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5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4702.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耦合热泵蒸汽发生方法及系统,采用热泵装置与储能装置协同运行的方式,实现高效、经济的蒸汽供给。本方法包括利用热泵装置在谷电时段制备高温水并存储,通过储能装置进一步加热高温水生成过热蒸汽供用户使用。储能装置包括多个储能模块,其换热管路可通过切换在并联和串联模式之间转换,实现深度放热和灵活调控。方法动态调整储能模块的储能容量和放热功率,结合负荷预测优化热泵与储能装置的焓增量分配,确保满足多样化蒸汽需求。同时,通过热泵装置对储能模块进行预热或动态补充,实现余热回收,提升能效。本发明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系统适应负荷波动的能力,适用于工业用汽场景,具有高效、稳定和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3717.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D11/02 , F24D18/00 , F24D19/00 , F24D19/1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包括储换热器、换热器、多能互补单元、和第一水泵,储换热器的进出水口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中的冷介质与从储换热器流出的高温介质发生热交换后流入储换热器,流出的高温介质通过出水管路传输至末端热用户;换热器的冷源端与多能互补单元连接,第一水泵和换热器的冷源端之间的管路根据工况的需求被选择性的连通。该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实现了两次换热,换热更平稳,提高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率。通过换热器的冷源端与多能互补单元连接,选择性地连通多能互补单元的各个能量供应源或第一进水支路,实现了多种能源互补供应,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0502.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熔盐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混合熔盐储热材料包括KNO3,还包括KCl、K2CO3、K2SO4中的至少一种;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比例为:75.5‑98.2wt%KNO3、0‑10.5wt%KCl、0‑12.8wt%K2CO3、0‑5.6wt%K2SO4;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所提供熔盐储热材料,熔点为300‑330℃,上限使用温度为650℃左右,与纯氯盐或碳酸盐储热材料相比,具有腐蚀性小、粘度低、传热蓄热性能好等优点,可作为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等领域中高温储热/传热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1702.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热泵机组,用于加热制备第四温度的高温水,高温水用于产生第一压力的第一水蒸汽;储热装置,适于在储热时段通过电加热储热,以及在蒸汽发生时段通过放热来制备第二压力的第二水蒸汽;引射装置,具有高压输入端和低压输入端,高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水蒸汽、低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水蒸汽,引射装置配置为利用第二水蒸汽引射第一水蒸汽,形成第三温度的第三水蒸汽;其中,第二压力高于第一压力;第一水蒸汽具有第一温度、第二水蒸汽具有第二温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本申请通过利用热泵机组的高能效特点,并结合引射装置,提升了蒸汽发生系统的整体能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蒸汽发生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38711.8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熔盐储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熔盐储罐装置,包括:罐体;靠近罐体的罐壁设置的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靠近罐体底部的第一进口和靠近罐体顶部的第一出口;设于罐体内且与罐体同轴设置的传热筒,传热筒上下端封闭,传热筒沿罐体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罐体内与传热筒外之间的空间中设有熔盐储热材料;加热装置,其沿竖直方向插入罐体内的熔盐储热材料中,其用于加热熔盐储热材料;预热装置,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连通于第一进口,预热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传热筒内的热量对水进行预热,并将预热后的水通入换热管道中。本申请减少了熔盐的使用量,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还提升了熔盐温度的均匀性。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熔盐储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94325.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盐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储盐结构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包括:Al:1.3‑2.7%,Cr:4‑10%,Ni:11‑13%,Mn:1.1‑1.3%,N:0.020‑0.027%,Nb:0.5‑0.9%,余量为Fe;所述储盐结构材料为马氏体结构。本发明的储盐结构材料在耐腐蚀性能提高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较好的韧性,既保证了铸造、热轧处理的可行性,又保证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为高温氯盐用储盐结构材料铸造、热轧和固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拓宽了马氏体钢的应用场景,可在其他领域作为奥氏体不锈钢的平替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5206.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混合熔盐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元混合熔盐储热材料包括9.50‑11.90wt%NaNO3、41.70‑46.50wt%KNO3、6.50‑14.00wt%LiNO3和31.30‑39.10wt%Ca(NO3)2;百分比指各组分在多元混合熔盐储热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本发明提供的熔盐储热材料,有很低的熔点、较高的上限使用温度,还可具有较低的粘度和低腐蚀性,可作为光热发电、电网储能调峰、清洁供热等领域的储热或传热介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