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33593.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15/18 , G01R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测模块以及融合断路器,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监测模块可以包括计量互感器、控制器线路板和至少一个导体联结板;其中,计量互感器包括检测断路器电器性能参数的磁芯;计量互感器与控制器线路板连接,导体联结板穿插设置于计量互感器中。通过计量互感器获取用电设备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并向控制器线路板发送该电流和电压信息,再通过控制器线路板对该电流和电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监测模块可以通过导体联结板与断路器相连接或者集成于断路器内部,使得断路器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并可以配合物联网的设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2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34581.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及监测模块;监测模块设置在断路器本体上,监测模块包括:互感器、线路板及导电系统;导电系统包括拼接端和接线端;断路器本体包括电力进线端和电力出线端;互感器位于拼接端和接线端之间,互感器与线路板连接;拼接端与电力进线端或者电力出线端连接。其中,通过设置监测模块,可以实现电网中多种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使得断路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模块可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的电力进线端,也可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的电力出线端,其中,安装于断路器本体的电力进线端时安装较为方便,走线较为简单,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133593.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15/18 , G01R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测模块以及融合断路器,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监测模块可以包括计量互感器、控制器线路板和至少一个导体联结板;其中,计量互感器包括检测断路器电器性能参数的磁芯;计量互感器与控制器线路板连接,导体联结板穿插设置于计量互感器中。通过计量互感器获取用电设备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并向控制器线路板发送该电流和电压信息,再通过控制器线路板对该电流和电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监测模块可以通过导体联结板与断路器相连接或者集成于断路器内部,使得断路器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并可以配合物联网的设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9900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9277.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71/16
Abstract: 一种塑壳断路器过载报警不脱扣装置,它包括传动机构支架(1),支撑轴(2)安装在动机构支架(1)上,短路保护牵引杆(3)与过载报警牵引杆(4)都套装在支撑轴(2)上且能互不干涉的绕支撑轴(2)转动,所述过载报警牵引杆(4)与可调触动件(5)联动,能够被可调触动件(5)推动绕支撑轴(2)转动,过载报警牵引杆(4)转动过程中能够触发报警信号收集输出装置(6),所述可调触动件(5)装在双金属片(7)上,双金属片(7)与发热元件(8)装在一起,发热元件(8)发热能够使双金属片(7)形变从而带动可调触动件(5)推动过载报警牵引杆(4)转动;本发明中过载报警牵引杆安装于短路保护牵引杆内部,减少了一个牵引杆的安装空间,使结构空间更加紧凑,满足小型塑壳断路器结构需要,简单易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355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087357.X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路器,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电压采样结构,电压采样结构包括:控制器、转接电路板、互感器、至少一个导电体;各导电体分别穿设于互感器的壳体内,导电体的一端从互感器的壳体的第一侧伸出,并与转接电路板接触电连接,导电体的另一端从互感器的壳体的第二侧伸出,并与断路器本体中的电力接线端接触电连接;转接电路板和控制器接触电连接,以使得控制器对通过导电体、转接电路板所传输的电压进行采样分析。将导电体穿设于互感器的壳体内,导电体分别与转接电路板、电力接线端接触电连接,转接电路板和控制器接触电连接,减少了电压采样线的设置,简化了走线结构,使得断路器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67006.X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端子罩安装结构,它包括断路器本体(1),端子罩壳体(2)和灭弧栅片(3),所述灭弧栅片(3)装在所述端子罩壳体(2)上,所述灭弧栅片(3)和所述端子罩壳体(2)装在一起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1)的端子接线端(101)用于对所述端子接线端(101)进行封盖并对各相进行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片(3)包括灭弧部(302),所述灭弧部(302)为瓦片状,且以瓦片状安装在所述端子罩壳体(2)上。该端子罩安装结构通过灭弧栅片和消游离滤网来熄灭喷出的电弧,从而使插入式断路器在不改变安装体积的前提下,也能通过端子罩有效的熄灭电弧,从而保护周围设备性能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1911067006.X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端子罩安装结构,它包括断路器本体(1),端子罩壳体(2)和灭弧栅片(3),所述灭弧栅片(3)装在所述端子罩壳体(2)上,所述灭弧栅片(3)和所述端子罩壳体(2)装在一起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1)的端子接线端(101)用于对所述端子接线端(101)进行封盖并对各相进行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片(3)包括灭弧部(302),所述灭弧部(302)为瓦片状,且以瓦片状安装在所述端子罩壳体(2)上。该端子罩安装结构通过灭弧栅片和消游离滤网来熄灭喷出的电弧,从而使插入式断路器在不改变安装体积的前提下,也能通过端子罩有效的熄灭电弧,从而保护周围设备性能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347327.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H7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弧装置,灭弧装置的灭弧室包括支架、若干灭弧栅片、第一产气罩和第二产气罩;若干灭弧栅片安装在支架上,灭弧栅片具有凹槽可形成动触头的运动轨道,凹槽的两侧分别向动触头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脚和第二延伸脚,第一延伸脚的端部及内侧被第一产气罩包覆,第二延伸脚的端部及内侧被第二产气罩包覆;产气罩沿延伸脚内侧向凹槽方向延伸的面为包覆面,包覆面的前缘对齐或超过动触头的前端。本发明提供的灭弧装置及设有该灭弧装置的断路器具有优秀的灭弧性能,可通过磁吹力和气吹力的共同作用驱动电弧向灭弧栅片移动,并通过产气罩设定的狭窄通道聚拢电弧,从而提升电弧电压,更有效地熄灭电弧,帮助断路器分断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21401285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2214880.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的N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结构能够安装在三极断路器的左边或右边,所述N极结构包括单元盒一(1)和单元盒二(2),所述单元盒一(1)和单元盒二(2)拼装在一起,上盖(3)装在拼装在一起的所述单元盒一(1)和单元盒二(2)上侧端面。N极独立于三极断路器之外,可以自行选择安装在左边亦或是右边,以此来组成4P产品,来满足任意接线和走线形式,极大方便了低压配电柜或者智能配电柜、物联网配电柜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1190560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232174.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1R15/18 , G01R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测模块以及融合断路器,涉及电器技术领域。该监测模块可以包括计量互感器、控制器线路板和至少一个导体联结板;其中,计量互感器包括检测断路器电器性能参数的磁芯;计量互感器与控制器线路板连接,导体联结板穿插设置于计量互感器中。通过计量互感器获取用电设备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并向控制器线路板发送该电流和电压信息,再通过控制器线路板对该电流和电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监测模块可以通过导体联结板与断路器相连接或者集成于断路器内部,使得断路器可以实现准确的监控和分析用电设备的数据,并可以配合物联网的设备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