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普遍微震传感器的可回收式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45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07461.0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遍微震传感器的可回收式安装装置,在金属外壳内孔中心通过螺杆活动连接传感器固定装置,微震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固定装置内,在金属外壳的外端侧设有软金属杯,软金属杯内装满速凝水泥,用安装杆把整个装置整体送入到钻孔底部,并用力挤压3-5分钟,此时软金属杯受压变形,速凝水泥挤出将整个装置凝固在孔底。该安装装置不仅适用于顶部有螺纹口,尾部为正多边形的微震传感器,同样也适用于顶部没有螺纹口,尾部不是正多边行的微震传感器,利用该装置可以把传感器安装在孔底,安装拆卸方便、可进行回收,实现传感器的重复利用,降低监测成本。

    一种适用于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微震传感器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7436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946147.4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微震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包括:1)在离开挖掌子面最近的已衬砌马头门岩壁和与其对应的竖井井壁内布置第一组传感器;2)在已衬砌马头门下方随掌子面下移交替布置第二组和第三组传感器,第二组传感器在平面a内;在平面a下方的井壁内布置第三组传感器,第三组传感器在平面b内,平面b内各传感器与平面a内各传感器在水平投影上呈交错排布;井筒开挖形成足够空间时,在平面b的下方重复第二和三组传感器的布置,直至距离下一马头门底板高度不足30m时停止交替下移布置。实现竖井开挖工程中微破裂信号源的有效捕捉,提高微震震源的定位精度,为微震监测技术在大断面超深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一种适用于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微震传感器的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743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46147.4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微震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包括:1)在离开挖掌子面最近的已衬砌马头门岩壁和与其对应的竖井井壁内布置第一组传感器;2)在已衬砌马头门下方随掌子面下移交替布置第二组和第三组传感器,第二组传感器在平面a内;在平面a下方的井壁内布置第三组传感器,第三组传感器在平面b内,平面b内各传感器与平面a内各传感器在水平投影上呈交错排布;井筒开挖形成足够空间时,在平面b的下方重复第二和三组传感器的布置,直至距离下一马头门底板高度不足30m时停止交替下移布置。实现竖井开挖工程中微破裂信号源的有效捕捉,提高微震震源的定位精度,为微震监测技术在大断面超深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含裂隙岩体中全长黏结锚杆应力分布规律室内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2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2976.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裂隙岩体中全长黏结锚杆应力分布规律室内测试方法,涉及岩土工程中锚杆应力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基于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制作含不同数量、位置、长度、宽度、走向的节理裂隙岩体;再将锚杆锚固在节理裂隙岩体中,形成锚固岩体;然后针对锚固岩体进行单轴/双轴压缩试验,模拟现场岩体和锚杆的变形和受力特点,随着不断加载连续采集锚杆的轴向应力/应变数据,得到含裂隙岩体中全长黏结锚杆应力分布规律。该方法克服了锚杆拉拔试验中无法针对含裂隙岩体中锚杆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的缺点,能获取从锚杆锚固到破坏的全历程的应力分布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