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2892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041338.6
申请日:2008-08-04
申请人: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组合工艺,以垃圾渗滤液原液或经厌氧调节池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依次包括:第一步: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经挂膜有微生物的多重微孔载体反应床处理,分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第二步:进行氧化絮凝处理;第三步:进行多级过滤处理,处理后CODcr<100mg/L的处理液排放,所述的多级过滤依次包括微滤、精滤和反渗透。本发明工艺具有处理成本低,工艺简单,设备维护方便;抗负荷能力强,内部消化代谢产物能力强、污泥排放量少;适用于不同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和不同的排放要求,工艺组合的程序视渗滤液情况调整灵活;多重高效单项技术组合,采用不同的组合方案,使单项技术的优势更好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0053492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10039098.1
申请日:2007-04-04
申请人: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2F3/10
CPC分类号: Y02W10/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生物技术,尤其是一种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一种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在蜂窝状载体的通道内着床有微生物,该微生物包含本地陈垃圾中的多阶段降解性微生物、本地污水中的降解性微生物、从陈垃圾中提取再经人工培育后的微生物以及以上三种微生物附着在蜂窝状载体上经驯化后能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菌种。本发明还提供了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制造方法。本发明载体可广泛用于处理污水及陈垃圾渗滤液。利用本发明载体污水处理成本低,污水处理工艺简单和设备维护方便,本发明载体抗负荷能力强,内部消化代谢产物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14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34366.6
申请日:2011-12-22
申请人: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
IPC分类号: A61L9/014 , A61L9/01 , C12N1/20 , A61L101/52 , A61L101/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臭气体控制的生态除臭剂及其使用方法,具体为一种垃圾、污泥和粪便等运输及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控制的技术,属于环境保护领域。一种用于恶臭气体控制的复合型生态除臭剂,由吸附能力强的多孔吸附载体与除臭微生物菌种复配而成,其特征在于:复配按重量份计为多孔吸附载体与除臭微生物菌种之比(1~1.3):1,其中:所述的多孔吸附载体为至少包括麦麸的稻、麦或谷子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所述的除臭微生物菌种源为:粪产碱杆菌、无色细菌属杆状菌、芽孢杆菌、溶藻菌、芽胞杆菌、显核菌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该技术简单易行、经济环保、高效低耗,对各种恶臭气体的控制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229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39098.1
申请日:2007-04-04
申请人: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2F3/10
CPC分类号: Y02W10/1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生物技术,尤其是一种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一种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在蜂窝状载体的通道内着床有微生物,该微生物包含本地陈垃圾中的多阶段降解性微生物、本地污水中的降解性微生物、从陈垃圾中提取再经人工培育后的微生物以及以上三种微生物附着在蜂窝状载体上经驯化后能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菌种。本发明还提供了着床有陈垃圾微生物的蜂窝状载体制造方法。本发明载体可广泛用于处理污水及陈垃圾渗滤液。利用本发明载体污水处理成本低,污水处理工艺简单和设备维护方便,本发明载体抗负荷能力强,内部消化代谢产物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202164200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162244.1
申请日:2011-05-20
申请人: 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装置,垃圾渗滤液实现达标排放,在水流方向上依次包括:一级多重微孔载体反应床、一级集水井、二级多重微孔载体反应床、二级集水井、氧化混凝罐和沉淀罐,沉淀罐连接驯化沟,以及至少两个相串联的生物滤床/池,最后与膜处理间联通,其中,一级、二级反应床、一级、二级滤床/池内床体从上至下为填料层、承托层和导流层,在填料层上方设有布水系统。优点是:喷灌配水水力分布均匀、分配效率高、受填料层表面平整度影响小、时间和配水量易控制;承托层使垃圾层架空,便于滤出水顺畅排出,促进垃圾介质层内的气体交换;填料中形成微生物层提高脱氮效率;强制通风管路控制并强化填料层的通风通氧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