模块获取各测点的布置和评价部位信息,并通过实时数据模块监测获取电厂的温度、压力、溶氧量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参数数据;S2,将温度、压力、溶氧量以及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参数数据输入到传递函数计算模块,通过计算函数计算得到各疲劳点的应力分量时程;S3,将S2中的各应力分量时程输送到常规疲劳计算模块和EAF疲劳计算模块进行疲劳统计计算。本发明通过获取电厂的各项参数数据,进行常规疲劳计算以及环境疲劳计算,并在计算时进行弹塑性修正,获取准确的疲劳损伤因子,实现电厂疲劳监测以及寿命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11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1029519.3
申请日:2015-12-31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02
摘要: 一种对称式线接触微动疲劳试验微动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安装立柱,所述加载装置还包括静定梁、螺旋加载机构、载荷传感器和加载工位板,两根静定梁平行设置且均位于立柱上,所述加载工位板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与一根静定梁连接,所述两个加载工位板之间为试验工位,在所述加载工位板远离试验工位侧的同轴线上安装所述载荷传感器,所述载荷传感器与所述螺旋加载机构的动作端配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很好、刚度较好、可靠性强的对称式线接触微动疲劳试验微动载荷加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10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7853.1
申请日:2022-08-30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飞 , 林绍萱 , 翁娜 , 矫明 , 邵长磊 , 刘润发 , 杨星 , 黄磊 , 佟辉 , 李成武 , 唐力晨 , 艾卫江 , 薛国宏 , 陈宇清 , 刘畅 , 陶宏新 , 姚彦贵 , 巢孟科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线圈外围需设计换热器进行冷却,堆顶散热损失大,结构设计复杂,整体高度较高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全自然循环反应堆本体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内构件,在容器内下部区域设置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设于容器内上部区域的上部支撑组件内,上部支撑组件周侧设置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一二回路换热组件主体包括导流筒组件,导流筒上下端开口,导流筒壁为密封结构以分割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容器内的一回路冷却剂沿容器内壁进入燃料组件换热后向上流动,从上部支撑组件顶部穿过并流经一二回路换热组件冷却后继续向下流动,通过一回路冷却剂的密度差实现全自然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申请人: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