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494007.X
申请日:2021-12-08
申请人: 东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分析核动力装置非能动特性的自适应多尺度耦合方法,包括:建立自然循环式非能动安全系统、初始流速优化、最小流速限值标准、设计交互参数自适应收敛判据、构建自适应收敛标准函数。采用自然循环系统的驱动压头和总阻力压降间的定量关系优化初始流速;提出单相条件下的初始流速最小限值;将一维和三维程序的交互参数的极差作为三维程序计算是否达到稳定或接近稳定态的判据,并基于耦合流速构建极差的收敛标准函数。根据一维和三维程序的交互流速对收敛标准进行自适应更新,实现耦合程序收敛至精确值。具有科学合理,自适应能力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分析堆芯等复杂热源的自然循环系统的流动和换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94309.7
申请日:2021-12-08
申请人: 东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分析自然循环系统热工水力特性的自适应多尺度耦合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建立自然循环系统、初始流速优化、设计交互参数自适应收敛判据、构建自适应收敛标准函数。采用自然循环系统的驱动压头和总阻力压降间的定量关系优化初始流速;将一维和三维程序交互参数的方差作为判断三维程序计算参数是否达到稳定或接近稳定态的收敛标准,并基于耦合流速构建收方差的自适应函数;根据一维和三维程序的交互流速自适应调节收敛标准,实现耦合程序收敛至精确值。本发明具有自适应能力强、高效易行和鲁棒性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分析具有复杂结构热源的自然循环系统的热工水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94007.X
申请日:2021-12-08
申请人: 东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分析核动力装置非能动特性的自适应多尺度耦合方法,包括:建立自然循环式非能动安全系统、初始流速优化、最小流速限值标准、设计交互参数自适应收敛判据、构建自适应收敛标准函数。采用自然循环系统的驱动压头和总阻力压降间的定量关系优化初始流速;提出单相条件下的初始流速最小限值;将一维和三维程序的交互参数的极差作为三维程序计算是否达到稳定或接近稳定态的判据,并基于耦合流速构建极差的收敛标准函数。根据一维和三维程序的交互流速对收敛标准进行自适应更新,实现耦合程序收敛至精确值。具有科学合理,自适应能力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分析堆芯等复杂热源的自然循环系统的流动和换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516242.2
申请日:2021-12-08
申请人: 东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自适应迭代步的自然循环系统特性多尺度模拟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建立自然循环系统、设计交互参数自适应收敛判据、构建自适应收敛阈值函数。采用自然循环系统的驱动压头和总阻力压降间的定量关系更新交互流速;将一维和三维程序交互参数的方差作为判断三维程序计算参数是否达到稳定的收敛阈值;基于历史交互流速构建收敛阈值的自适应函数,实现耦合程序快速收敛至精确值。本发明具有自适应能力强、高效易行和不依赖经验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分析具有复杂结构热源的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与换热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9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16242.2
申请日:2021-12-08
申请人: 东北电力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自适应迭代步的自然循环系统特性多尺度模拟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建立自然循环系统、设计交互参数自适应收敛判据、构建自适应收敛阈值函数。采用自然循环系统的驱动压头和总阻力压降间的定量关系更新交互流速;将一维和三维程序交互参数的方差作为判断三维程序计算参数是否达到稳定的收敛阈值;基于历史交互流速构建收敛阈值的自适应函数,实现耦合程序快速收敛至精确值。本发明具有自适应能力强、高效易行和不依赖经验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分析具有复杂结构热源的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与换热特性。
-
-
-
-