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7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0305528.8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7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弧与跑弧结构,其包括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与动触头配合的动跑弧道、上极板以及下极板,上极板和下极板平行设置且间距为d,静跑弧道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且与动跑弧道相对设置,静跑弧道包括凸向动跑弧道且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弧形部;所述动触头在其最大开距处,由动触头的末端向静跑弧道弧形部引切线,切线与静跑弧道弧形部相切于切点b,动触头的末端与切点b的间距为r,以切点b为圆心且以r为半径作圆C0,圆C0与动跑弧道相交于点e,点e与下极板的垂直距离为d1,d1≤d/4;本发明实现了电弧的快速跳转,避免电弧对灭弧室产生严重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05572.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室,其包括上引弧板、下引弧板,以及设置在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之间的栅片组;所述栅片组的左右两端分别为排气端和进口端,栅片组包括设置在上引弧板下方的第一灭弧栅片,第一灭弧栅片位于进口端的一端设置第一栅片开口,第一栅片开口的最深处与上引弧板的靠近排气端的一端端面的间距为d1,-10mm<d1<10mm;本发明的灭弧室,其对进入灭弧室的电弧的切割更加充分,且可以将电弧控制在灭弧室内,提高了灭弧室的容量和包含灭弧室的开关电器的分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7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05528.8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7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弧与跑弧结构,其包括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与动触头配合的动跑弧道、上极板以及下极板,上极板和下极板平行设置且间距为d,静跑弧道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且与动跑弧道相对设置,静跑弧道包括凸向动跑弧道且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弧形部;所述动触头在其最大开距处,由动触头的末端向静跑弧道弧形部引切线,切线与静跑弧道弧形部相切于切点b,动触头的末端与切点b的间距为r,以切点b为圆心且以r为半径作圆C0,圆C0与动跑弧道相交于点e,点e与下极板的垂直距离为d1,d1≤d/4;本发明实现了电弧的快速跳转,避免电弧对灭弧室产生严重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810305572.9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室,其包括上引弧板、下引弧板,以及设置在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之间的栅片组;所述栅片组的左右两端分别为排气端和进口端,栅片组包括设置在上引弧板下方的第一灭弧栅片,第一灭弧栅片位于进口端的一端设置第一栅片开口,第一栅片开口的最深处与上引弧板的靠近排气端的一端端面的间距为d1,‑10mm<d1<10mm;本发明的灭弧室,其对进入灭弧室的电弧的切割更加充分,且可以将电弧控制在灭弧室内,提高了灭弧室的容量和包含灭弧室的开关电器的分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838526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484450.6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室,其包括上引弧板、下引弧板,以及设置在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之间的栅片组;所述栅片组的左右两端分别为排气端和进口端,栅片组包括设置在上引弧板下方的第一灭弧栅片,第一灭弧栅片位于进口端的一端设置第一栅片开口,第一栅片开口的最深处与上引弧板的靠近排气端的一端端面的间距为d1,-10mm<d1<10mm;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其对进入灭弧室的电弧的切割更加充分,且可以将电弧控制在灭弧室内,提高了灭弧室的容量和包含灭弧室的开关电器的分断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84446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484428.1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H7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弧与跑弧结构,其包括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与动触头配合的动跑弧道、上极板以及下极板,上极板和下极板平行设置且间距为d,静跑弧道设置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且与动跑弧道相对设置,静跑弧道包括凸向动跑弧道且与静触头相连的静跑弧道弧形部;所述动触头在其最大开距处,由动触头的末端向静跑弧道弧形部引切线,切线与静跑弧道弧形部相切于切点b,动触头的末端与切点b的间距为r,以切点b为圆心且以r为半径作圆C0,圆C0与动跑弧道相交于点e,点e与下极板的垂直距离为d1,d1≤d/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弧的快速跳转,避免电弧对灭弧室产生严重烧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