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4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13426.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紧部件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壳体、上压盖板和下压盖板,加热壳体,内具有加热腔室;上压盖板一端穿设于加热壳体顶部并与试验机上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加热腔室内;下压盖板一端延伸至加热腔室内,另一端与加热壳体密封连接,下压盖板底部与试验机下端连接;上压盖板朝向下压盖板一端安装有第一压紧件,下压盖板朝向上压盖板一端安装有第二压紧件,待测压紧部件放置于第一压紧件和第二压紧件之间。上述实验装置,集加压与高温加热与一体,上压盖板配合试验机能够提供稳定的压紧力,避免压力过紧或过松对压紧部件的影响;加热壳体的设置可以模拟不同高温环境下的压紧部件实验,更加还原实际使用环境,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2525.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5/06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及热管微堆,卧式堆芯支承机构包括套筒组件和堆芯筒体组件,套筒组件内设有容置腔室,套筒组件用于与堆仓容器可拆卸连接,套筒组件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承块;堆芯筒体组件上设有配合件,配合件与支承块相连接,以使得堆芯筒体组件被支撑于容置腔室内;其中,堆芯筒体组件卧式放置于容置腔室内,套筒组件卧式放置于堆仓容器。本发明卧式堆芯支承机构,相较于传统压水堆,本申请的堆芯筒体组件和套筒组件采用卧式布置,满足车载运输的需求,进而热管微堆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特殊区域及场景,满足了特殊区域及场景对于稳定、可靠能源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19267.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罐内液体晃动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储罐的设计量;基于流固耦合的振动效应和液面波动的晃动效应将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的运动形式分为冲击运动和对流运动,结合储罐的设计量,建立储罐的二维力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储罐的二维力学模型的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储罐的自振频率。同时考虑了流固耦合的振动效应和液面波动产生的滑动载荷,将储罐内液体相对于储罐罐壁的运动分为不同的运动形式进行模态的分析,提高了后续所得到的储罐的自振频率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69139.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管试验件多轴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夹具组件和定位调整机构,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中间用于夹持待测试验件的相对两端;定位调整机构包括连接机构和支撑机构,连接机构一端与待测试验件上的接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等效平衡块,支撑机构一端活动作用于连接机构,以使得连接机构始终沿垂直于待测试验件轴向的方向施加载荷。上述接管试验件多轴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在夹具组件一侧设置定位调整机构,如此额外引入的接管载荷为被动式载荷,无需增设驱动电机,经济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而且,充分、精确反映接管位置的多轴应力特征,可以直接用于容器接管区蠕变疲劳分析评定方法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20206.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在役缺陷安全评价方法及系统,基于缺陷位置分别进行评估,结合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及缺陷所处的实际运行环境对缺陷的扩展量进行预测,并结合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老化程度,综合性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安全评估,能够快速对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发现,实现对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在役的检测评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