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空气预热器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77358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237975.0

    申请日:2019-08-01

    IPC分类号: F28D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其包括框架组件、换热组件、预热介质进口管、出口管、高温介质进口管、出口管。换热组件设置在框架组件中,换热组件包括多个换热板。预热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连接至框架组件并供待预热的介质进出换热组件。高温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连接至框架组件,高温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供高温介质进出换热组件,高温介质用于加热待预热的介质。预热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高温介质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沿其轴线方向变化的径向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式空气预热器能够实现介质在通过换热组件时可以均匀加速或减速,从而可以降低流体阻力损失,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无低温腐蚀的水热媒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07411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011267.5

    申请日:2019-06-28

    IPC分类号: F28D7/08 F28F21/08 F28F1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低温腐蚀的水热媒换热器,包括介质换热器和烟气换热器。其中介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束、介质通道和介质旁通管路;烟气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管束,且第二换热管束与第一换热管束流体连通;介质旁通管路的一端与介质通道的入口流体连通,介质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介质通道的出口流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热媒换热器设置介质旁通管路,在冬季和低负荷工况下使部分介质不经过介质换热器换热,能够防止排烟温度太低而发生烟气露点腐蚀,使得无低温腐蚀的水热媒换热器可在变工况下长周期运行,具有较强适应性。

    一种带有绕管式换热器的LNG冷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471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55060.4

    申请日:2021-10-27

    IPC分类号: F01K25/10 F01D15/10 F28D7/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绕管式换热器的LNG冷能发电系统,包括循环泵、蒸发器、膨胀发电机组、冷凝器和复热器。循环泵用于输送发电工质;蒸发器为绕管式换热器,且包括进口连接至循环泵的出口的第一壳程和至少两个用于形成热源工质的流道的第一管程;膨胀发电机组的进口连接至第一壳程的出口,膨胀发电机组用于利用发电工质发电;冷凝器连接在膨胀发电机组的出口和循环泵的进口之间,用于利用LNG的冷能冷凝发电工质;复热器为绕管式换热器,且包括进口连接至冷凝器的用于输出天然气的出口的第二壳程和至少两个用于形成热源工质的流道的第二管程。根据本发明的发电系统,既能减少换热设备数量,又能对发电系统供给至少一种热源工质,可靠性高。

    一种带有绕管式换热器的LNG冷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92749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602021.9

    申请日:2021-10-27

    IPC分类号: F01K25/10 F01D15/10 F28D7/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绕管式换热器的LNG冷能发电系统,包括循环泵、蒸发器、膨胀发电机组、冷凝器和复热器。循环泵用于输送发电工质;蒸发器为绕管式换热器,且包括进口连接至循环泵的出口的第一壳程和至少两个用于形成热源工质的流道的第一管程;膨胀发电机组的进口连接至第一壳程的出口,膨胀发电机组用于利用发电工质发电;冷凝器连接在膨胀发电机组的出口和循环泵的进口之间,用于利用LNG的冷能冷凝发电工质;复热器为绕管式换热器,且包括进口连接至冷凝器的用于输出天然气的出口的第二壳程和至少两个用于形成热源工质的流道的第二管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电系统,既能减少换热设备数量,又能对发电系统供给至少一种热源工质,可靠性高。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的换热系统校核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87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47106.3

    申请日:2023-12-1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的换热系统校核方法及装置,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设计的换热面积获取换热管的结构参数;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对换热管的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取多个微元段;基于结构参数,获取每个微元段的温度参数,以及获取每个微元段的总传热系数;若各微元段的温度参数和总传热系数不满足当前设计工况条件,则调整换热面积,并基于调整后的换热面积重新获取换热管的结构参数,直至各微元段的温度参数和总传热系数满足当前设计工况条件,得到换热管的目标参数。本申请能够更准确地获取换热管的换热量、温度场和传热系数,进而使得校核过程更加贴合实际工况,校核更加可靠,也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